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屠宰测定了YPTH猪产肉性能和肉质指标。结果表明,YPTH猪屠宰率为76.72%,瘦肉率为55.58%,肉色评分为3.43,大理石纹评分为3.37,失水率10.91%,熟肉率66.23%。表明YPTH猪产肉性能和猪肉品质均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大河猪作母本,杜洛克猪作父本的商品瘦肉型猪杂交利用,经五批次308头试验,肉猪达90公斤日龄207.33天,日增重614.44克,料肉比3.14:1,胴体瘦肉率达54.79%,比母本大河猪有较大提高。与瘦肉率有关的背膘厚和板油重有明显下降。而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有较大提高。杜大杂交肉猪的肉质,肉色3—3.5分;PH值6.23—6.57;失水率5.18—9.17%,肌肉化学成分与大河猪差异不大。没有出现PSE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对肉食的需求量增加,而且肉质的优劣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国外有些猪种形成 PSE 肉(即劣质肉)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控制猪的肉质变劣趋势已引起科学家的重视,并成为多学科科学家协力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国内,在大力提倡和推广瘦肉猪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吸取国外因提高猪的瘦肉率所带来肉质变劣的教训,对内质问  相似文献   

4.
四川猪与引进猪及杂种猪间肉脂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用4个四川猪种,3个引进猪种及其二、三元杂种猪共162头,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肉质性状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证明:四川猪的肉脂品质最佳,外种猪最差,杂种猪的肉质介于两者之间,其脂肪品质与四川猪接近;性状间相分析得出:肉质性状相互间呈中等相关,与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拮抗性。脂肪酸比例与肉质性状间相关多不显著,而与胴体瘦肉率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5.
猪肌纤维类型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偏重于提高胴体瘦肉率等经济性状,而对肌纤维特性未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如肉用型皮特兰猪,胴体瘦肉率高,肌肉中α白肌纤维比例大,有的还演变成巨纤维,导致产生猪应激综合症,在其兴奋或应激时,这种品种猪易死亡或产生PSE或DFD等劣质肉,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通过  相似文献   

6.
猪肌肉组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主要着眼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养转化率和瘦肉率等明显的经济性状,而对其肌肉品质,特别是味道和细嫩度,几乎未予关注。所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国内外育种工作者都在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猪的瘦肉产量;另一方面是为生产鲜嫩肉而努力改进猪肉的品质。与肉的味道和细嫩度相关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数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考的研究及其进展,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种猪肉的肉质参数明显优于国外品种,应加以珍惜,并要以先进技术加以科学选育和科学研究,以生产出具有肉质脆嫩、肌肉脂肪含量相对多、瘦肉率高、风味好、营养丰富的肉品。  相似文献   

8.
<正>1品种选择为满足人们对"瘦肉"消费的需求,优选一些瘦肉率高的品种是最基本的肉质改良方法。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采用"长白、苏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率高,生长快的国外引进品种猪,与地方品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经济杂交,其瘦肉率明显提高。并且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另外香猪、华北民猪、北京黑猪等国内优秀品种在肉质好、耐粗饲。特种野猪也是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工驯化野猪历史悠久,各地区结合当地条件培育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猪种,使我国成为 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大部分地方猪种具有肉质细嫩和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肉质性状,但存 在生长缓慢、瘦肉率低和饲料转化率低等缺点,而利用西方瘦肉型猪进行杂交育种可以弥补我国地方猪种的上 述缺点,可以促进地方猪种生长和提高瘦肉产量,但对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瘦肉型猪种的引入也给 我国地方猪种的生存带来严重冲击,导致许多地方猪种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 和应用,为地方猪种的遗传改良带来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综述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猪 繁殖性能、产肉性能、抗病性能和性别控制等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加深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猪遗 传育种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杜洛克与莱芜猪合成系配套生产的商品猪92头,对不同毛色猪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猪毛色对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及活体背膘厚无显著影响;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分析,3种毛色猪间无显著差异,但以黑毛猪较好,其次是白毛猪;肉品质方面,3种毛色猪均肉质优良,除熟肉率外,不同毛色猪其他肉质指标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商品肉猪胴体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OM肉脂仪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4年10月对四川省内1988头和4553头商品肉猪的胴体品质进行了屠宰线上的随机抽样测定。测量性状为猪左半胴体最后肋骨处背膘厚(P2)和倒数第3、4肋骨间背膘厚(RF)及眼肌厚度(RM),瘦肉率由相关回归公式估测,并随机抽取40头个体测定其部分肉质性状。分析了不同年度、不同胴体等级间各性状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及变化趋势,并与国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年来四川省商品肉猪的胴体品质有了明显提高,瘦肉率提高了0.48%,年均提高0.24%,胴体重提高了4.73kg,年均提高2.37kg,且肉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杂交对可乐猪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杂交对可乐猪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体重100kg左右的可乐猪、杜×可二元杂交猪、杜×长×可三元杂交猪各3头,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可乐猪的熟肉率、保水力和大理石纹(肌间脂肪)、肉色评分最高,瘦肉率最低;剪切力(嫩度)以杜×长×可三元杂交猪最低,为17.78 kg;pH以杜×可二元杂交猪最高,为6.47.表明,杂交可以提高可乐猪的瘦肉率,有利于降低剪切力值;但对大理石纹、肉色、保水力等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宗地花猪及其杂交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宗地花猪仔猪及其与江口萝卜猪杂交仔猪各12头,分为纯种组和杂交组,相同条件下育肥172d,各组选3头进行屠宰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与纯种组相比,杂交组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纯种组胴体重和脂率高于杂交组(P0.05),瘦肉率高于杂交组(P0.05),骨率、皮率及6~7胸椎间皮厚低于杂交组(P0.05);杂交组小排比例高于纯种组(P0.05),其他体躯比例接近;肉质指标均适中,未出现PSE肉和DFD肉。  相似文献   

