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4,(6):73-77
选择湖南攸县2块典型Cd污染稻田,研究施用富含硅的碱性钾硅肥对杂交晚稻吸收Cd及其在植株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硅肥可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和稻米对Cd的积累,阻控水稻植株体内的Cd向籽粒转运,降低Cd在糙米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2.
施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一项增产措施。目前水稻生产上普遍施用氮(N)、磷(P)、钾(K)等大量元素肥料,而铁(Fe)、锰(Mn)、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施肥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和水稻Cd积累。本文通过阐述N、P、K、S、Fe、Mn、Zn、Si和有机肥等肥料影响水稻Cd积累的主要作用机理,综述了施肥调控水稻Cd积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有效地应用施肥技术降低水稻Cd污染,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降镉措施对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及降低水稻糙米镉含量的效果,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和瑶琳镇各选择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不同用量石灰调控pH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等量不同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镉积累、石灰与叶面阻控剂配合施用降低水稻镉积累和...  相似文献   

4.
选取海泡石、石灰、铁改性木本泥炭和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等4种钝化剂为材料,研究其对镉(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修复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钝化剂均能提升土壤pH和水稻产量,降低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和糙米Cd含量,且糙米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Cd≤0.2 mg/kg)。施用1 500 kg/hm2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对土壤pH提升效果最好,从6.07提升至7.00,增幅为13.2%;施用2 500 kg/hm2铁改性木本泥炭的处理,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Cd含量降幅最大,分别从0.538 mg/kg和0.260 mg/kg下降至0.232 mg/kg和0.076 mg/kg,分别下降了56.8%和70.8%。施用1 500 kg/hm2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增产水稻效果最好,增幅为6.4%。施用4种钝化剂后,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施用1 200 kg/hm2生石灰处理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提升效果最好;施用2 500 kg/hm2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污染土壤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钝化剂及其配施对水稻皆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增加18.6%和20.9%,并提高了水稻的经济系数;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了14.3%和21.4%,而对土壤pH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Cd在稻米中的分配比例;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3000、6000kg/hm^2配施的水稻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28.6%、28.6%、42.9%,茎Cd含量分别下降8.9%、29.7%、43.6%,叶Cd含量分别下降18.8%、25.0%、25.0%,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抑制了水稻对Cd的吸收积累,且有机肥与钝化剂配施对钝化剂的钝化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硅和磷单独及配合施用对外源Cd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硅酸钠和磷酸二氢钠后,随单一改良剂用量的增加,水稻各部位镉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且水稻对镉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根部,而向地上部位迁移降低。硅和磷单独及配合施用对水稻吸收C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糙米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水稻对镉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Cd污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重金属污染,如何有效防治Cd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盆栽实验和水培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不同品种水稻对Cd积累的差异情况,并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对有效治理Cd污染,与在低Cd污染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在Cd污染环境下,大多数水稻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明显下降,说明Cd对水稻生长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同时,不同品种水稻在吸收Cd时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并且在水稻的各个部位的分布也明显不同,分配比例基本符合根系茎叶颖壳籽粒。  相似文献   

8.
