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岚 《南方农机》2019,(7):193-193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台站观测资料等对项城市2016年7月18~19日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项城市的这次强降雨天气是在两高稳定对峙的环流形势中出现,中低层处的低涡不断沿着切变线移动,受到低空急流的作用源源不断的水汽开始输送到项城市,地面气旋逐渐北上,该次强降雨属于典型的华北天气形势;因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再加上强烈的水汽辐合,为项城市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形势,有利于对流不稳定条件的发展,低层辐合线是该次强降雨天气的触发条件,且辐合线附近的降水量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自动站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3年7月3~4日发生于小金县的一次暴雨天气特征及影响形势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该县暴雨天气降水量大,强度较强,具备较为典型的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特征;本次暴雨天气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东退后,高空低槽伴随着冷空气影响以及低空切变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水汽输送主要源于南海与孟加拉湾,四川盆地低层维持着西南暖湿气流,在该县一带构成爬坡上高原形势,大大加强了水汽辐合,再加上良好的比湿条件,共同为本次暴雨天气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的形势,在该县上空构成较强的抽吸作用,进而促进强烈的上升运动产生,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上干下湿且整层不稳定结构,再加上低层风垂直切变,高层有冷空气积聚,共同促使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茜  王坤 《南方农机》2024,(5):89-91
本研究利用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汶川县2022年7月12日08时—13日08时出现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就此类大暴雨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气象服务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和高原低槽共同影响,低层偏南气流为这次过程提供水汽输送和850 hPa偏东气流在沿山的动力抬升作用,促使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产生强降水天气;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因此,各级气象部门应积极通过提前预防暴雨天气、提升暴雨预警预报能力等措施做好暴雨气象服务工作,以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日出现在陕北南部的区域性暴雨是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一次暴雨过程。前期的高温高湿对暴雨产生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高原东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雨的维持和加强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对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影响,冷空气的侵入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2日上午11时左右,江苏东台市出现内陆6~7级、沿海12级、蹲门农场34.6 m/s雷雨大风天气,富安镇、弶港镇、许河镇3个乡镇的7个村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9人受伤,110多间房屋倒塌。雷雨大风天气造成东台电网110 k V线路跳闸2条,重合成功;35 k V客户线路跳闸1条,重合不成;10 kV配电线路跳闸8条,4条重合不成;10 kV倒断杆51根,400 V线路倒断杆26根,断线93处,损坏开关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气象局的监测工作中资料的收集、研究等越来越多元化,对流天气的预测等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对流天气监测预报技术已经应用于我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遥感设备联用,对重庆冬季一次重污染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是受高压底部、均匀场等天气形势影响,本地不利气象扩散条件产生。白天晴好天气,造成夜间辐射降温,易形成大雾天气。而不利水平扩散条件使得白天排放污染物没有及时扩散出去,与近地面高湿层结合,形成高湿气溶胶层。整个气溶胶层不断积聚工矿企业排放污染物,污染过程持续加重。直至天气系统转变,对流降雨打破稳定气溶胶层,使得污染过程缓解。多遥感设备探测,可同时获得边界层整层温湿度、风场、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利于本地空气质量变化与边界层结构关系机理研究,对提高预报时效和准确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5日-6日,鄂尔多斯市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5个区域站降雨量突破50毫米,2个区域站在100毫米以上。此次降水天气是受暖湿系统影响,在大范围的稳定降水云系中,不断出现强对流云团,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出现。通过雷达资料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来探讨这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并对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天气条件对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日变化的影响,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对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节水灌溉稻田水汽与CO_2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各月阴天与晴天典型日内水碳通量变化趋势相似,阴天变化呈现多峰变化,晴天下变化较稳定。夜间和凌晨变化较小,差异也较小,白天差异较大。水稻全生育期各月阴天下典型日稻田水汽通量的峰值是晴天下水汽通量峰值的0.5倍左右。各月之间阴天和晴天的水汽通量在生育中期的八九月峰值均较大。节水灌溉稻田夜间以呼吸排放CO_2为主,白天以光合固定CO_2为主。7、10月阴天典型日稻田CO_2通量峰值是晴天峰值的0.5倍左右,而在水稻生长旺盛的八九月,两种天气条件稻田CO_2通量日变化多数时段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一、对农机田间作业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1.客观因素。(1)天气条件的影响。倒春寒对春种的影响,雨水天气的影响等;(2)土地条件。地形高低,地块大小,田间道路条件等;(3)其它条件的影响。种子、肥料质量,机具型号,地块规划等。2.主观因素。(1)作业前准备不充分。耕前田间清理工作不  相似文献   

11.
李红艳  王莹 《湖南农机》2016,(11):89-90
2015年7月9日,新巴尔虎左旗(以下简称新左旗)罕达盖苏木出现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在MICAPS软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等多方面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高空槽前和东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且有地面冷锋过境的协同作用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2日,安徽多地出现降水,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雷暴大风。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5—1 8日,安徽沿江及江北有持续强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国网安徽电力13日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按照"战疫情、保供电、促发展"总体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洪、防强台、保供电",全面开展防汛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期以来,我县出现强降雨天气,局地伴有冰雹、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局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一是加强对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农机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机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农机系统与其他防汛救灾主管部门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9年3月20日~21日,科左中旗境内出现一次罕见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本文探讨科左中旗出现暴雪的成因,对本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空切变线、高低空急流为主要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耦合为降雪天气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降雪天气过程提供充沛的水汽条件。本次降雪过程对科左中旗地区影响重大,做好此次天气过程的分析,对日后科左中旗暴雪天气过程可提供有力的技术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地基微波辐射计是一种新型探测设备,对其研究还不充分,各物理量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天气的应用研究相差比较大,经研究对比大气水汽含量(V)、云液态水含量(L)、水汽密度(VD)、大气湿度(H)和计算的K指数等数据对吉林地区降水和降雪有着不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崔琳 《南方农机》2019,(7):190-190
2017年7月19~21日吉林延边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当地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行业领域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着重从天气形势分析、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此类暴雨的预报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五河地区部分变电站设备过于陈旧,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开关柜内容易出现放电、相间短路等,进而引起开关跳闸故障。本次故障类型较为突出,通过此次跳闸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为以后的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机监理》2012,(7):44-44
当前,正值龙口夺麦,是考验农机的关键时刻。连日来,由于变化无常的雷雨大风天气,造成高青县大面积小麦倒伏,给三夏机收带来严重困难。然而,高青县农机局不等不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在组织全县所有联合投入抢收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2—2018年甘南州181个区域站及自动站雨量、高空、地面、卫星云图、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分析甘南州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出现在雨季,8月最多,多发生于午后,中心位于玛曲县城;主要分为高原低槽切变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等3种天气形势,以高原低槽切变型为主。短时强降水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可分为西北、西路、西南路径,高原低槽切变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以西路路径为主;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中尺度对流系统落区较分散,少部分表现为西路路径及西北路径。  相似文献   

20.
1房山区短期电力负荷分析1.1房山区日负荷特性分析以房山区2012年5月17日负荷特性曲线为例,综合分析了多日负荷曲线可以看出房山区负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负荷波动情况正常,负荷整体水平较去年有所增加;进入大负荷阶段时间提前,高峰负荷延续时间增长;日负荷高峰时间段增加,每日负荷基本表现出"W"状的三高峰地区特征,即每日10时左右、17时左右、21时左右;全年供电量增长水平较高,度夏期间供电量水平与去年基本持平。高峰供电量比去年降低,平均供电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