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桂成 《长江蔬菜》2001,(12):44-44
高山蔬菜作为一种低投入高收入的种植模式,在我县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山区农民致富起着重要作用。我县发展高山蔬菜已有多年,其中成功者有之,但总体情况欠佳。笔者从事发展高山蔬菜已6年,对此发表一些浅见。1总体效益不佳的原因①种植规模较小单个地区(以高山为中心的周边范围)种植面积偏小,实际面积在2hm2(30亩)以上者为数不多。面积偏小,总产量也就上不去,给销售带来一些困难。②种植地分布零乱种植地分布过于零乱,不利于集中管理,用工多,成本增加。③广种薄收重种植轻管理现象突出,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赣南旱地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属高温多雨气候,旱地种植蔬菜困难,特别是茄果类、瓜类蔬菜,很容易发生病虫害,经济效益低。为解决赣南旱地蔬菜种植难问题,探索出一种空心菜—冬瓜/脚板薯套作—叶菜类周年高效栽培模式,重点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生蔬菜是湖北省汉川市的特色和优势农业产业,占全市蔬菜生产的半壁江山。2010年,全市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2万hm^2,总产量33.4万t,产值6.5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43.8%。近几年来,汉川市探索推广了适合不同品种、不同茬口和不同地域条件的水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市水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主要有“两种两收”轮作和“一种两收”2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蔬菜生产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劼 《长江蔬菜》2015,(12):53-56
通过对全国蔬菜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成本以及效益现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蔬菜生产的投入要素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我国蔬菜生产中劳动力投入、化肥投入、农家肥投入和种植面积等对蔬菜产出具有显著性贡献。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蔬菜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力投入、种苗投入、化肥投入、农家肥投入、地膜投入、灌溉费、技术服务费、其他费用和蔬菜种植面积对蔬菜生产效益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吉林蔬菜》2007,(2):41-41
问:种植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如何合理施肥才好呢?专家:当前大棚蔬菜施肥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是:在  相似文献   

6.
采用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对于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辣椒套种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对该模式的育苗设施建设、苗床管理、水肥管理、大田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摘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总结辣椒与其它蔬菜套种栽培模式,对提高蔬菜高效栽培效益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冬天栽培平菇,因气温低,需设增温措施,既费工,又增加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在蔬菜大棚内栽培平菇,经两年试验表明,在8×50m~2的蔬菜大棚内可投入1500kg培养料,收鲜菇1750kg,经济效益很高。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大棚的建造和种植模式 大棚建在通风向阳的地块,棚宽7~8m,长40~50m,东西走向,北墙和东西两端的山墙用麦秸和泥土混合建成,在一端留门,棚顶采用竹木结构。水沟北面要高些,上铺一层砖,在砖上再铺一层用1%石灰水浸过后晒干的玉米秸秆,厚约10cm,用以摆放平菇栽培袋。其结构和种植模式见图1。  相似文献   

8.
随着山地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区域的拓展,浙江杭州临安山区的蔬菜种植地逐渐由高海拔向中、低海拔地区发展。由于高山蔬菜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不适宜中、低海拔地区,作者开展了适应中、低海拔山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筛选、播期确定、品种布局、茬口安排等试验,建立新型高效栽培模式,以提高山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介绍了适合在临安中、低海拔山区应用的蔬菜栽培模式和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栽种阳台蔬菜逐渐成为都市人群在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怡情养性的新方式。主要从品类选择、栽培模式、基质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阳台蔬菜种植技术,以期为居民安全高效种植阳台蔬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蔬菜     
《蔬菜》2006,(2)
正在美国悄悄崛起的华人菜农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在农业方面也是如此。据报道,近年来,一支华人菜农大军正在美国悄悄崛起,越来越多的华人走进农场,从事蔬菜的种植业。华人菜农很能吃苦既当经理又当工人华人蔬菜农场的老板多是集生产、管理等于一身。据报道,新泽西州一张姓中年华人就经营着近30hm2的农场,他本人既要当经理,又要当司机,还要当技术员。在蔬菜种植旺季时,共有20多个工人在那里工作。蔬菜播种时,先将地划分为几个区,分别种上不同的蔬菜,如上海青、白菜苗、芥菜等。蔬菜种植的种类也是要依据市场需求和人工投入而…  相似文献   

