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普洱茶生产中使用的滚筒摩擦式静电拣梗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机的数学模型,并使用摩擦带电电荷测量仪进行了电量测定,计算了滚筒外任意一点的场强并分析了水分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2.
贴梗海棠嫩枝扦插育苗李玉石春来之际,贴梗海棠鲜花簇簇,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色彩绚丽,且耐旱、耐寒,是城市、庭院绿化的常见树种。但由于其繁殖方法长期以分株为主,苗水产量低、价格高。为缓解这种不利局面。去年,我们进行了嫩枝扦插试验,生根率高达98.7%,...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在喀左县发生规律,采用林间踏查、悬挂诱捕器的方法对喀左县油松林内褐梗天牛发生规律及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褐梗天牛在喀左县成虫期为每年4月底5月初至10月上中旬,每年有两个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下旬。试验结果为喀左县防治褐梗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在青岛地区发生规律,采用林间踏查、设置诱捕器、解析枯死木的方法对青岛李沧地区黑松林内褐梗天牛发生规律及特性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褐梗天牛在李沧成虫期为每年4月底5月初至10月上中旬,每年有两个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下旬。实验结果为青岛地区防治褐梗天牛甚至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NL351杨树上的真菌种类,对其杨木边材进行了组织分离,通过纯化培养,得到了内生菌热带头梗霉(Cephaliophora tropica)。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热带头梗霉进行了确凿鉴定,并确认分布于中国的NL351杨树是热带头梗霉的新寄主,此菌在杨树上发现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综合利用茶梗废弃物,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研究了茶梗的热解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茶梗样品的TG-DTG-DTA曲线中,茶梗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主分解反应发生在第三、四阶段,在4种不同的升温速率(10、15、20和25 K/min)下,这两个阶段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55.12%和28.48%,且均表现为放热过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第四阶段分解反应向高温区域移动。采用Kissinger法、FWO峰值转化率近似相等法、FWO等转化率法分别计算了茶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Kissinger法和FWO峰值转化率近似相等法更适用于动力学参数的求解,两种方法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66.53和642.80 kJ/mol;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指前因子对数值lnA=145.83。  相似文献   

7.
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刺五加是重要的林业资源,文章以林区短梗刺五加的繁育和栽培工作为重心,对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枳椇果梗的营养成分,以及枳 果梗为原料酿制果酒的工艺,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990年6月,我们在云南西部采到曲梗梅标本,这是个新收获。据说曲梗梅的模式标本在法国,是1887年法国植物学家特拉瓦里来云南采到的,之后,我国一直没有这一变种的腊叶标本。近年来,省外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对这一树种的考察工作,曾多次派专人到云南寻觅曲梗梅,如北京林业大学园艺系,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等,他们在云南跑了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10.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山东省泰安市贴梗海棠观赏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市园林绿地中栽培应用的贴梗海棠品种共有10个,对所有品种进行了形态比较,并编制了品种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制定了红麻秆(Hibiscus cannabinus)材料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制作无胶碎料板的相关工艺,探讨了红麻杆无胶碎料板的密度与其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间的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4897.2-2003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刨花板要求评价了红麻杆无胶碎料板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密度大于0.7g/cm3时,红麻秆无胶碎料板的性能即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其在热压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进而初步分析红麻秆无胶碎料板的胶合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物理及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结合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麦秸秆外表面膜及异氰酸酯(PAPI)对麦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两相界面结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 PAPI可显著提高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干态及 2h 沸水后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对24h 吸水厚度膨胀率的降低改善不大;麦秸秆外表面膜具有改善麦秸与LDPE两相界面结合作用;PAPI可将麦秸与回收LDPE、麦秸秆外表面与新LDPE两相界面由相分离转变为相连续.PAPI具有有效改善麦秸与LDPE两相界面结合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莲子秸秆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蓬子秸秆显微观察表明,海蓬子秸秆结构为散孔。导管单穿孔,导管壁纹孔为具缘纹孔;薄壁组织稀少,几乎不见。木纤维壁薄,为韧型纤维;对海蓬子秸秆化学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海蓬子的化学成分与木材相似,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秸秆综纤维素含量为57.21%,木质素含量为20.11%,灰分含量为6.27%。由电子自旋共振仪测得,海蓬子秸秆碎料的自由基浓度高于海蓬子秸秆的自由基浓度。经粉碎后,海蓬子秸秆形态变小,自由基浓度增加,更利于提高其胶合强度。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蓬子秸秆结构中含-CH_3、-CH_2、-OH及-C=O等官能团,经粉碎后,羟基缔合程度有所降低,游离羟基数目有所增加;表面自由能的测定表明,海蓬子碎料的表面自由能约为26.4ml/m~2,远低于木材,但是高于稻草。  相似文献   

14.
秸秆资源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是一种低炭量、低硫量的清洁燃料,被称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国外发达国家已把秸秆资源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重点,丹麦、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建成多个秸秆发电厂,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投资建设秸秆发电项目近两年才刚刚起步,目前纯秸秆燃烧发电在国内尚无投产运行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工厂化容器育苗装播线上苗盘分拣机构的PLC控制系统方案,介绍了控制器选型、分拣过程、机械结构及执行装置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SEM-EDAX)对玉米秆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秆表面较为平滑、致密,除H外,主要由C、O、Si三种元素组成,含Si量高达30%,其表面零星分布的块状物和棒状物则有较高的S和K含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竹麻将席加工一体机中的竹片自动定向排序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介绍其结构方案、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豆秸刨花板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月 《木材工业》1997,11(4):15-17
本文分析了整株豆秸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用豆秸制造刨花板的工艺,并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秸制造的刨花板,其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可以认为豆秸是制造刨花板适用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种形态的棉秆与两种塑料复合,制备棉秆/塑料复合板材,分析棉秆形态、塑料种类及工艺因子对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刨花态棉秆复合板材的性能优于搓丝态棉秆,热压温度、聚丙烯比例和板材密度对复合板材的性能有显著影响。优化条件下制成的棉秆搓丝/聚丙烯复合板材性能,超过室外结构用刨花板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棉秆木质素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球磨方法分离并提纯出棉秆全秆磨木木质素(MWL)和棉秆秆芯MWL.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上述分离出的木质素进行分析.并用 13 C NMR 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从分析结果看出:棉秆木质素属于愈疮木基-紫丁香-对羟苯基(GSH)型.棉秆秆皮和秆芯木质素结构不同,在秆皮中存在较多的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和少量的对羟苯基结构,而秆芯中以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和愈疮木基结构单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