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地区主推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精量机械穴直播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小区试验和示范,明确了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抗倒伏性、群体建成和产量表现,并分析了采用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水稻生产经济效益。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单株分蘖力强,群体结构合理,穗粒结构协调,干物质积累多,抗倒能力较强,增产优势明显,节本低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是目前极具生产潜力的一种新型高效低耗种植模式,适合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水稻低碳种植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机械穴播种植方式对华南双季稻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4):34-36
为了研究机械穴播技术对华南双季水稻的适应性,分析机械穴播种植方式产量的稳定性,2010—201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采用玉香油占和培杂泰丰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人工插秧、机械插秧、人工撒播和机械穴播4种种植方式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穴播的水稻产量与机械插秧和人工插秧相当或增产,且明显高于人工撒播方式;机械穴播方式的收获指数最高;机械穴播方式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有一定优势。通过不同季别和不同品种开展的不同种植方式比较研究,表明机械化穴播种植方式高产稳产,在华南双季稻生产中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市4个水稻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机插秧和旱直播两种模式进行种植,比较了两种栽培模式水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直播条件下的水稻株高显著低于机插秧,两种模式下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穂长、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因品种而异。从经济效益来看,旱直播高于机插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常规育秧移栽种植方式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北京军区联勤部唐山农副业基地摸索并推广了水稻乳芽机械穴播栽培新模式———选用早熟抗倒水稻品种,当夜间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用该基地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产品"HX-I型"水稻乳芽直播机将芽种直接点播于大田。这一简化种植方式较常规育秧和移栽省工省力,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常规方式持平,但节省成本约300元/667 m2,而且机械成行点播,稻种出苗后田间秧苗摆布很似移栽稻田,较其它水直播方式通风透光,便于水稻生长期其它作业。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紫两优737、野香优699和野香优676等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免耕直播、翻耕直播和人工插秧(CK)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其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测算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以期找到适宜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与人工插秧相比,直播栽培的生育期缩短7~10 d,株高下降7.1%~16.3%,有效穗数增加53.2%~77.8%,每穗总粒数减少27.3%~34.0%,产量显著下降2.6%~8.8%,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和翻耕直播在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免耕直播的收益最高(10 872.0~28 770.0元/hm2),翻耕直播的收益排第2位(9 064.0~26 700.0元/hm2),人工插秧的收益最低(7 580.0~25 410.0元/hm2),免耕直播和翻耕直播的纯收入分别比人工插秧高13.2%~61.4%和5.1%~30.8%。综合比较3种栽培方式,免耕直播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2020年在将乐县白莲、高唐等5个乡镇开展了中稻、烟后稻机械穴直播试验示范,6个示范片水稻机械穴直播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66 kg,比同示范片机械插秧简比田每667m2增产14.6 kg、增加收入42.92元.机械穴直播比机械插秧平均每667m2节约作业成本84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用覆膜旱种栽培方式,其产量及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稻,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依据2004—2005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及2005年昆山市单季晚粳稻机械直播品种比较试验资料,分析了杂交晚粳新组合甬优8号的产量水平与特征特性,提出了以严格种子处理、精量机械直播、大田肥水药草管理为核心的机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机直播方式对南方优质晚籼稻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为南方优质晚籼稻高产抗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籼型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和籼型杂交稻品种泰优398为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淹水直播3个处理,分别测定优质晚籼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出苗率、干物质生产、叶面积指数和茎秆形态与力学特性。【结果】与湿直播方式或淹水直播方式相比,旱直播方式可显著提高供试晚稻品种的出苗率,增幅为6.10% ~ 22.96%,且干物质生产和叶面积指数均增加。同时,旱直播方式有利于提高供试晚稻品种产量,两品种增产幅度为6.99%~27.77%,其中泰优398产量增幅高于黄华占,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机械旱直播方式下供试晚稻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增加。此外,旱直播方式下供试水稻株高相对较矮,基部各节间较短,但茎秆粗壮,茎壁较厚,有利于提高植株茎秆抗折力和秆型指数,降低弯曲力矩与倒伏指数。相关分析表明,茎粗、壁厚和秆型指数与抗折力显著正相关,而与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株高、穗长、弯曲力矩与抗折力显著负相关,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结论】采用机械旱直播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南方优质晚籼稻产量,还能显著增加茎秆强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直播生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介绍重庆宜机化地区杂交水稻机械直播的高产示范效果,总结提出了选择高标准农田、高质量整地、选用优质高产抗逆品种、适期精量播种、高效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一整套杂交水稻高质高效机械直播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机直播方式对南方优质晚籼稻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为南方优质晚籼稻高产抗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籼型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和籼型杂交稻品种泰优398为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淹水直播3个处理,分别测定优质晚籼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出苗率、干物质生产、叶面积指数和茎秆形态与力学特性。【结果】与湿直播方式或淹水直播方式相比,旱直播方式可显著提高供试晚稻品种的出苗率,增幅为6.10% ~ 22.96%,且干物质生产和叶面积指数均增加。同时,旱直播方式有利于提高供试晚稻品种产量,两品种增产幅度为6.99%~27.77%,其中泰优398产量增幅高于黄华占,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机械旱直播方式下供试晚稻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增加。此外,旱直播方式下供试水稻株高相对较矮,基部各节间较短粗、壁厚和秆型指数与抗折力显著正相关,而与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株高、穗长、弯曲力矩与抗折力显著负相关,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结论】采用机械旱直播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南方优质晚籼稻产量,还能显著增加茎秆强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直播生产的风险。,但茎秆粗壮,茎壁较厚,有利于提高植株茎秆抗折力和秆型指数,降低弯曲力矩与倒伏指数。相关分析表明,茎  相似文献   

14.