生物菌肥不同用量对稻米重金属污染的阻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农田施用“金无踪”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各种重金属在稻谷中的含量。施用该物化产品对稻谷重金属含量均有一定阻控作用,5种重金属中汞降幅最大,其次为镉,对砷没有显著降低效果;随施用量增加效果更显著,以施用2250kg/hm^2效果最好,对5种重金属均有显著阻控作用,施用量较低(750、1500kg/hm^2)时,仅对汞和镉有阻控效果,对其它重金属没有显著作用。综合污染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该生物菌肥最佳施用量为1125~1650kg/hm^2。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省衡阳县某重度Cd污染的农田上种植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开展石灰、基施硅肥、叶面锌肥、叶面硅肥和自配阻控剂等5种材料降低水稻镉含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阻控剂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5种阻控剂均能降低糙米中Cd的含量,其中叶面锌肥的降Cd效果最明显,降Cd效率为46.43%,其次为自配阻控剂和基施硅肥,降Cd效率分别为39.29%和39.28%,均达到国家粮食安全标准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硒内源调控剂对水稻吸收硒(Se)、镉(Cd)、砷(As)及土壤中Se、Cd、As形态的影响,将多种复合调理剂添加到富硒土壤中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或2%蒙脱复合调理剂(MT)均可获得水稻增Se降Cd的效果,2%添加量效果更佳;在高硒土(土壤Se含量1.99 mg/kg)条件下,添加钙镁磷肥+磷矿粉+活性硅(GLG)可获得水稻Se过量减毒和同时降As的双重效果;在中硒土(土壤Se含量0.83 mg/kg)条件下,添加钙镁磷肥+骨粉+活性硅(GGG),水稻的增Se降As效果最佳;而在低硒土壤(土壤Se含量0.46~0.47 mg/kg)条件下,添加钙镁磷肥+生物炭+有机菌肥+活性硅(GTJG)和添加钙镁磷肥+石灰+活性硅的增Se降As效果较好。研究表明,施加适量Se内源调控剂可实现水稻增Se、降Cd和As,同时减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牡蛎壳粉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型土壤调理剂牡蛎壳粉对水稻产量及其对土壤酸化改良和重金属钝化的效果,设置4种牡蛎壳粉用量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用量下水稻产量、土壤p H值、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的含量,以及土壤Cd、Pb全量和有效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牡蛎壳粉的处理水稻产量为7 420.65~7 941.60 kg/hm2,比对照(不施)增产14.8%~22.9%;与对照相比,牡蛎壳粉将土壤pH值提高了0.18~0.33个单位(4.0%~7.3%),并使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分别降低了19.6%~69.2%和34.7%~93.9%,土壤有效Cd下降了40.2%~49.0%,有效Pb下降了29.9%~44.7%。可见,使用牡蛎壳粉可以同时实现提高水稻单产、改良土壤酸化和阻控重金属活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5种植物、基质、钝化剂、重金属浓度对4种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伞竹对4种重金属(Cu、H卧Pb、zn)综合吸收量为5种植物中效果最好,麦冬次之;EDTA对植物重金属吸收量抑制效果最优,4种钝化剂的治理效果依次为:EDTA〉石灰〉有机肥〉硅肥;珍珠岩最有利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5种基质对重金属的治理效果依次为:珍珠岩〉菌渣〉土壤〉炉渣〉河沙;并且以重金属低浓度污染时植物净化效果较为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植物品种的重金属吸收浓度比植物的生物产量在吸收重金属过程中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原位钝化对轻度镉污染农田小麦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位钝化在镉轻度污染小麦农田上的修复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石灰、生物炭配施石灰、生物有机肥配施石灰以及多孔陶瓷纳米材料配施石灰等钝化剂联合修复对镉污染农田中土壤氮、磷、钾含量、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土壤Cd的化学形态、小麦籽粒Cd含量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Cd背景值为0.337 mg·kg~(-1)的轻度Cd污染农田中,钝化剂处理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降低小麦籽粒Cd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促使土壤中的Cd形态由易被作物吸收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转化为不易被吸收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其中,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为40.0%,土壤有效态Cd最大降低率为43.7%,土壤pH值提高0.35。对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d含量与土壤酸溶态Cd及小麦籽粒Cd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可氧化态Cd显著负相关,与可还原态Cd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可还原态Cd与酸溶态Cd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小麦籽粒Cd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不同安全利用措施在南靖县Pb、Cd复合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的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安全利用措施对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水稻籽粒Pb、Cd积累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安全利用措施使土壤pH值提高-0.08~0.63个单位,土壤有效态Pb含量降低-3.64%~16.69%,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0%~21.38%。13种不同安全利用措施水稻糙米中的Pb含量有增有减,糙米中的Cd含量降低1.34%~38.11%,水稻产量提高了-3.3%~20.3%。