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高静压处理技术对食品成分即蛋白质、脂类、多糖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提出了高静压必将在提高食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福林  刘明亮  吴斌  孟祥华 《油气储运》2012,31(7):549-552,98,99
长输天然气管道在地形起伏山区地段清管时,必须考虑高程差引起的重力位能变化对水力计算的影响,以及管道中积水注静压阻力对清管器运行速度的影响。依据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SY/T6383-1999,结合榆济管道汾阳-武乡段清管作业实际,针对5次清管作业清管器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区间的压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管道积水静压阻力、地形起伏山区诱发段塞流和强烈段塞流对清管作业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简化了积水静压阻力计算公式,建立了分段积水注长度和高程差与积水静压阻力的函数关系式。指出了长输天然气管道在不停输状态下利用清管器对大口径、高压力的北方山区管道进行清管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小孔节流四油垫静压轴承—主轴系统为例,研究了供油压力、主轴转速.主轴轴线倾斜、轴承流量等对静压轴承—主轴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静压径向轴承的静态性能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一台MB1520型外圆磨床静压轴承—主轴系统的分析计算,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静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非热处理技术,在保持食物的天然风味、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同时,能够对食物起到杀菌、灭酶、改善食物功能活性以及加工保藏特性的作用,也被认为是降低食物致敏性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近年来高静压技术在降低或消除动植物过敏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总结高静压诱导下过敏原致敏性改变的结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天然气管道在地形起伏地区的生产运行状态,以陕西省宝鸡-汉中天然气管道为例,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起伏地形对天然气管道输量,以及积水静压阻力和段塞流对清管作业的影响;简化了积水静压阻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分段积水柱长度和高程差与积水静压阻力的函数关系式。研究表明:起伏地形对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影响明显,未考虑高程差的输量普遍大于考虑高程差因素计算出的输量;起伏地形引发的天然气管道积水静压阻力和段塞流,影响清管器的运行速度和对清管器通过声音的监听;积水静压阻力足够大时,甚至可以击破清管器;通过积水静压阻力计算公式,可以精确确定清管器前后压差,为宝汉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对InAs单量子点施加流体静压的实验中,使用了带有压电陶瓷的连续加压装置,在低温连续施加流体静压的情况下,可以调节量子点单激子能量兰移约320meV.在对不同流体静压下单激子发光的二阶关联函数测量之后,证明流体静压并不影响单激子发光的单光子特性.同时通过流体静压,可以实现量子点双激子态由反束缚态到束缚态的转变,并且给出了这一过程的偏振分辨光谱图.最后观察到单量子点精细结构劈裂随流体静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精细结构劈裂的增加量可以达到约150μeV.  相似文献   

7.
对一重型磨床上的大型特殊结构的动静压轴承进行了实验研究,完善了一大型高速动静压轴承试验台,改进了基于频谱分析动静压轴承动特性测试方法,实验中着重考虑了激振频率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层状土中静压桩沉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选取聊城两处静压桩工地进行现场沉桩试验,成功监测了沉桩阻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ABAQUS数值模拟软件,考虑土体接触面类型和初始地应力的影响,建立了层状土中静压桩贯入实体模型,实现了静压桩贯入过程的模拟计算,明确了层状土中静压桩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桩端位于黏性土层中,沉桩阻力随沉桩深度增加而变化较小,当桩端位于粉土、粉砂层时,沉桩阻力迅速增大;进一步阐明了不同深度下的径向应力、竖向应力以及沉桩阻力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相似地层沉桩过程以及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静压、短紫外波和远红外处理对α-酪蛋白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单循环/多循环高静压(200和600 MPa)、短紫外波(11.8 W/m2)和远红外(350W)在处理5和15min后α-酪蛋白的羰基、二聚酪氨酸、巯基、二硫键和内源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不同压力和时间导致了羰基或二聚酪氨酸的增加或降低,单循环600MPa(15min)高静压使二硫键含量增加了18%;远红外5min处理没有影响羰基和二硫键含量;短紫外波使二聚酪氨酸、羰基含量和游离巯基含量分别增加了约69%~289.4%,142.6%~529.3%和6.1%~10.3%。