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金焰彩栾’嫁接苗苗高和径粗的定株、定期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根据其中参数分析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苗高和径粗的生长均复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5月23日以前)、速生期(5月24日至9月3日)和生长后期(9月4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100 d,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57.74%;(3)径粗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8月22日以前)、速生期(8月23日至10月28日)和生长后期(10月29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68 d,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2.25%。  相似文献   

2.
依据青冈1年生苗高、地径的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青冈播种苗出苗时的高、茎生长很快,出苗后的高、径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节律,苗高、地径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速生期为55~169 d,速生点出现在第111d;地径速生期为44~209 d,速生点时间为第125 d;苗高、地径的累积生长量均在速生期最大,分别占理论上限值的57.59%和56.17%。(3)苗高、地径生长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有差异。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少于地径,而速生点的出现则早于地径,111 d之前苗木主要进行高生长,111 d之后则以地径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3.
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研究表明,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苗高、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其生长进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对动态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0.99以上,拟合的效果极显著。楸树速生期的天数占整个生长期的比重为47%,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0%以上;楸树杂种无性系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地径峰值在7月上旬,苗高速生期开始时间为6月上旬,地径速生期开始时间5月下旬。苗高速生期结束时间为9月初,地径速生期结束时间在8月下旬,苗高速生期持续天数86 d,地径速生期持续天数89 d。  相似文献   

4.
利用4个滇橄榄自然居群的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定期测定幼苗苗高与地径的生长表现,研究其生长节律。结果表明,不同居群滇橄榄子代苗期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符合"S"型生长曲线,不同居群速生期均集中于雨热同期的7—8月。4个居群中瑞丽市半宁村居群在试验地的生长表现最好,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总的生长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于2019年5月6日到12月25日对海南省琼岛杨Populus qiongdaoensis一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进行生长进程拟合,研究琼岛杨的苗期生长节律。结果表明,琼岛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S"形生长规律,且苗高、地径生长量与Logistic方程的回归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94和0.996。苗高生长速生期约119 d,占生长期的39.67%,占苗高年总生长量的63.77%;地径生长速生期约125 d,占生长期的45.42%,占地径年总生长量的66.15%。  相似文献   

6.
铃铛枣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枣树嫁接技术进行铃铛枣坐地砧嫁接建园,并应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表明铃铛枣嫁接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一快一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速生期长达45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78%。辽西枣区枣农可依此规律抓准生长点,适时安排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嫁接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8.
国槐新品种“青云1号”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国槐新品种"青云1号"幼苗生长节律,结果表明:"青云1号"苗木生长曲线呈"S"型,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苗木的生长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一年中苗高、地径生长均有两个生长高峰。苗高的速生期为5月26日至8月19日;地径的速生期为4月28日至8月4日。  相似文献   

