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木薯是两年生灌木类作物 ,其块根富含淀粉 ,是工业酿酒、生产味精和柠檬酸的理想原料。近年来 ,国内一些酿造厂纷纷从东南亚地区进口木薯干。由于木薯干疫情十分复杂 ,检验检疫工作应当特别予以重视。1 进口木薯干基本情况连云港口岸自 1 989年以来 ,从泰国、印度尼西亚共进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03~2015年我国进口木薯干截获有害生物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进境木薯干检验检疫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显示,进境木薯干截获有害生物主要来源国家为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疫情种类包括昆虫、杂草、真菌、线虫、螨类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共计6大类。全国口岸在进境木薯干中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0种、364种次,全部为昆虫和杂草。赤拟谷盗、咖啡豆象、谷蠹、锈赤扁谷盗、长头谷盗、仓潜、黑菌虫、孢坚甲、黑小长蠹、小菌虫、米扁虫、玉米象、锯谷盗等仓储类害虫截获次数较高。本文针对木薯干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进境木薯干检疫的相关建议,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传入。  相似文献   

3.
从口岸检疫角度探讨进境木薯干携带活虫疫情的风险因素。通过对2011~2015年进境木薯干昆虫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而对检疫重要性、来源国家、时间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境木薯干截获昆虫的总体平均活虫率为27.81%,检疫性昆虫活虫风险是非检疫性昆虫的1.437倍,越南活虫疫情风险为总体平均水平的2.737倍,7~10月份活虫疫情风险为总体的1.6~2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检疫重要性、来源国家、时间的活虫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高风险来源国家、季节应加强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4.
1泰国木薯干概况木薯(Tapioca或Cassava)是一种热带块根作物,是世界三大薯(马铃薯、木薯、红薯)类淀粉来源之一。泰国木薯种植面积在100万hm2以上,产量位列世界第三,年产鲜木薯根约2000万t,是最大的木薯产品出口国,其木薯品种优良,无转基因成分,许多木薯加工企业通过了HACCP国际标准认证。2泰国木薯干检验检疫中存在的问题2.1泰国虽然规定由农业部下属的植物检疫部门承担对木薯干检验检疫、熏蒸的监管工作,但这一工作实际上却由检验公司承担,因而造成出境木薯干检验检疫把关不严,经常出现不合格的情况。2.2泰国木薯干检验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滞后,信息交流和业务沟通不够。如在铅、砷、镉等重金属含量检测方面,我国采用的是GB2715-2005、GB2762-2005标准,泰国使用的却是相关标准的旧版本。2.3由于泰国一年四季种植木薯,大田有害生物相互交差感染,泰国气温高湿度大,富含淀粉的木薯干适宜害虫滋生,此外,泰国承运木薯干的船舶大多状况差、密闭性差,且其在溴甲烷、磷化铝随航熏蒸时未对船舱进行密封,也未进行浓度检测,致使熏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泰国进境木薯中截获到的有害生物达30余种,也曾...  相似文献   

5.
孙建国 《植物检疫》2005,19(4):248-249
近年来木薯干这一价格低廉、淀粉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备受国内酒精、柠檬酸制造行业的青睐,进口量激增.日照检验检疫局2001~2004年共检验检疫进口木薯干200万t、170批次,来自泰国、越南、印尼3个国家的20多个地区,进口量连续4年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应加强对越南进境木薯干的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炳均 《植物检疫》2004,18(5):313-313
木薯是热带地区的主要块根作物,其块根经切片干燥后即成商品木薯干,可作食用、饲料或制作酒精等工业原料. 自2002~2003年,从洋浦口岸进境的15批次越南木薯干中,经检验检疫发现有6批次有活害虫,其中有二类危险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有10余种有害昆虫和螨类等活虫.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广西凭祥检验检疫局在叫隘边民互市点从木薯干片中截获活体害虫,送实验室鉴定并经专家复核,确认为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谷拟叩甲(Pharaxonotha kirschi Reither),这是中国—东盟自由  相似文献   

8.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其于片是生产酒精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我国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增大了国内酒精生产行业对木薯干片的需求,进而使得木薯干片的进口量剧增。富含淀粉的木薯干片是多种仓储害虫的主要寄主,对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1988年国内山芋歉收,1989年各酒精厂、酒厂的山芋干原料告缺,遂于下半年首次从国外进口木薯干,替代山芋干使用。上海港自9月20日到年底共进口12船,近15万吨。进口木薯干较国内山芋干淀粉含量更高,适宜仓虫为害生存。据统计,我所在木薯中发现的害虫已达35种。所有进口木薯干在装船后均经溴甲烷大船熏蒸,剂量10~32g/m~3,多数为  相似文献   

