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衰退病毒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桔主产区的重要柑桔病毒病害,对柑桔产业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柑桔衰退病在我国多个柑桔产区暴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给深入开展柑桔衰退病毒研究和有效防控柑桔衰退病提供参考,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报道,就柑桔衰退病毒的起源、类型、传播方式、蛋白功能、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茎陷点症状形成、蚜传机理,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浙南是一个柑桔栽培历史悠久的老桔区,几十年来从外地引入不少新品种。1981年已证实有黄龙病发生。近年国内不少地方报道外引品种带有裂皮病和衰退病。为此,我们对浙南温州各地栽培品种进行调查鉴定,至今已发现黄龙病、柑桔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及温州蜜柑萎缩病等5种。现将调查结果及防除意见分述如下。 一、浙南柑桔病毒类病害发生现状 1.柑桔裂皮病(exocortis)是一种由  相似文献   

3.
柑桔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存在着碎叶病、裂皮病、黄龙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病毒类病害 ,而广东则主要受黄龙病的为害 ,其次是裂皮病和碎叶病 ,近几十年来使柑桔生产屡遭重大损失。广东省柑桔生产近年大滑坡 ,黄龙病的长期肆虐是最主要的原因。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柑桔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据调查 ,广东很多果园因未能种植无病毒苗使黄龙病的发病株率为 1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且幼龄树发病比重大[1] 。在生产上若柑桔感染黄龙病等病毒病 ,植株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表现症状 ,但在潜伏期间树体的生长、开花结果往往已受到抑制。柑桔栽培无病…  相似文献   

4.
Scho.  CL 郭尚璜 《福建果树》1991,(1):65-66,56
柑桔衰退病病毒是佛罗里达柑桔最严重的一种病毒,柑桔衰退病病毒有许多株系,这些株系在发病症状的程度方面有很大的差別。从前在佛罗里达通常观察到的最熟悉的症状是:以酸橙(Cjtrus anrantjum L)为砧木嫁接的甜橙(C.si—nensis〈L〉Osb.)、葡萄柚(C.patadisi Maf)和桔子(C.reticnla—ta Blanco)表现缓慢的衰败。近年来,在佛罗里达中部和南部地区有大量柑桔树、在印第安河流域有许多柑桔却表现很快地衰败,常常在第一个症状出现后几星期内就枯死了。苗田中许多用酸橙作砧木嫁接的苗木也不能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南部柑桔产区,黄龙病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病害。此病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亦有发生。此病的病原,陈其爆(1943)通过调查和试验,认为最大的可能是病毒。林孔湘(1956)进一步试验证明病害可以通过嫁接传播,明确了病毒病原。福建的嫁接传病试验亦证实了这一点。 从国内外柑桔病毒病发生情况的分析对比中,以及根据利用指示植物鉴定证明黄龙病树受衰退病毒(tristeza)感染,曾经有人认为黄龙病的病原就是衰退病毒或可能是衰退病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全世界有5000万株以上的柑桔树,因感染遍及全世界的柑桔速衰病毒而死亡。现在正采用遗传工程来对付。以色列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已成功地将柑桔病毒接种到一种细菌上,用这个细菌寻求一种用以查明柑桔衰退的更好方法和栽培技术的更适宜形式,帮助柑桔树发展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8.
柑桔繁殖材料是柑桔病毒类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培育无病繁殖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柑桔病毒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是防治工作的一项积极措施。本世纪以来,由于柑桔病毒类病害在世界各柑桔主要产区的发生所造成的严重为害(在南美死于衰退病的柑桔树约2500万株,西班牙遭衰退病毁灭的柑桔树超过800万株),同时,也随着人们对柑桔病毒类病害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提高,在许多柑桔主产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广东西江流域柑桔产业带沙糖桔衰退病的发病情况,2013年在沙糖桔主产区肇庆市、云浮市的35个沙糖桔果园采集197份样品,16个苗圃采集22份样品,应用直接组织点免疫法(DTBIA)进行了衰退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采自果园的197份样品中有195份样品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99%;采自苗圃的22份样品中有17份样品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77%。该产区沙糖桔普遍感染了柑桔衰退病毒。  相似文献   

