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帆 《河南农业》2023,(13):52-53
<正>小麦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针”和“压舱石”,如何打破小麦增产限制因素、不断挖掘增产潜力已成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课题。本文通过对内乡县小麦生产现状、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究策略,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县域小麦生产现状内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人口73万,耕地面积5.53万hm2,岗丘坡耕地面积占比70%以上;  相似文献   

2.
王皓 《河南农业》2023,(13):32-33+43
<正>一、发展现状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耕地面积85.73万hm2,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202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37.66万hm2,总产量923.7万t,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3.47万hm2、总产量554.05万t,秋粮种植面积64.19万hm2、总产量369.65万t,全市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30,占全省1/7,位居全省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一、粮食生产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近年,安阳市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稳定粮食面积、优化粮食布局、提升科技兴粮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粮食稳定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安阳市夏粮收获面积30.4万hm2,总产206.4万t,夏粮实现丰产丰收。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8.4万hm2,占到小麦总面积的28%。  相似文献   

4.
<正>一、粮食生产现状小麦、玉米是焦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据调查统计,201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25万hm~2,粮食总产达到206.9万t,较2017年增产2.5万t,连续8年稳定在200万t以上,粮食单产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市夏粮种植面积14.96万hm~2,秋粮种植面积13.33万hm~2。高标准粮田建设是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全市已建成高标准  相似文献   

5.
<正>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隅,县域总面积2 542 km~2,人口120万人,辖8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10.9万hm~2,已建成高标准粮田4万hm~2;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4.7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6.5亿kg,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科技进步先进县、绿色农业示范县。近年来,方城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  相似文献   

6.
<正>豫北地区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包括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鹤壁市、济源市六市的32个县(市、区),含豫北平原、豫北山区两个亚区。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600 mm左右,小麦抽穗后降雨量相对较少,光照充足,土、肥、水以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优质强筋小麦(黄河故道沙地除外),被划定为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适宜区。豫北地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3.33万hm2左右,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21.33万hm2。  相似文献   

7.
张改霞 《河南农业》2023,(13):27-28
<正>长葛市处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以轻壤、中壤土为主要类型,土壤肥沃易耕作;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气象因子条件适宜,小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常年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hm2以上,总产量保持在53万t以上。长葛市是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农业农村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的黄淮海平原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23,(10):17-18
<正>河南省辉县市现有耕地88.26万亩,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辉县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探索推行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改革,积极引入农垦企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了“集体流转、大户种植、国企服务、四方合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相似区域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借鉴,介绍了通州区近年在稳定粮食生产上采取的藏粮于地,强化耕地保护开发利用;藏粮于技,加强技术集成与推广;藏粮于质,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3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22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2 945.01万hm2,约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25%。河南省沿黄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产量近3亿kg,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焦作市、洛阳市。近年,河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把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新时期河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两个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水稻品种推广上开展了优质食味水稻品种试验和产业提升,这给加快全省水稻优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佐  刘艳 《云南农业》2024,(3):57-58
<正>腾冲市是云南省重要烤烟和油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烤烟近1万hm2、油菜2.33万hm2。大小春以“烟油”轮作为主,油菜多用育苗移栽,烟区烤烟收获后、油菜移栽前有2个月左右空闲期,该时段土壤墒情好,气温高,光照充足[1]。多年来利用空闲期烟后套作玉米再轮作油菜,建立“烟-粮-油”一年三熟高效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和油料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12.
丁华锋 《河南农业》2021,(10):34-34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带,是农业大省。全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46.5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31.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64.97万hm2,蔬菜种植面积177.25万hm2,对种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种苗在省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导致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陆续传入。  相似文献   

13.
固镇县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稳定持续发展,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固镇县加快粮食绿色增产技术的推广,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并重转变,从而带动粮食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提升。固镇县现有耕地面积8.81万公顷,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33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小麦6.67万公顷、玉米4.67万公顷。主要种植制度为小麦与玉米、大豆、夏花生轮作,春花生-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主要粮  相似文献   

14.
<正>一、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一)信阳市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信阳市花生种植始于明代,1933年,固始县、罗山县和息县等地的总种植面积为1.33万hm2,1957年达到2.07万hm2;20世纪60年代多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下降,1968年只有0.4万hm2;20世纪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回升,1976年达到0.93万hm2;20世纪80年代市场开放,花生需求量剧增,种植面积为2万hm2;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为6.67万hm2。近年,  相似文献   

15.
宋君锋 《河南农业》2023,(28):35-36
<正>新野县现有耕地7.07万hm2,总人口84.83万,辖8镇5乡2个街道,272个行政村和社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和优质专用小麦重点示范县。2021年底,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0.58%,2022年再建4333.33 hm2。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全国第二产粮大省.小麦产量稳定在350亿kg,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8600万亩以上近几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较快,全省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达到1200万亩。长垣属河南省直管县,位于豫东北黄河平原区.县域面积1 051km^2,耕地104.77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常年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优质强筋小麦20万亩以上,占麦播面积的1/4.平均取产524kg,是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相似文献   

17.
<正>尉氏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全县辖17个乡镇、517个行政村,总人口9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万人,耕地面积8.73万hm2,常年种植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和瓜果菜等粮经作物,年粮食总产7.5亿kg,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几年,尉氏县把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为提高粮食品质、稳定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西南隅,是焦作市下辖的县级市。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共辖6个镇1个乡4个办事处,274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541.64 km2,夏粮作物以小麦为主,秋粮作物以玉米为主,是焦作市主要粮食产区。  相似文献   

19.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3省接壤,地处中原腹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林、畜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83.13万 hm2,小麦为菏泽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0万hm2以上,约占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自2008年开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菏泽市利用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效。近几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有较大增长,2008年种植面积61.2万hm2,平均单产373.6kg/667m2,2013年种植面积62.68万hm2,平均单产413.6kg/667m2,小麦总产达388.7万 t以上。6年创建,挖掘了单产潜力,粮食单产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带动了全市粮食均衡增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长麦8号为试材,设计大田双因素裂区试验,设置120kg/hm2(N1)、180kg/hm2(N2)和30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以及180万株/hm2(D1)、270万株/hm2(D2)和360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分别调查氮密互作对小麦物候期、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并系统分析氮密互作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弱筋小麦长麦8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外观性状与品质性状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该条件下,实现长麦8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适氮密组合为180kg/hm2施氮量和360万株/hm2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