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究种植不同作物对连作玉米田土壤总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连作玉米田分别种植红芸豆(CRK)、大豆(CSN)、高粱(CSM)三种作物,并以连作玉米(CCN)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收获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层化率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除种植红芸豆在3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外,其余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种植红芸豆在3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种植玉米增加23.55%,种植高粱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5 cm土层分别比种植红芸豆、大豆和玉米降低10.26%、9.70%、7.52%。种植大豆能增加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10~40 cm土层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对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不显著。其次,种植红芸豆增加了0~40 cm土层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其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种植玉米。[结论]在连作玉米田种植红芸豆较大豆、高粱显著提高5~1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耕层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和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对于土壤固碳和改善连作玉米田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池塘培育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引进2.5~3.0cm的翘嘴红鲌在金坛市进行池塘养殖5个月,可培育大规格红鲌鱼种,出塘规格10cm以上的达85%,最大规格达21cm。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人工降温条件下,星洲红鱼仔稚幼鱼对温度渐变及突变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星洲红鱼对温度渐变(降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基本上能适应在1d内下降2~4℃。但温度1d内渐变降低6℃,即20℃→14℃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6.67%;4.0~5.0cm组死亡率为10.0%;8~10g组死亡率为16.6%;温度1d内渐变降低8℃,即20℃→12℃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1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16.6%;8~10g规格组死亡率为23.3%。温度1d内渐变降低10℃,即20℃→10℃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2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26.7%,8~10g规格组死亡率33.3%。另外,温度突然降低2℃,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无死亡现象,但随温度突然降低加剧,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温度的突变和渐变对星洲红鱼存活的影响大致相同,死亡趋势也基本一致,且在10℃时仍保持一定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1形态特征红瓜(Cocciniagrandis),又名金瓜。红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整株光滑无毛。茎纤细,稍带木质,多分枝,有棱角。叶柄细,长2~5cm;叶片阔心形,长宽均为5~10cm,常有5个角或稀近5中裂。卷须纤细,不分歧。雌雄异株;雌花、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弱,长2~4cm;花萼筒宽钟形,长、  相似文献   

5.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又名爆仗红、墙下红、撒尔维亚,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南美巴西,通常作一年生栽培。一串红株高20~25cm,冠幅20~30cm,株型紧凑丰满,分枝数多。叶色深绿,花色鲜红明亮,花序密集,单串花序长9~14cm,花序轮数8~13轮,轮生小花2~6朵。一串红抗逆性相对较强,能同时适宜“五一”和“国庆”节日布置大型花坛、花境及租摆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杨树碎段、玉米秸秆切段,替代竹竿碎段为营养基,进行了恒温恒湿遮阳层架式层土种植红托竹荪,进行了每层从下往上顺序为:底层土厚度、第1层培养料杨树碎块与玉米秸秆切段混配比例和厚度、第1层菌块大小和放置间距、第2层培养料杨树碎块与玉米秸秆切段混配比例和厚度、第2层块菌块大小和放置间距、盖土厚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可知,盖土厚度4~5cm、菌块大小3~4cm和放置间距5~6cm、培养料杨树碎块与玉米秸秆切段比例4∶6和厚度4~5cm,底层土厚度7~8cm,是有利于红托竹荪生长的培养基组合。  相似文献   

7.
荚果长度与秋葵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对采收荚果按长度分级,探讨了5种荚果长度与黄秋葵、红秋葵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荚长7~12cm、红秋葵荚果长8~13 cm时,其荚果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纤维素含量随荚果的增长而增加.对同级2种秋葵而言,4级、3级和2级黄秋葵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比红秋葵的高,而可溶性蛋白、纤维素含量均比红秋葵的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l)、黎蒴(Castanopsis fissa)、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对杉木林进行改造,从2008年4月到2009年4月,对5种改造林分的土壤养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的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3~5.1,属强酸性土壤,一般呈现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红锥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火力楠林、黎蒴林和山杜英林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下降后上升,其他均为下降、上升后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夏季(7月)较高,秋季(10月)较低。土壤有效钾呈现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个林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为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  相似文献   

9.
1枸杞害虫种类1.1枸杞蚜虫每年10月20日~11月20日调查越冬卵基数。翌年3月20日~4月10日选30cm长的枝条20~25枝,调查枝条上越冬卵孵化率。结果表明,蚜虫发育起点温度为8.9℃。发生为害期为4月15日~5月5日,高峰期在5月20日~6月20日。1.2枸杞红瘿蚊3月20日前,以3cm、6cm、9cm  相似文献   

10.
串红,别名爆竹花、炮仗红、撒尔维亚,唇形科鼠原草属植物,原产于南美的巴西。1形态特征串红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cm,茎四棱,叶对生,总状花序顶生;花唇形,花萼、花冠为红色,小坚果卵形、黄褐色,自然花期在7~10月,果实成熟期在8~10月。串红品种很多,有一串白、一串紫、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对成苗率影响较小。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的红锥苗苗高、地径、须根数和侧根数分别比其他处理高出9.87%~37.09%、8.82%~40.74%、15.86%~135.86%和27.58%~68.03%。综上所述,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更有利于提高红锥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须根和侧根数量,控制主根长度,为红锥人工林培育提供高质量苗木,该处理措施可作为日后红锥容器苗生产的推荐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晋富1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25-25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 日本红王将芽变选育 特征特性 幼树或高接树通常第3年结果,初结果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4年生树树高290~305cm,冠径220~248cm,为乔化品种。果形较端正,果个中大,平均果重208g左右,最大果可达284g。果面片红、鲜亮、光洁,果肉乳黄,肉质细,汁液多,口感佳。在晋中地区9月中旬成熟,比对照品种红将军提早成熟3~5d。  相似文献   