苏北黏土地区光温资源不足,为抢稻茬小麦积温、提高播种出苗质量、控本增效,开展了宽幅机械直播对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幅机械直播处理的浅播(2 cm以内播种深度)比例、出苗率、3叶期单株分蘖和基本苗均远高于常规复式播和履带播,宽幅机械直播处理的稻茬小麦产量(8731.5 kg/hm2)分别较常规复式播和履带播高216.0、892.5 kg/hm2,因此宽幅机械直播更利于提高稻茬小麦播种和出苗质量,并能通过降低播种量获得适宜基本苗,改善群体结构,从而改善产量结构,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相对于常规复式播和履带播,宽幅机械直播播幅分别高2.2倍、3.6倍,作业成本分别降低195、270元/hm2.因此,采用宽幅机械直播能提高作业效率,达到稻茬麦抢时早播的目的,并能进一步降低机械作业费,实现控本、增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方稻区机械穴直播水稻群体穗位不整齐、丰产性差等问题,于2018年~2019年在沈阳市博科种业试验基地,以辽粳436为试材进行了密度试验,研究了穗苗比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穗苗比与基本苗和籽粒产量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当穗苗比等于1时,籽粒产量达到最高.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播种量控制基本...  相似文献   

16.
以中早39、陆两优996分别作早季和晚季供试品种,两季均设置机插、机抛、机直播3种机械种植方式,共组成9种试验搭配组合,研究机械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两季全生育期均表现为机插>机抛>机直播,两季大田生育期均表现为机直播>机插>机抛;两季分蘖发生速度与高峰苗数均表现为机抛>机直播>机插;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7.
麦后直播棉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以泗抗1号为对照,选用不同熟性的常规品种在长江下游棉区进行大田麦后直播试验;并与移栽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适宜长江下游麦后直播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与移栽方式相比,直播棉花生育进程推迟,果枝、果节和成铃减少,铃重降低,霜前花率低。泗抗1号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稳定但高产难。中棉所60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不够协调,产量低。中ZM6302生育进程快于泗抗1号和中棉所60,霜前花率和子棉产量也与这两品种相当。中棉所50生育进程快,霜前花率大幅度高于其他品种。因此,中ZM6302和中棉所50是该区较适宜的麦后直播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覆膜旱种增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种,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我国水稻栽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大石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进一步探讨水稻机械化插秧与水稻机直播两种水稻种植的技术优势,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了均等条件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对比研究,我们从成本、产量、效益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继续加强水稻机插和水稻机直播多元化技术推广模式,因地制宜地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大石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稻面积在黑龙江省逐年增加,为了解水直播栽培技术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对黑龙江省水直播面积最大的虎林市和抚远县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水直播对寒地粳稻穗部结构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对金禾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小,对龙粳3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大;在水直播栽培条件下,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产量可达7.78 t/hm2和8.73 t/hm2,但仍极显著低于插秧栽培,这主要与水直播稻千粒重显著降低有关;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水直播的低于插秧,而直链淀粉含量要高于插秧,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金禾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为水直播显著低于插秧,而龙粳3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两种栽培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食味评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