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对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过程的研究结果。方法是把石蜡制成的核和一块细胞小片插入蚌的外套膜中,在不同时期取样,进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珍珠囊的形成是细胞小片细胞先形成一层“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由于细胞小片是异体细胞(来源于供片蚌),因而受到育珠蚌(受体蚌)细胞的“识别”而被排斥,结果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与基部的细胞脱离,造成死亡并溶解.其后育珠蚌结缔组织最内层细胞再转化为上皮细胞,形成一层“次生珍珠囊”上皮细胞。所以在珍珠囊形成过程中,插入小片细胞和育珠蚌结缔组织细胞在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和位置变化的同时,还有细胞“识别”的现象。在水温20℃左右条件下珍珠囊形成约需30天;在尾部插核的蚌,珍珠囊形成比在中部插核的要快;5月手术的珍珠囊形成比10月手术的要快。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择适龄的、生长良好的蚌;使用外套膜小片保养液,提高小片中细胞的成活率;减少小片组织变形,促使珍珠囊圆整并均匀分泌珍珠质;提供育珠蚌合理的生长环境。手术蚌经过33个月饲养,试验组中圆球形珍珠比率为对照组的4.5倍;1、2、3级优质珍珠比率达到49%,为对照组的三倍。研究结果证明,使植入外套膜小片中的细胞成活率高;保持珍珠囊园整性并均匀分泌珍珠质是提高珍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 淡水养殖珍珠是水产珍品生产的一个项目,为仿照天然成珠原理育成。即取河蚌外套膜表皮制成细胞小片,用手术的方法植入宿主蚌的外套膜上;或把用贝壳质做成的珠核插入,并随同植入细胞小片与核密切,使细胞小片依赖宿主蚌的结缔组织供以营养,增殖成珍珠囊。由珍珠囊分泌珍珠质沉积于囊内或核上,经2—3年的培养,即形成珍珠。只植细胞小片的生成无核珍珠;插核植片的生成有核珍珠。珍珠因其独道的药理作用和装饰价值,驰名于国内外市场,且需要量很大。北方有一定的生产潜力。为了增加出口,支援四化建设,我们于1977年冬在贾庄公社鱼种场开展了北方  相似文献   

4.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外套膜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证明其具有与蚌体内细胞相同的生物学结构、分裂增殖能力和分泌珍珠质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对三角帆蚌有核珍珠培育技术进行探讨。将培养细胞黏附在表面经过促黏壁物质处理的珠核表面,再插入育珠蚌体内培育,120 d后,蚌体内可形成完备的珍珠囊,并在珠核表面有明显的珍珠质沉积;6个月后,珍珠质可将整个珠核包裹起来形成有核珍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细胞法培育有核珍珠的可行性。[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49-154]  相似文献   

5.
有核再生珍珠(图见彩中插2)培育是采用活蚌取珠的方式,即用开壳器将珠蚌撑开,在珍珠囊中活体取珠,利用珍珠囊上皮细胞重新分泌珍珠质而形成新珍珠,这样一只育珠蚌可循环多次利用,资源利用率高,省工、省本,养殖周期短,年经济效益高。特别是利用培育有核钮扣珠的珠蚌作为再生珠育珠蚌,活蚌取珠后培育有核再生珠。由于培育钮扣珠的珠核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其形成的珍珠囊大,因此培育的有核再生珠大小均匀,规格大,珍珠光滑细腻,珠光强、质量好,适宜加工成多种新奇饰品。目前,该有核再生珠已成为国内外珠商抢手货,市场价5万~10万元/千克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我市兴太、俞垛等育珠重点乡镇调查,产珠大户反映问题最多的是易产生僵珠和烂珠,如何预防僵珠和烂珠的产生呢?1.弄清楚僵珠和烂珠(烂片)的意思僵珠即珍珠长不大,形状似谷壳、呆木无光,呈僵化状态。烂珠(烂片)即小片插植到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后不形成珍珠囊,而溃烂成淡黄色脓水物,似发臭的浆糊。内表皮表面伤口已愈合,已烂的小片鼓起在外套膜的内外表皮之间。2.弄清楚产生僵珠和烂珠的原因产生僵珠的原因是小片蚌太瘦,小片过薄或小片冻伤,形成的珍珠囊分泌能力差,珍珠生长缓慢以至停滞,产生了僵珠。产生烂珠的原因是接种工具如刀片、针、剪、…  相似文献   

7.
过去曾有人认为:在河蚌育珠手术操作中,用小片进行异体移殖(例如:以褶纹冠蚌为制片蚌,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培育珍珠)由于不是同属的蚌,亲缘较远,两种蚌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小片作为异种蛋白送入母蚌(育珠蚌)体内,因而游走细胞因趋化作用而吞食小片组织细胞,而成为脓浆,致使育珠蚌内布满脓泡而无珍珠。某些单位曾由于进行小片异体移殖而出现了育珠蚌有30—50%,甚至100%的脓泡现象。  相似文献   

