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苹果梨’与‘八月红’及其210株F1杂交后代为材料,对其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等6个性状的遗传倾向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4个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另2个性状呈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的多峰分布。各性状在后代中的变异系数分布在9.13%~58.41%之间,其中最小和最大的分别为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遗传传递力分布在54.91%~126.81%之间,其中最弱和最强的分别为果实大小和果肉硬度。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呈趋中变异趋势;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呈高亲遗传趋势;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呈超高亲遗传趋势。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果实大小与果心大小及果肉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果肉硬度对果实大小直接作用最大;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与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间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直接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趋势及探讨性状遗传相关关系,以500余株正反交F1代株系为试材,调查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和硬度5个主要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变异分析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果实有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7.76%,平均变异系数为22.74%。果形指数呈趋中变异,变异系数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呈升高的趋势,后代平均超高亲率为34.6%。正反交后代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有升高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为37.64%。果实硬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3.98%。说明秦冠、富士杂种后代果实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具有一定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欧李果实品质的遗传规律并为欧李育种提供参考,研究选用欧李品系DS-1与99-02亲本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双亲及后代群体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并对其后代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正反交后代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均高于100%,遗传稳定,表现为杂种优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传递力低于100%,表现为衰退变异。单果质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20%,后代出现广泛分离,其他性状均低于20%。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受父本影响较大,其他指标均不受正、反交影响。  相似文献   

4.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梨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雪花梨为试材,研究了4种生长调节剂对梨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F1和C14既促进了果实膨大,又提高了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值或Vc含量,而且二者均未引起果肉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F4对果实大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果肉硬度和Vc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金太阳’与‘串枝红’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杏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发育期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4.88%,当以短果实发育期的亲本做母本时更易将短果实发育期的性状遗传给后代;果实单果质量呈普遍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84.13%;正反交后代果实的可食率也呈现趋小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大的遗传趋势明显,超高亲率分别为49.12%和48.15%;果实硬度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6.8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明显的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4.67%;果实核形指数呈趋中的遗传倾向;果核厚度呈趋小的遗传倾向,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5.67%。  相似文献   

6.
以‘金太阳’与‘串枝红’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杏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发育期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4.88%,当以短果实发育期的亲本做母本时更易将短果实发育期的性状遗传给后代;果实单果质量呈普遍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84.13%;正反交后代果实的可食率也呈现趋小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大的遗传趋势明显,超高亲率分别为49.12%和48.15%;果实硬度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6.8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明显的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4.67%;果实核形指数呈趋中的遗传倾向;果核厚度呈趋小的遗传倾向,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5.67%。  相似文献   