11.
设施蔬菜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现代化程度高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其生产投入高、收益好。提倡设施蔬菜低碳种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是促进农业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生态环保型转变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目前设施蔬菜在低碳种植方面的主要措施,分析了低碳种植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发展低碳种植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开展设施蔬菜的低碳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户视角对北京市蔬菜投入产出中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水资源投入、种植技术采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收益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以塑料大棚和温室为主;蔬菜种植户对地下水位下降有正确认知,认为灌溉水价较为合理,对灌溉设施可靠性的满意度较高;地膜覆盖、穴盘育苗和高温闷棚在蔬菜种植技术中的采用比例较高;种植户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产出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较为重视;雇工费、肥料费和种苗费构成蔬菜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综上,建议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健全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体系,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倡生产资料合理投入。  相似文献   

13.
我市吴兴区环太湖蔬菜产业带具有悠久的种菜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大棚设施以来,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7年底,已建钢管大棚、毛竹大棚7200余个,面积约166.7hm^2。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其中一年五种五收的春提早南瓜一霉雨季节速生叶菜一高温季节速生叶菜一秋莴笋一冬芹菜模式是众多高效种植模式中的一种,已在环太湖蔬菜产业带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高山地区利用夏秋气候凉爽的条件,种植反季节蔬菜,改变传统单作一季中稻的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介绍高山菜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青花菜-荷兰豆”种植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种植技术进行详尽阐述,可供相同条件的高山地区蔬菜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但目前我国蔬菜的单茬种植时间一般较短,基本为短季栽培;长季节栽培可以延长蔬菜生长期和采收期,减少栽培管理等重复劳动,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生产效益的目的。本文概述了北方蔬菜中黄瓜的营养价值,栽培中的环境因素对黄瓜产量与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北方地区黄瓜的栽培模式优化设计与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红治  张媛  辛铭霞 《北方园艺》2018,(11):178-182
通过对沈阳市5区县蔬菜种植户的调研及数据整理,分析了沈阳市蔬菜种植的成本收益,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比较,以了解沈阳市蔬菜生产的优势和特点,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蔬菜产业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沈阳市蔬菜种植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留住或吸引一批知识青年从事蔬菜生产经营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2)相对于露地蔬菜,设施蔬菜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收益的特点,沈阳市设施蔬菜的收益是全国大中城市收益的5.7倍,应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尤其是推进高标准、规模化建设;3)大城市周边受人工和土地成本的压力,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前提,通过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等手段发展规模种植、特色种植,以提高蔬菜种植收益,保障蔬菜供应。  相似文献   

17.
寒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节能温室的功能逐渐由重点为大棚生产育苗服务转向蔬菜生产。课题组通过日光节能温室淡季蔬菜生产规律的摸索,制定了几套种植模式并对几种种植模式进行经济收益对比分析,找出适合寒地日光节能温室淡季蔬菜生产的最佳模式。结果表明:秋冬季延后温室育苗移栽生产番茄-冬季叶菜育苗间套作生产冬油菜-冬春促早生产温室黄瓜栽培模式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北京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秀  刘明池 《蔬菜》2011,(9):41-45
分析了北京市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常见问题,阐明北京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与利用方向,着重说明几种日光温室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以供京郊设施蔬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守东 《中国蔬菜》2008,1(7):49-51
蔬菜"三膜两苫"三种三收栽培技术,是近几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新开发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每年种植面积逾200 hm2.  相似文献   

20.
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结球甘蓝(包菜)、花椰菜(白花菜)、青花菜(西兰花)3种,因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相近,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江苏省甘蓝类蔬菜年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万hm2,在江苏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结球甘蓝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蓝类蔬菜类型。长期以来,甘蓝类蔬菜的生产主要依赖人工作业,由于各地种植模式和生产农艺的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推广困难,因此研究适合规范甘蓝类蔬菜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代表性、普适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