13.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忠万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14-4615,4623
[目的]对北红尾鸲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方法]2009年3~11月在北红尾鸲的繁殖期内,借助望远镜、摄像机,对横道河子威虎山影视城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的北红尾鸲觅食、占区、交配、营巢和育雏等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北红尾鸲4月初迁入,10月下旬迁出,居留期近6个月,在牡丹江属夏候鸟。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多为一雄一雌,筑巢雌雄鸟共同承担,巢筑于石隙、墙壁或林区空房子内,筑巢大约在5~6d内完成。巢高平均为11.42cm,巢深平均为5.13cm,外径平均10.9cm,内径8.4cm,窝卵数5~8枚不等,平均为6枚,卵白色,钝端长有粉红色斑,也有淡蓝色和粉红色卵。卵重平均为2.09g,孵化期为12~15d,孵化率为91.9%,育雏期为13d。[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监测与鸟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又称扶朗花,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头状花序,直径8cm~12cm,单瓣或重瓣,花色极为丰富,有红、粉、黄、白、橙红、桔黄等色;花茎于根基处抽出,高30cm~60cm,挺拨艳丽,娇姿非凡,由于非洲菊在大棚中一年四季皆可播种栽植,因而大棚栽植经济效益很高.  相似文献   

15.
维医常用药材-阿里红和骆驼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阿里红 (Fomesoffici nalisBres.)阿里红是多孔菌科多层孔菌的子实体。外形呈马蹄形 ,边缘不规则 ,大小不等 ,大的直径可达到 30~ 4 0cm ,小的 5~ 10cm ,子实体外部为棕黄色或灰白色 ,内部白色。新生菌体外部光滑 ,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得粗糙开裂。阿里红多寄生在落叶松的腐朽树体上 ,菌丝发育适宜温度为 15℃左右 ,子实体在 10~ 12℃形成 ,适宜相对湿度为 6 0 %~ 70 %。新疆林区都有生长 ,但以阿尔泰所产者最为有名 ,产量也多。每年 7~ 8月采集 ,采后晒干 ,以备药用。阿里红是新疆维吾尔民族医生的常用药物 ,民间验方也用以治病。新…  相似文献   

16.
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参考,以秦岭辛家山云杉和红桦2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2种林分0~10cm、10~20cm、20~40cm和40~60cm 4个土壤层真菌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和相关性。结果表明:2种林分土壤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在0~10cm处达最大值,土层间差异显著。云杉林和红桦林土壤均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且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最高;2种真菌的相对丰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云杉林和红桦林土壤的优势菌属分别为蜡伞属(Hygrophorus)和丝盖伞属( Inocybe) ,相对丰度分别为51.84%~60.44%和73.97%~89.03%,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pH、全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是影响土壤剖面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经RDA分析,影响秦岭红桦林土壤真菌剖面分布的主要土壤因素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pH和土壤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森林土壤碳库动态和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比较分析秦岭辛家山林区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灌木林3种典型林分土壤0~60cm剖面(0~10cm、10~20cm、20~40cm和40~60cm)和不同季节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碳(EOC)和可溶性碳(D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红桦林土壤EOC、DOC和MBC含量显著高于云杉林和灌木林;2)3种林分土壤EOC、DOC和MBC含量均在土壤剖面0~10cm达最大值,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3)森林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3种林分的EOC均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DOC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MBC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4)3种林分中土壤有机碳与EOC、DOC和MBC呈极显著正相关,云杉林的DOC和MBC,红桦林的EOC和MBC,灌木林的MBC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除红桦林MBC与SWC不相关外,3种林分的EOC、DOC、MBC和SWC呈显著正相关。林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性变化不仅与林分类型相关,同时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及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 AWCD值随土深与季节变化表现为,在表层与0~10 cm层土中以红松林和紫椴林最高;在10~20 cm层土中以兴安落叶松林在春、夏、秋3季最高,冬季以椴树林最高。各土层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以椴树林最高,且显著高于人工林,综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得知:原始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1选用优种1.1红辣椒王。该品种株形较紧凑,株高50~60cm,开展度40~50cm,属有限分枝类型。一般亩产干椒350kg左右。1.2子弹头。株形略松散,株高80~100cm,开展度30~40cm,属无限分枝类型。茎秆粗壮,生长势强,高抗倒伏,耐肥水,高抗日晒病,对病毒病、疫病等也有较高的抗性,是高水肥地块首选品种。一般亩产干椒400~500kg。  相似文献   

20.
一串红保护地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为唇形花科鼠尾草属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西洋红爆竹红、串心红。原产南美巴西等地,在热带地区为多年生植物,在中国多作1年生花卉栽培。一串红茎四棱,外表光滑,基部木质化,株高50-60cm(矮生型30cm左右);叶片对生,卵圆至心形,长5-8cm,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顶生,长20-30cm,花萼钟状宿存,多与花冠同色;叶柄较长,轮伞状花序,密集成串着生,每花序4~6朵(矮生型6~8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