7.
霞光油桃×NF油蟠桃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桃品种霞光和油蟠桃品系NF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进一步证实了果形遗传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蟠桃对圆桃为完全显性;果实成熟期属数量性状,后代出现较广泛的分离,45.9%的单株成熟期早于双亲.由于在有性过程中非加性效应的解体,果实大小低于双亲,但仍有9.4%的油蟠桃单株超过油蟠桃亲本.杂种后代果实风味呈现偏甜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低于双亲,超过双亲的油蟠桃单株仅占4.1%.果重与果形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成熟期、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pH值与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测试分析‘南早红’(NZH)和‘红妃’(HF)正、反交F1代群体(n=226)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颜色(果实花色苷含量)、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生育期、果柄长度等1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倾向并预测遗传模式。【结果】正交(‘南早红’ב红妃’)和反交(‘红妃’ב南早红’)F1群体单果质量分离广泛,分别为2.59—7.46和2.45—6.48 g,但平均单果质量(4.30 g、4.05 g)均小于中亲值(4.58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明显,前者正、反交群体均值分别为14.55%和14.51%,高于亲本HF(12.97%)和NZH(11.36%),超高亲率分别达78.52%和76.09%...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欧李农大6号×农大7号、DS-1×Y03-09和DS-1×99-02等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对杂交后代进行可滴定酸含量(T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测定。结果表明,农大6号×农大7号、DS-1×Y03-09和DS-1×99-02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540%~2.825%,0.453%~2.542%和0.599%~2.7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17%~18.35%,11.41%~26.00%和10.15%~20.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F1中多是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异,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滴定酸含量呈明显的连续变异,表明欧李果实TA的遗传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1频次呈偏正态分布,表明TA的遗传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的复杂遗传。所有组合F1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表明可滴定酸比可溶性固性物的选择潜力更大。农大6号×农大7号组合SSC趋向高亲遗传,TA为趋向低亲遗传,有向更低酸度变异的倾向,DS-1×99-02和DS-1×Y03-09等2个组合的SSC和TA均为趋向高亲遗传,选育比母本酸度更低品种的概率较低,更容易选出高糖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玉露香’与‘新世纪’及94株杂交后代F1为材料,研究了8个果实重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79.47%;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大于亲中值,呈增大趋势,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0.48%、101.15%、110.2%;平均果形指数大于亲中值,与‘玉露香’果形指数相接近;后代果皮颜色表现为4种,黄色、绿色、黄绿色与绿黄色,以黄色和绿色为主;杂交后代小果心的比率最大,占总数的56.4%;梨果点的遗传比较复杂,杂交后代出现比较明显的性状分离,果点明显的比率较大,占总数的44.7%。  相似文献   

11.
以早熟桃品种‘筑波84’ב早油118’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F1代果实形状中,卵圆形对椭圆和圆形占遗传优势;F1代果实成熟期集中分布在80~90 d和100~110 d 2个区域,而分布在90~100 d的杂种单株较少,只占9.6%;F1代平均果重与父母本和亲中值相比,呈现偏小趋势;在F1代群体中,大部分桃果实风味趋向于甜或酸甜,其中甜风味占40.35%,遗传性强;F1代果肉颜色、有无绒毛及核的粘离等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试验结果均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果实重量与果实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枇杷正反交杂种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李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干核等 6个中国李品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和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李的抗寒力和果实大小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具有连续变异的特点 ;中国李的抗寒力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果实大小趋向小果变异 ,表现出明显的性状衰退 ;中国李抗寒力和果实大小都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 ,母本对后代影响较大。大抗寒李树育种中应选择抗寒力强 ,果实大的品种做为母本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差异明显的6个高代自交系组配了7个杂交一代组合,观察杂交一代苦瓜的皮色、果形、瘤状、果长、果径等形态特征和主蔓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等与双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正交或反交后,F1代苦瓜的皮色介于双亲之间或偏向于浅色,果形亦介于双亲之间;尖瘤与圆瘤的正反交,F1代苦瓜均出现尖瘤,表现为尖瘤显性遗传;杂交一代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多数介于双亲之间,少数比双亲低。主蔓35节内雌花率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向低雌花率的趋势;长形果与短形果的正反交,F1代果实均出现长形果,表现为长形果显性遗传;果径和果肉的正反交,F1代果径和果肉几乎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产量、平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色素含量五个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红色素一般配合力显著而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四个性状无论在模型Ⅰ或模型Ⅱ都显著。表明红色素含量这个性状主要是基因累加效应,而产量等性状既有累加效应又有非累加效应。根据估算遗传力来看,红色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遗传力比较高,而产量、平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的遗传力比较低。所以对红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在早期世代可进行选择,而单果重、单株结果数、产量在后期世代加以选择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7.
柱型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威赛克(Wijcik)与嘎拉(Gala)杂交后代的植株类型及果实的成熟期、大小、形状、色泽、风味和质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威赛克与嘎拉正反交组合中,杂交后代植株柱型株型符合1∶1的分离比例,亲本成熟期具有较强的遗传力,果实大小大多数倾向于亲本类型,果形大多数表现为圆锥形,亲本果面片红遗传力较强,果实风味遗传变异较大且分离较广泛,果实质地表现为双亲型和中间型,以中间型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