综合分析,安全利用措施H(格林豪斯1号土壤调理剂)的效果最佳,可在南靖县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分析了施用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和赤泥对水稻体内镉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探索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及赤泥治理稻米Cd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和赤泥后,水稻株高及产量增加,根、茎、叶、谷壳和糙米中Cd含量显著降低,Cd含量降低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赤泥+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配施处理赤泥单施处理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单施处理,降低幅度最大的处理为R2T2。单施赤泥时,随着添加量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单施及其与赤泥配施时,随着添加量增加,稻米Cd含量无显著变化。虽然添加赤泥和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能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但由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严重,糙米中Cd含量仍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可见,在重度Cd污染土壤中,利用赤泥、氧化亚铁硫杆菌QBS-01及其配施很难实现稻米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优  王学华 《作物研究》2014,(5):564-569
综述了我国水稻氮肥使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产水稻推广应用、土壤氮背景值、施氮时期和比例以及中期晒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可能因素,提出了通过选育氮肥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施用新型氮肥并改善施肥技术,氮肥与其他肥料平衡施用,使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采用适时适地氮肥管理模式和水肥调控技术等方法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豆饼及二者配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中镉(Cd)的存在形式以及水稻各部位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豆饼及其配施处理均提高了稻田土壤pH值、可溶性盐含量(EC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值),豆饼与海泡石配施处理组的土壤pH小于单施海泡石处理组;与对照相比,添加豆饼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SOM)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组均降低了土壤中DTPA-Cd含量,均使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向可还原态Cd、可氧化态Cd以及残渣态Cd转化,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水稻根、茎叶、籽粒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春优84和中浙优8号为试验材料,在浙江衢州典型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施用对土壤酸碱度(pH)、土壤重金属元素(Cd、Fe、Mn、Zn等)有效态、水稻植株(稻草、籽粒)重金属元素积累量的影响,并探究了施用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降低籽粒Cd积累的机理。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1.5 t/hm2)对土壤金属元素有效态、稻草和籽粒重金属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有机肥(1.5 t/hm2)+土壤调理剂(2.7 t/hm2)联合施用处理后,土壤pH增加9.48%,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和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16.41%(DTPA提取)和48.96%(CaCl2提取),稻草和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40.04%和48.22%。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稻草Cd含量、土壤Cd有效态与籽粒Cd含量显著相关。由此可见,施用土壤调理剂通过提升土壤pH,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其中有效态Cd含量下降尤为显著,以此调控水稻稻草和籽粒中的Cd积累。说明供试土壤调...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在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钝化剂处理的大田试验,7种钝化剂分别为生物炭(BC)、海泡石(SEP)、膨润土(BE)、坡缕石(PA)、腐植酸(HA)、硅酸钠(SS)、硫酸锰(MN),以不施用钝化剂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生物量、各器官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比较了不同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2020-2021年,SEP和SS处理较CK增产显著,增幅为11.09%~81.49%,各器官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籽粒及根增加显著;SS处理显著降低叶部Cd含量,降幅为26.75%,SEP处理显著降低籽粒Cd含量,降幅达47.62%。钝化剂处理下,各部位Cd富集系数均<1,根部到叶部Cd最高。小麦籽粒Cd含量与茎中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茎向叶部、根向穗部的Cd转运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年茎的Cd富集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均有显著正效应,穗到籽粒、茎到叶的Cd转运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影响最大。海泡石和硅酸钠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降低了植株Cd含量,抑制了Cd在植株体内的转运富集;内蒙古河套...  相似文献   

20.
稻田Cd污染是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为探讨稻米降镉技术,本试验以海藻液硅为肥料,系统研究了硅肥施用对早稻两优1号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海藻液硅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与CK相比,分蘖数和白根数分别增加了44.5%和22.6%,产量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1.7%和5.4%。同时,喷施海藻液硅处理可以显著阻控稻谷和稻米的镉吸收量,与CK相比,海藻液硅处理中稻谷和稻米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27.6%和3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