总之,高静压、短紫外波和远红外处理后α-酪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且短紫外波处理使α-酪蛋白氧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型动静压滑动轴承-圆隙缝动静压轴承,分析了该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及刚度及设计参数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轴承性能优于传统的隙缝式轴承,且加工方便,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物理场作用对魔芋葡甘聚糖流变特性的影响,将魔芋精粉配制成水溶胶,并对魔芋精粉及其水溶液进行超高静压处理,再通过流变仪测定其相关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超高静压处理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流变学性质有显著影响,影响因素中,压力大于处理时间,且以100 MPa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静压管桩的优缺点,并对静压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将一种含钴10%的WC‐Co硬质合金齿进行表面韧化处理工艺实验研究,通过对比硬质合金齿在进行了表面韧化处理后和未进行表面韧化处理的磁性能、抗静压能力、抗压缩疲劳能力和抗冲击疲劳能力,分析了表面韧化处理对硬质合金齿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硬质合金齿在经过表面韧化处理后,抗静压能力、抗压缩疲劳能力和抗冲击疲劳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ANSYS软件对水稻芽种基体进行了静力有限元分析,其模拟结果为静载荷下芽种基体的应力变化呈扩散型分布,其受力点处所受破坏最大,愈向外其破坏性愈小。模拟结果与压缩破坏敏感性试验结果相吻合,以受力4.5 N作为芽种基体的静压载荷的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将会破坏水稻芽种的内部生理组织,影响芽种生长;同时推导出水稻芽种基体在静压载荷下的数学模型及试验水稻芽种继续生长率与静压载荷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六、超高压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要求一般是加工简单、食用安全、性质稳定、未加添加剂的食品。这就激发了人们对于除传统加热以外的物理处理作为有潜力的替代方法 ,这些替代方法包括了应用热的新方法 ,如加热法、微波加热法 ,以及非热能方法如辐射、应用高压电场、高能磁场、以及高压等。所谓高静压技术是将食品密封于弹性容器或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常以水或其它流体介质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物)在高静压(一般为100MPa以上)下处理一段时间 ,以达到加工保藏的目的。超高压技术的一个独特性质是它只作用于非共价键…  相似文献   

16.
梳解前后小径杉木细胞的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饱和水状态下小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在不同条件静压或梳解前后木材横截面上细胞的微观形态与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小径杉木较佳的静压梳解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经静压实验得出不同径级的杉木在饱水状态下较佳的压缩率在50%左右;不同定压力或定压缩率2种静压试验后所得的木材细胞微观形态基本相同,横截面的开裂和破坏情况也基本相同.采用不同径向压力静压后的杉木管胞破坏程度不同,当压缩率大于30%,杉木部分管胞开始皱折,并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压缩率超过50%后,随着压力增大,大部分管胞发生皱折,甚至压溃,但超过了该值管胞破坏程度减慢,并且在横切面上仍然能够看到管孔存在.在同一压缩率下,径级小的杉木所需的单位压力较大.拉伸试验可知经静压梳解后的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随静压压力加大而降低.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典型静压传动装置的构成、特性和传动方案,并以联合收获机为例说明了其应用。在国产农业机械上应广泛采用静压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加工中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高静压技术商业应用 HHP技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其中日本是将HHP技术最早进行商业应用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明治公司首先实现了HHP技术在果酱中的加工生产,成功开启了HHP商业化应用之门,使高压成为一种可行的商业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动静压轴承动特性分析的频率法,并对一个重型磨床上的液体动静压混合轴承的静、动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中着重考虑了润滑油可压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花生米静压破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花生米脱壳过程中破碎等损伤形式、规律和机理,探索花生米在静压下的破损形式与力学特性.测量了花育23和四粒红花生米的物理特性.并用电子拉压试验机进行了花生米不同位置的静压破损试验.得到了所选花生米静压下载荷-时间特性曲线、破损力以及破坏时的状态与规律.沿花生米不同位置加载时,破损载荷存在一定差异,破损表现形式也不相同,花生米最大破损力为55~80N,是花生壳破损力的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