10.
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害,褐色桔蚜是CTV的最有效传播介体。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蚜虫体内CTV已被研究多年。本文重点阐述了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介绍了反转录PCR(RT-PCR)、反转录巢式PCR(RT-nes-ted-PCR)以及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的应用,并对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CTV蚜传机理和CTV-介体-寄主三者的互作关系方面做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1.
柑桔衰退病是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virus,CTV)引起的一种柑桔病害,主要通过蚜虫和带病接穗传播[1]。柑桔衰退病在非洲、美洲、东亚、欧亚、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地区等50多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发生,对某些国家的柑桔生产还造成了毁灭性灾害[2 4]。在我国,CTV分布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应用指示植物对天草、不知火等10个从日本引进柑桔品种的原材料感染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柑桔碎叶病毒(CTLV)、柑桔衰退病毒(CTV)、柑桔鳞皮病毒(PSV)的情况进行了鉴定;2002年4—5月应用A蛋白DAS—ELISA法检测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原材料不带裂皮病、碎叶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但都带有衰退病毒强毒系,津之香的原材料带有鳞皮病。对带病的品种植株,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柑桔生产上存在着三种重要的病毒和类似病毒的病害:柑桔黄龙病、柑桔衰退病和柑桔裂皮病。目前对这些病害主要是采取严格检疫与培育无病苗建立无病苗圃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培育无病苗的方法是采用湿热空气在49℃,50分钟和四环素处理,以1000ppm药液浸渍2小时,这种方法对防治黄龙病与衰退病虽然有效,但对裂皮病则无效。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尝试了一种既能消除黄龙病和衰退病病原,又能脱除裂皮病病原的方法。这就是茎尖微芽嫁接,它克服了热处理对裂皮病无效,四环素对衰退病无效,  相似文献   

14.
柑桔无病毒苗常识简介戴胜根,赵学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已给不少国家的柑桔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柑桔黄龙病给我国两广、福建柑桔生产带来的为害十分严重;柑桔裂皮病、碎叶病对我国各地的柑桔生产也造成损失.柑桔良种...  相似文献   

15.
柑桔无病毒苗木生产的规范化赵学源,蒋元晖(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柑桔类果树在长期嫁接繁殖过程中,往往积累感染一种或几种嫁接传播性病害。这些病害分别由病毒、类病毒、类细菌、螺原体和类茵原体引起。其中有的病害导致柑桔树势严重衰退、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结果树上的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最终获得7株茎尖嫁接苗。对所获得的茎尖嫁接苗,应用指示植物腊斯克枳橙、墨西哥来檬和伊特洛格香橼亚利桑那861-S-1分别鉴定柑橘碎叶病、衰退病和裂皮病,用PCR检测技术鉴定柑桔黄龙病。结果表明: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用作繁殖无病毒苗木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黄岩桔区特有的优良柑桔砧木品种枸头橙上发现了茎陷点病,经指示植物生物鉴定结果有茎陷点—衰退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柑桔裂皮病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在过去的年代,我国对柑桔病虫害的防治是以虫害及真菌、细菌病害为主要对象,病毒及类似病毒病害的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我国柑桔生产遭受黄龙病、裂皮病及衰退病等三大病害的危害较为突出。我国植物病理学者已十分注意这些病害的潜在威胁。对黄龙病病原的研究,多年来存在争论,近年来已提出类细菌,即类立克次氏体的看法;在传毒研究方面,国内首次发现长春花可作为指示植物;利用热处理防治黄龙病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类病毒病害——柑桔裂皮病(CEV),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均已发现,蔓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弱毒系的交叉保护作用防治柑桔衰退──茎陷点病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柑桔茎陷点病(stem pitting)是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强毒系引起的一个重要病害,几乎在世界各柑桔...  相似文献   

20.
脱除柑桔碎叶病病毒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碎叶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引起重视的一种病毒病害。它主要为害以枳壳或枳壳杂交种为砧木的柑桔树,其症状表现为嫁接口附近的嫁接穗部肿大,接合处呈环状隘缩,树冠叶片黄化等,严重的病树表现出衰退、矮化、遇强风或用手轻推病树,嫁接口部位易折断,造成柑桔生产上的重大损失。自1962年在美国加洲的北京柠檬上首先发现此病以来,相继在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和我国的台湾、浙江、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均有报道柑桔不同品砷植株感染碎叶病。我省柯冲等从1985年以来对福建省柑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