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生产、决策服务.文章通过地共享单车运营大数据分析,对共享单车动态定价结构、服务体系优化、营运资金管理等进行需求分析,并应用RFM模型、K均值聚类算法、关联规则算法构建了共享单车营运管理功能模型,为共享单车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促进了共享单车的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了共享单车维护管理的效率,降低了共享单车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
对于需求巨大且多元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全依靠公共财政和政府投入并不现实,更需要依靠和促进农户的积极参与,但当前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愿并不高。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很多,基于全国21个省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的比重、农户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承包地数量、家庭社会资本、农田水利设施购置补贴等,与农户参与意愿成正相关;而已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等因素,与农户参与意愿成负相关。此外,社会性别也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户主为男性的,参与意愿更高。  相似文献   

3.
正刚写了一篇关于共享单车与农机化关联的文稿,限于版面要求,欲言又止,但又意犹未尽,故追加一篇。据权威媒体4月6日的新闻报道,以某款共享单车出行大数据为参考,有关单位对外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采用城市骑行指数作为评估指标,在单车使用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健康贡献水平、停车设施水平、服务环境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4.
2016年,共享单车的元年,借助"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自行车不同,共享单车采用"共享"、"无桩"和"方便支付"的方式解决了大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环保节能省钱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与研究。文章借助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四个方面对共享单车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并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对自行车的需求已是必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以基本普及到每个家庭,特别是现代化的大都市遇到出行高峰道路变得更拥挤,自然而然自行车逐步呈现替代汽车出行方便的功能,更随着共享单车在市场上的投放、人们的普遍使用,使得共享单车不再是满足简单的骑行要求,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下面我们就针对现在市场上的共享自行车功用和性能,从传统设计和优化设计的方面改良了共享自行车的设计,并介绍了其独特的轮辐减震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选取包头市、巴彦淖尔市34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用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愿分析;农户参与态度对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农户参与意愿主要受到经济效益的刺激、邻里的参与意向、外界支持和个人能力的限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借助"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模式,共享单车迎运而生。与传统的自行车不同,共享单车采用"共享"、"无桩"和"方便支付"的方式解决了大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环保、节能、省钱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文章借助SWOT分析方法,从共享单车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沈阳的共享单车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并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为此,以调动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为主要目的,指出了农民群众漠视村级治理的现实及其原因;引用集体吸引力指标,并指出增强集体吸引力是调动农民参与村级治理的主要措施;利用系统工程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7个行政村进行聚类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村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构建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共享机理,是信息社会和众多学者关注的新问题,对优化开放政府数据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对公共危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公共危机治理、开放政府数据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开放政府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机理,对信息采集、运行、反馈机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开放政府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机理,对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为政府部门有效进行危机治理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校园,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备受同学们的青睐,大家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享受便利。共享单车以其环保、经济、智能方便和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在高校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而这一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野蛮扩张,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停车方案,将地面停车改到空中停车,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使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和环保。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共享"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几近达到了"共享是个筐,什么都可装"的地步。市面上已经有了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睡眠、共享充电宝,甚至还有共享马扎。但是,从现实来看,除了共享单车之外,其他共享产品的效果都不尽人意。据说,共享雨伞投放市场很快就不见踪影了,而共享马扎投放市场第一天就丢失了一半。李克强总理说过:"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层出不穷,适应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存在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政府社会治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新局面,转变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果,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协同治理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重视多元主体的作用,强调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达成社区善治的目标。文章针对多民族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引入"高校社区"和"协同治理"两个概念,就这类高校教学管理和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地调查的40个村庄和791户农户的数据,釆用HLM分层模型分析了组织支持、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的影响。从零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农户个体层面因素和村庄层面因素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的影响差异明显。完整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组织支持和社会信任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其中情感性支持较工具性支持、特殊信任较一般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影响更强烈;情感性支持与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的供给意愿有显著的跨层次交互效应,即农户感知到的情感性支持越多,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影响程度越高;受到扶贫政策的激励,贫困村的村民比非贫困村的村民参与小农水供给的意愿较高;农户所在村庄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对其参与小农水的供给意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纯  马肖曼 《南方农机》2024,(7):111-113+122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学生群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为了破解当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吉林省高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等方面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父母传统思想偏见等因素,均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从政府、大学生、高校、社会这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罗锡英 《南方农机》2023,(5):99-102
乡村善治是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理想追求,现行设计的乡村现代化善治路径是在村民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建立的。构建乡村公共生活,培育村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是诸多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基础。鉴于此,课题组通过对陆川客家乡村公共生活的观察与研究,发现陆川客家乡村公共生活发展不充分、村民缺乏公共精神、公共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以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建构乡村公共生活,因势利导将陆川客家宗祠文化的内聚性发展成公共意识,将客家精神的外向性发展成公共参与精神,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陆川经验。  相似文献   

18.
黄一伦  蔡东  张莉圆  唐凡 《南方农机》2019,(12):117-118
文章以解决共享单车投放量大、损坏率高、调度难等问题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种以机械结构为基础,通过电气控制运行的双层机电一体化货车车厢。按照构思好的货车车箱结构,通过CATIA三维建模软件来建立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核心希望人才群体,其代表的风尚应是积极、健康与向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变,大学生犯罪率逐步提高,暴力犯罪处于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类犯罪的理论界定、现状、原因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多种防治方法,为我国预防治理在校大学生暴力型犯罪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有效应对这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打造健康安全的高校校园环境,维护并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李亚情 《南方农机》2023,(15):134-137
【目的】为了破解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治理难题,探索“五社联动”治理模式如何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学者们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看法与意见;然后依托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在本质上契合多中心治理理论内在逻辑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并针对基层治理存在的困境,如特殊群体的社会化困境、突发事件的应对困境等,探讨“五社联动”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可能性。【结果】“五社联动”治理模式权责分明,分工明确,能够起到对口解决社会事务的作用,拓宽人民参与社会事务治理与社会政策信息传达的渠道,使得农村基层治理更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结论】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推动“五社联动”发展,助力化解基层治理矛盾,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基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导向,提供专业化、合理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