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跨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理顺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适应性,需要深刻把握产教研融合这一战略支点,有效提升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训效果,解决学生入企实习存在的前期问题,打通技能人才培养的"中间段",课题组就校内实训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职产教有效结合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大事。高职院校采取"以产养教以教促产"的"校中厂"教育模式,具有优势条件和可操作性。据此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阐述了中等专业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机械加工制造专业进行有效的产教融合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予以结合,并且能够对当前机械加工企业的专业需求实现综合联系,机械加工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形式,对于该专业进行有效的高端人才培育,可以使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此外,能够使我国机械加工制造的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利于使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文中对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产教融合的具体开展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文章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机电类专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成效,对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精准育人、提升高职院校对地方产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整体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变革,同时关于产教融合等各类理念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贯彻。对于各所高职院校来说,加强产教融合模式下实训室运行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校企合作进行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与使用、结合工学合作的相关理念来制定激励机制、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深入全面地探讨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实训室运行机制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侯长剑 《南方农机》2019,(3):175-17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进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时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多存在数量缺乏,能力不能满足专业一体化教学等老问题。同时,随着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行动计划"的进一步推进,进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加强新时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校中办"厂"与"厂"中育人模式,是产教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加强运行管理,以产带训以学促产、工学交替、使生产与教学深度整合,形成了"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助专业"的良性运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项岗位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岗位工作能力等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为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若干条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导致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不符,并存在偏差问题的现象,从"中国制造2025"所要求的层次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思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人才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由于该专业对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深入挖掘教育资源,联合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共赢。文章就此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源与教育资金,旨在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发展与进步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本文概述了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意义及优势,分析了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阐述了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职学生通过技能高考渠道升学进入高职的比例在逐步扩大,很多高职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职学生也曾经或多或少学习过,那么中高职衔接以后,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该怎么教、该怎么让学生有新鲜感?针对这类问题,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职的《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根据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探讨了中高职衔接下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学生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归纳总结与创新能力两项重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以"基于‘精细农业’的智慧农机研发前期输入量从相关标准中的梳理归纳"实际拓展课程训练为例,呈现了信息处理与应用的一般过程,分析了具体输入参数信息的特点及检测特性。在当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丰富了学校智能制造大专业中智能控制专业拓展课程设计的同时,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思路,也为工程实际中农业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工业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实践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机械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课程内容与形式改革措施。为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将模型3D绘图与加工制造引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探索理论计算、设计绘图、加工制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新模式下教学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与适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分析了宁镇扬2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如没有校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缺少双师型教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于形式等,已经不适应中国制造发展和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双高计划"是指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职学校与相关专业的建设计划,建设一批支撑社会发展、技术领先、中国特色和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与骨干专业,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重点与决策建设性工程.在高职类院校内,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发展为出发点的产教融合建设卓有成效,但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对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产教融合作为信息化教学理念,逐渐使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创人才培养综合模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群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生产实践进行综合,在遵循国家职业培养标准的情况下,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衔接,形成企业、高职院校、行业联合办学的新局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汽车维修专业的校企产教融合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校企共建汽车维修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实行免租金和市场化运营手段,从而实现长期的产教融合。从建设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来看,该方法在人才培养和市场运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就业竞争力,形成了以市场养基地的长效模式,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了一种产教融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