9.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3个欧美杨 (p .×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 ,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 1a生扦插苗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 ,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 ,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 ,相关系数皆在 0 .92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4个时期 ,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 ,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0 .3% ,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3.7%。关联度分析表明 :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 ,降水量影响最小 ;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 ,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 ,为加强苗木生长管理 ,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泡桐苗期年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河南省通许县试验点的16个泡桐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其苗期生长规律及生长参灵敏,结果表明,泡桐苗期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16个无性系185株苗木年生长进程平均为;地径生长速生始期为6月12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33cm.d^-1,生长量达1.08cm;7月16日达到全年最大生长速度(0.049cm.d^-1),皮时生长量达2.57cm,8月20日生长量达到4.05cm。速生期6月12日至8月20日,持续69d,全年生长量5.l3cm。苗高速生始期晚于地径,为7月8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49m.d^-1,生长量达0.86m;7月27日达到最大生长速度(0.073m.d^-1),此时生长量达到2.04m;8月15日生长量达到3.22m,速生期7月8日至8月15日,持续37d,全年生长量为4.09m,地径与苗高生长量均与各自的速生持续期及最大生长速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省容县(GXRX)、上思(GXSS)、靖西(GXJX)、龙州(GXLZ)、德保(GXDB)、凭祥(GXPX)6个米老排种源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其高生长节律,旨在为米老排苗木的培育和种源的选择及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种源苗高在生长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2)各种源米老排苗高Logistic方程的决定系数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分别为0.963~0.991,表明可以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米老排苗高生长节律,米老排的6个种源苗高年生长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S"型生长节律。(3)利用Logistic方程可将不同种源米老排苗木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时期,广西上思种源第一个进入速生期,但在速生期内持续的时间最短,广西靖西种源在速生期持续时间最长,进入速生期时间最晚的是广西龙州种源。广西靖西种源在速生期苗高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重最大,达到66.9%;第二是广西龙州种源,为65.8%;最小的是广西上思种源,只有61.5%。(4)根据苗高的聚类分析结果,把6个米老排种源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广西德保、凭祥、容县种源,苗高表现最好;第二类是广西上思种源,苗高表现仅次于第一类;第三类是广西龙州、靖西种源。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紫薇10个家系1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高生长节律,旨在为紫薇的选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对各家系苗高生长进程分析表明,紫薇不同家系苗高年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呈现"慢-快-慢-快-慢"的生长节律,2个生长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其苗高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40%~50%;对10个家系的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生长最大的2号、6号家系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4号、7号家系150%和49%。各家系内单株之间也存在丰富的变异,苗高平均变异系数为30.9%,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2.35%。家系间、家系内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预示着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3.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欧美杨(P.×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4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四个时期,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8.2%,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70.1%.并对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苗木的年生长规律.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果沙棘实生苗年高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果沙棘实生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用logistic模型分析其连续性和阶段性收到良好效果。研究表明,整个生长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长约43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58%。在育苗实践中要切实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定量分析了无患子苗期地径、苗高生长规律,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其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播种苗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可划分为始盛期、速生期、盛末期3个阶段。在始盛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1.56%和18.96%;进入速生期后,苗高、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比例为58.83%、66.90%;进入盛末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占生全年生长量比例仅19.61%,14.14%。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与生长时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可靠性高,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黑杨N895当年生健壮苗木截成的插穗条、苗木为材料,采用Logstic拟合美洲黑杨N895当年生扦插苗、移栽苗苗高、地径的生长模型,分析在昆明地区美洲黑杨N895当年生扦插苗、移栽苗年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种植美洲黑杨N895当年生扦插苗、移栽苗地径、苗高生长量分别在10月、11月以后停止生长,苗高、地径年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利用Logstic模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生长模型分析可行。根据Logstic模型将其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不同阶段其苗高、地径生长起止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广西和广东的5个不同红锥种源成苗物候期和苗木高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节律,可将苗期划分为生长初期(4~6月)、生长盛期(7~8月)、生长缓慢期(9~10月)和休眠期(11~12月)4个时期;不同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1.48%和86.25%,遗传变异分析初步认定福建华安和广西凭祥的种源表现良好,应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福建安溪的种源表现中等,有发展潜力,需进一步观测和改良;表现较差的为福建南靖和广东信宜的种源。针对红锥生长节律并结合育苗实践,总结出苗木在各个时期的关键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木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黄连木苗高生长的速生期在7月初至8月初,虽持续时间仅30天,但此时期苗高生长量最大,占总生长量的33.6%,苗高净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8月初,8月下旬后苗高生长缓慢,11月苗高生长基本结束。黄连木的地径生长的速生期持续到10月下旬,地径净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初,较苗高生长的峰值晚30天,11月初之后地径生长缓慢,11月下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米老排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时期和施氮量,观测了1年米老排苗期的生长节律,并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方程;分析了100mg/株、200mg/株、400mg/株、600mg/株和800mg/株5个氮素营养水平对米老排苗木5-10月份生长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老排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R_H~2=0. 990,R_D~2=0. 978,P0. 005),生长节律表现出"慢-快-慢"的阶段性节律;(2)氮素营养对米老排苗高生长的影响要早于地径;(3)米老排的速生期始于6月中旬,最佳施氮量为200mg/株。  相似文献   

20.
以4个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1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7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9.4%,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