14.
选择体重35千克左右的牡莱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3组,采用了3种营养水平的日粮,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对试验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肉质无明显影响,对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引进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生产效率及肉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进口猪种与地方猪种从生产效率、肉质特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目前由于过分追求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使肉质风味严重下降,应该将地方猪肉肉质优良的得天独厚资源进行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肉品,为人民和社会造福。  相似文献   

16.
农科种猪     
<正>农科种猪父系猪是农科杜洛克猪,该猪是在引进美系、台系、丹系杜洛克的基础上选育而成,体型长、全身棕色、头中等、腮小、耳根竖、耳前伸下垂、四肢健壮、乳头7对。该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杂交优势明显,是优秀杂交终端父本。公猪体重从30公斤长到100公斤,日增重930克,料肉比2.38∶1,背膘厚1.2厘米,胴体瘦肉率68%。  相似文献   

17.
甘肃白猪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较详细的研究了即将育成的甘肃白猪四个品系群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证实甘肃白猪作为我省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主要亲本、其重要经济性状已具备较高水平.四个品系肥育猪胴体瘦肉率平均为52.93%,较原地方品种提高16.96%,而且肉色鲜红,肉质细嫩,未见异常肉质.瘦肉率高,背膘薄、眼肌面积大,后腿部发育良好,是各品系的共同特点,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乐平猪和萍乡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方猪种萍乡猪和乐平猪及作对照的丹麦长白猪胴体品质、后腿肌肉发育、肌肉理化及组织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两个地方品种产肉力均较低.乐平猪则更易肥、瘦肉率低;后腿肌肉占半胴肌肉比例,3品种接近,但部分肌肉块占半胴及后腿肌肉的比例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肉质以乐平猪最好,萍乡猪次之,长白猪最差.因乐平猪表现为大理石纹好.pH_2和肌内脂含量高及失水率低;肌肉的微观及超微结构,除线粒体面积两个地方猪小于白猪外,3品种均无显著差异.另外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肉力与肉质有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青绿饲料,对提高生猪繁殖性能和育肥猪的肉质产生广泛的影响,如适当比例添加到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会增加胴体瘦肉率,提高肉品品质。  相似文献   

20.
龙宝猪是融合"土猪"和"洋猪"杂交优势的"混血 猪".该品种以广西著名的地方良种陆川猪为母本,再以外来的长白猪或大白猪为父本,经过5个世代13年的选育,才培育出的猪种新成员.龙宝猪既继承了陆川猪易饲养、耐粗饲、肉 质鲜美、产仔多、母性好等优点,又克服了陆川猪生长慢、屠宰率和瘦肉率低的缺点.所生产的商品肉猪被毛白色,皮薄,体型丰满,生长速度较快,料肉比适中,肉质好,适应性强,受到养殖户及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