8.
过去曾有人认为:在河蚌育珠手术操作中,用小片进行异体移殖(例如:以褶纹冠蚌为制片蚌,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培育珍珠)由于不是同属的蚌,亲缘较远,两种蚌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小片作为异种蛋白送入母蚌(育珠蚌)体内,因而游走细胞因趋化作用而吞食小片组织细胞,而成为脓浆,致使育珠蚌内布满脓泡而无珍珠。某些单位曾由于进行小片异体移殖而出现了育珠蚌有30—50%,甚至100%的脓泡现象。根据我们的试验研究:发现在小片异体移殖中产生脓泡的原因主要是小片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9.
万年县石镇珍珠场在蚌源紧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了再生珠养殖试验,为提高珍珠质量和育珠效益及大规模发展珍珠生产.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走出了一条效益型、节蚌型、集约型的新路子。本文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比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再生珠养殖,就是采收珍珠时,不杀死珠蚌,在珍珠囊上划一伤口,把珍珠取出,然后把育珠蚌再养到水中,原来的珍珠囊细胞继续分泌珍质,沉积成再生珠。这一育珠方式虽然过去许多地区试养成功,但由于手术技巧要求较高,而未能推广开来。本试验旨在探索适于方年县规模化育珠新途径,完成“八五”期间发展万亩珍珠的生产任务。为此,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配合石镇珍珠场开展了再生珠先导工程养殖试验示范,并已初见成效、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对本试验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珠的形成,主要靠移植的细胞小片正常生长。而移植的细胞小片的活力,又与移植细胞小片时手术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细胞小片移植的手术质量高,则细胞小片的活力强,分泌珠质的能力也强,移植的细胞小片符合技术要求,则形成的珍珠质地好,等级高。为提高细胞小片移植手术质量,根据我场多年实践,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珍珠主要被用来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也可用来做中药材。珍珠是一类由育珠蚌产生的生物宝石(生物矿石),它是由育珠蚌外套膜上的外表皮分泌珍珠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对提高淡水珍珠细胞移植成活率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培 《淡水渔业》1974,(12):16-20
珍珠细胞小片移殖后,有三种情况出现:①细胞小片的珍珠细胞全数成活,形成优质珍珠囊产生出粒大优质的珍珠;②细胞小片的珍珠细胞全数死亡,小片腐烂化成脓胞;③大部分细胞死亡,存活的少数细胞虽然也能增殖成珍珠囊,但珍珠分泌力弱,而且死亡细胞的腐解物被包在珍珠囊内,产生暇疵珠。  相似文献   

13.
手术蚌的嫁接手术(简称接蚌)是育珠生产中的主要环节。接蚌技术的先进与熟练程度与否,直接关系到育成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改进接蚌技术,提高珍珠质量。 一、细胞小片的大小与厚薄 小片的大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用途不同来确定。国际市场上因珍珠首饰工艺品更新换代快,有时需要大珠,有时需要中小珠。前段时期需要中小珠,就采用当年人繁的“抛头”小蚌及刚达龄的小蚌进行育珠,取名“三小”育珠法。该法育珠蚌、珍珠生长快、珠型好、周转快、效益高,曾风糜一时,但该法所产出的珍珠大部分以4~5  相似文献   

14.
育珠蚌在15-30℃的水温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夏秋季节是蚌体、珍珠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夏秋季育珠蚌的管理,对提高珍珠产量、质量和养蚌育珠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秋季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药物对育珠蚌的影响问题,在理论上这是一条有助于探索调节育珠蚌体素质、加速珍珠囊形成和提高珍珠质量的有效途径。高山治夫(1963)使用5%卵磷脂液(Phosphatidylcholine)注射育珠蚌,结果发现蚌体的营养状态、代谢功能有显着好转,用以处理小片,  相似文献   

16.
珍珠蚌通过手术作业后,通常须经2—3年的培育,才能育成合格的商品珍珠。要培育出高品位的优质珍珠,手术操作只是珍珠优质的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育成工作的好坏。一、优质珍珠养殖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育珠蚌只有生活在一个比较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蚌体才会生长良好。对育珠蚌来说,“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主要是由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所构成。 (一)优良育珠水域的非生物环境 1、水域的热力状况育珠蚌必须依靠太阳辐射形式的能量流来维持其生命,珍珠质沉积的速度亦随蚌的生活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所以育珠蚌珍珠质沉积量S,  相似文献   

17.
珍珠采收通常采用杀蚌取珠的传统工艺,其方法是杀死育珠蚌,然后从蚌内珍珠囊袋里取出珍珠,采用该工艺时一只育珠蚌只能培育一次珍  相似文献   

18.
珍珠细胞小片移殖后,有三种情况出现:①细胞小片的珍珠细胞全数成活,形成优质珍珠囊产生出粒大优质的珍珠,②细胞小片的珍珠细胞全数死亡,小片腐烂化成脓胞;③大部分细胞死亡,存活的少数细胞虽然也能增殖成珍珠囊,但珍珠分泌力弱,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淡水珍珠蚌被动吊养的特殊养殖方式,容易受水体各种胁迫因子所侵扰,较多珠农因缺乏对育珠水质基本知识的了解而盲目管理,致使育珠蚌发病甚至死亡,为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给广大珠农提供一些帮助。一、水质好坏的判别1.检测水中pH值、溶氧、硫化氢等理化指标pH值对育珠蚌的珍珠质分泌有极大影响,pH值为6.2~7.5珠蚌生长较为适宜。其它指标要求与鱼类基本相同。2.测池水透明度育珠水体最适宜的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小于20厘米说明池水过肥,浮游藻类过多,夜间藻类死亡分解和呼吸作用,使水体严重缺氧,致使珠蚌喷水无力,抗病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8-48
选择适龄的手术蚌和适龄的育珠蚌,可使育珠蚌插片后,分泌的珍珠质快,珍珠成长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