10.
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tanajoa Bondar)是木薯产区重要的毁灭性害螨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具有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本文利用MaxEnt软件预测全球范围内气候条件适宜该虫存活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寄主分布预测了木薯单爪螨的全球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在104个木薯种植国家或地区中,除了非洲北部和亚洲部分木薯种植国外,该螨在其余国家或地区的生存适宜值均大于10,为该螨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加强这些区域的调查监测对保护当地木薯种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今年4月,农业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农业实施细则发布了新的实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名单。涉及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有:1)稻、麦、玉米、高粱、豆类、薯类等作物的种子、块根、块茎及其他繁殖材料和来源于上述植物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  相似文献   

12.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为木薯细菌性萎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TAL效应器蛋白质(pthBXam)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温度和内引物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引物与试验中提供的其他黄单胞近缘种都没有扩增反应,表现了较好的特异性。LAMP方法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菌株DNA的检测下限为1pg/μ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该方法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对扩增产物闭管检测,裸眼观察颜色变化判断反应结果,能快速、准确地对田间样品进行检测,没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LAMP方法检测时间短,效率高,降低了设备投入,易于操作,适合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现场检疫和大规模监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SPM No.11),结合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用方法,以有害生物为起点,对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1977随输华寄主产品传入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随木薯产品进入可能性低,定殖可能性中,扩散可能性高,后果评估结果高,将每个阶段的风险结果进行矩阵合并,总体风险为中。根据风险等级,提出了风险管理方案,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对贸易的影响最小。本文对本风险分析方法和下一步应重点明确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检疫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14万多批,货值100多亿美元。全省系统按照“抓重点保质量,抓难点保安全,抓协调促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业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业务全方位拓展并形成特色。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所有工作点均覆盖了进出境植检业务,进口大豆、木材、木薯干等大宗农林产品业务量位居全国系统前列,成为全国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的业务大省,是全国质检系统进出境木材和木质包装业务协作组牵头单位,并建成了全国系统林木有害生物检疫重点实验室。二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系统19个分支局现有植检人员22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接近80%。三是把关成效逐年提高。全省系统始终树立疫情疫病检出率是衡量植物检疫工作第一指标的理念,有害生物检出率持续保持在全国系统前列。四是实验室体系基本形成。全省系统初步建立以中心实验室、区域实验室、检疫检测点实验室(标本室)为格局的三级植检实验室体系。五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2007年,江苏检验检疫局在全省系统以“探索问题、钻研技术、创新思路”为主题、以“青年工作者论坛”为形式,举办了一次业务论文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5.
干木白蚁是一类只需很少水份即可生存的白蚁,有些种类可造成巨大危害。这类白蚁非常容易由于人为的运输携带或以包装箱、原木等相互交流贸易而传播到其他地域,所以要引起检疫部门重视,加强对其检疫。本文主要介绍了干木白蚁的生物学习性、危害特点、鉴定注意事项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鳗病危害较大,如爱德华氏病、烂鳃病或烂尾病、水霉病及寄生虫病等发生导致鳗苗死亡。做好进境鳗苗的检疫监管,结合培育管理,帮助生产单位制订疫病防治措施,对促进国内养鳗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局鱼病检疫小组通过一年的深入调查和总结经验,体会到:只有加强和完善检疫监管,才能有效实现把关和服务。 一、重视现场检疫 进境鳗苗大部分是从国外干  相似文献   

17.
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境木质包装中截获柚干褐天牛。本文对柚干褐天牛的分布、寄主、危害和生物学、形态特征以及检疫意义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开展了检疫对象的调查工作为了搞好检疫工作,先后于1955、1962、1965、1976年组织科技干部,开展了植物检疫对象的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棉花黄枯萎病、红薯黑斑病、甘薯小象(虫甲)、马铃薯块茎蛾、毒麦、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水稻白叶枯、水稻干尖线虫病、梨园介壳虫、桃小食心虫、花生线虫病等检疫对象的发生、分布情况,为检疫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小蠹属全世界共19个种,中国分布3个种,北美大陆共有17种。大小蠹属是北美最重要的针叶树蛀干害虫,其危害严重性位居北美针叶树蛀干害虫的首位。间大小蠹是北美特有种,常与其他大小蠹属害虫一起危害针叶树。本文介绍了间大小蠹的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近似种、危害以及检疫方法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该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顾建飞  曲能治 《植物检疫》1994,8(5):299-300
进境船舶食品干货舱的检疫顾建飞,曲能治(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上海港是世界上吞吐量占第三位的大港,每天都有多艘船舶停靠码头。自开展运输工具的检疫以来,仅1993年一年,上海吴淞局共检疫了进境船舶1695艘,其中多次在食品干货舱中检获四纹豆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