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植物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及脱落酸(Abscisjc acid)诱导甜菜幼苗抽薹及开花的效果本报告对植物赤霉酸及脱落酸诱导甜菜幼苗抽薹及开花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单独进行赤霉酸处理的情况下,也能诱导甜菜幼苗抽薹,但如果在幼苗进行低温处理后再进行赤霉酸处理,抽薹茎的伸长就更明显。此外,在赤霉酸处理前先进行脱落酸处理,抽薹茎的长度和开花率都比只进行赤霉酸处理的值要大。  相似文献   

2.
甜菜早抽薹与抗早抽薹性研究初报张春来,张文彬(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糖甜菜属二年生作物,第一年为营养生长期,形成莲座状叶丛和肥大直根;第二年为生殖生长期,进行抽薹、开花和结实,但在甜菜生产田中,也常常发现有当年抽开花的植株,也称早抽。一般年份早抽...  相似文献   

3.
甜菜当年抽薹开花诱导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系及不同苗龄幼苗光温诱导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甜菜品系、不同苗龄的幼苗均表现出随着光温诱导时间的延长,其抽薹率、开花率和结实率均有提高;但不同类型品系之间对光温诱导的敏感性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系幼苗的不同苗龄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饲料甜菜品系HSLTC在诱导80d以前各期的抽薹率明显高于糖甜菜品系DP10,但其开花率和结实率在各诱导时期均明显低于DP10。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各品系的抽薹率、开花率和结实率有所递增,糖甜菜幼苗的光温诱导时间以110d左右为宜,饲料甜菜应不少于130d。  相似文献   

4.
23.甜菜一年生性状的遗传分析甜菜抽薹必须具备低温及低温以后的长日照条件。虽然对于这两个要因的反应性存在着遗传变异,但是,为了探究长日反应的变异,利用不必进行低温处理就能诱导抽薹的具有抽薹显性基因(B)的一年生鉴定亲本和二年生甜菜育成系统进行杂交获得F_1代,然后依照日照长度及播种期分成9个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对F_1代杂种的抽薹和开花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平硼磷配合对油菜发育及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硼促进油菜苗期生长,在严重缺硼时,施磷能提高生物学产量,促使抽薹开花,但不结实。磷能减轻高量硼的中毒症状。以硼0.8ppm和磷100ppm配合的效果最佳。单施硼增强ATPase的活性,单施磷降低ATPase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油菜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通过感温阶段,才能进入感光阶段,只有通过感光阶段,才能正常现蕾、抽薹、开花、结实油菜离体茎尖在得不到花芽分化所需温度条件下,始终保持营养生长状态。本文报道油菜离体茎尖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为开花生理和衰老生理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确定防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快速有效测定方法。使用I2-KI、TCC、亚甲基蓝及无机盐培养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亚甲基蓝染色法最适于检测花粉活力,结果与无机盐观测法符合度高。防风刚开花时花粉活力不高,开花后第三天花粉活力最高,可达96%,第五天花粉活力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防风开花2d后柱头分泌黏液,第3d分泌量最大,但此时柱头不具有可授性。待花药脱落后,柱头可授性逐渐增强,第6-8d达到最大值。亚甲基蓝染色法简便、快捷,适于防风花粉活力的观测。花药脱落后第6-8d柱头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福建山樱花观赏特征与开花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不同种源福建山樱花的叶、花、果实和种子等观赏特征和开花习性、开花过程、开花节律、开花顺序、开放时间、开花持续时间等开花生物学特性,并讨论温度对福建山樱花开花物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控制水稻成花的各基因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水稻开花时间的基因对水稻花发育又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温度、光周期对水稻开花时间的影响,以及春化作用对于某些植物开花时间的影响,并且对影响水稻开花时间的一些相关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展望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重要的"绿色纤维植物"之一,如何提高大麻的纤维产量和质量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环境因子和生理因素对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种植密度影响茎中纤维含量和导致植株自疏;开花和预测开花对大麻的收获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播种时间会因光照时间、温度和株冠遮盖地面的不同而影响大麻生长;氮肥会影响茎纤维含量并直接导致植株自疏,钾肥能显著提高大麻产量,植株中碳、氮含量在大麻性别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而间接影响纤维产量和质量;叶序从对生到互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信号,同时导致茎节增多、节间变短,从而影响纤维质量.最后针对大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