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公布了主要针对茶黑刺粉虱、玉米蚜等茶树、玉米、柑橘等作物害虫的第五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这是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实施5年多来所公布的最后一批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2.
近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公布了主要针对茶黑刺粉虱、玉米蚜等茶树、玉米、柑橘等作物害虫的第五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这是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实施5年多来所公布的最后一批替代药剂品种及技术。  相似文献   

3.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obliquahypulinaWehrli),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江西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咀食嫩叶危害茶树,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为我省茶树主要害虫。目前常用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茶尺蠖不理想,既产生抗药性,又污染环境,破坏茶园生态平衡,严重阻碍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1999年应用05%阿维菌素乳油对此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处理重复药前基数1天3天7天15天活虫(头)减退率(…  相似文献   

4.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婺源秋茶期茶树常见害虫种类、害虫优势种群以及防治现状,对婺源紫阳、秋口、中云、江湾等镇十多个村(场、所)茶园的茶树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实地查访茶农秋茶期茶树害虫的防治情况。已查到并鉴定了种名的婺源秋茶期的茶树害虫有:害茶昆虫84种,害茶螨类5种。局部茶园爆发成灾害虫为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少,大部分茶园的害虫都在利用生态控制。婺源茶区秋茶期害虫种类多,成灾大的少,茶园用农药防治的面积小,多数茶园的茶树害虫处于生态调控下。  相似文献   

6.
杀灭菊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它具有对光稳定,残效长,触杀力强,使用安全等特点,是防治茶树害虫的一种优良的农药新品种。为了探讨其不同浓度对茶树害虫防治的效果,我们用上海第十四制药厂生产的20%杀灭菊酯对茶小绿叶蝉、茶卷叶蛾及扁刺蛾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茶树害虫预测预报是一项监测茶园某种或某几种害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趋势的重要工作.根据害虫种群过去和现在的变动规律,调查取样,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正确估测未来的发生情况,进而为茶农或茶场提供准确的信息.我国正大力倡导无公害茶叶生产,特别是有机茶生产,茶园不允许喷施化学合成农药,这就给病虫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茶园害虫的预测预报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
桑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延  杨燕  袁菊新 《中国蚕业》2003,24(1):48-49
目前农药仍是防治桑园病虫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几年来.通过对启东市多种桑树害虫的发生调查和农药防治试验,运用害虫综合治理概念,成功地控制了1994年桑螟、1999年桑毛虫等害虫的暴发性危害,但在暴发性桑树害虫的治理过程中发现,无节制地使用农药会迅速破坏桑园内的自然生态平衡.是造成1994年以来桑树害虫经常性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春季桑园害虫的初发基数直接影响当年虫害的发生程度,所以每年秋蚕结束后,进行越冬防治(即打"关门虫")是减少害虫越冬基数,降低农药使用水平,控制来年害虫为害的最好技术措施.但是经数年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农药品种防治不同的桑园害虫,会取得完全不同的防治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养蚕布局不断调整,多数蚕农全年养蚕次数由4次改为2~3次,晚秋蚕结束的时间也已提前到9月底.为此我们在不同时间针对桑毛虫、桑尺蠖、桑螟、野蚕等主要桑园鳞翅目害虫进行了越冬防治的适期和杀虫农药的选择试验,简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桑园害虫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甲胺磷、氧化乐果等一类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后,对桑园内害虫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桑园害虫控制时间较长,杀虫谱广.而对养蚕又较为安全的农药缺乏。毒死蜱是一种较老的有机磷农药,在其它作物上使用的报道较多.目前作为替代甲胺磷的优选农药首先在粮田害虫防治上推出,但在桑园上使用尚少见报道。2002年我们对毒死蜱在桑园上应用进行了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40%乐桑乳油防治桑虫对家蚕毒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世芳 《中国蚕业》2005,26(1):19-20
桑园鳞翅目害虫是危害桑树的主要害虫,多年来对本县的蚕桑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桑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少,再加上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将被淘汰.为此,我们于2004年对桑保新农药--40%乐桑乳油进行了对比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比较40%乐桑乳油与50%甲胺磷在使用上的差异,探讨40%乐桑乳油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药效特性.  相似文献   

12.
茶橙瘿螨(AcaphylaTheaeWat)是危害茶树的重要害虫,虽然三氯杀螨醇是蝉螨类的特效农药,但我国已明文严禁在茶树上使用,为此我们于1998年秋季该螨虫口高峰期间,选用41%金霸螨乳油对其进行防治试验,取得满意效果,特予以报导。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3.
昆虫性信息素与茶树害虫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已在水稻、棉花和槐树等作物害虫防治中应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其防治原理是“诱杀”和“迷向”。在茶树害虫防治中,国内外已开始研究和应用。日本研制开发了茶卷叶蛾类的性信息素,两代产品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国内分离鉴定了茶毛虫性信息素、茶尺蠖性信息素,前者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茶园试验,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今后,要进一步探索茶园害虫性信息素的组分、活性成分及其各组分的比例;要强化性信息素应用方法,特别是加强与其它无公害控制措施协调、组合应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园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阈值水平下生存。  相似文献   

14.
扁刺蛾是危害茶树的重要害虫 ,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分布 ,以幼龄幼虫咬食下表皮和叶肉 ,留上表皮呈黄绿色半透明斑块 ,日久后呈枯焦状。稍大幼虫咬食叶片成平直缺刻 ,致使茶树树势衰退 ,生长不良 ,严重影响茶叶产质量。 2 0 0 0年在黄山市部分乡镇该虫发生严重 ,为了防治扁刺蛾 ,并配合我市“有机茶”生产需要 ,降低农药残留量 ,减少环境污染 ,笔者引进微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现将试验结构报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1.1 供试药剂Bt可湿性粉剂 (福建浦城生物农药厂生产 ) 80 %敌敌畏乳剂 (山西农药厂生产 )。1.2 供试茶园本试验选在屯溪区洽阳茶场平原茶园内进行。供试茶园为祁门储叶种 ,成龄茶园 ,长势一致 ,扁刺蛾往年发生较重。1.3 试验方法试验设 160 0IU/gBt粉剂 667m2 用 30 0g、2 0 0g、10 0g3个处理 ,以 80 %敌敌畏乳剂 10 0g/ 667m2作为对照药剂 ,并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共 5个处理 ,每次重复 4次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 4 0m2 。用工农 - 16型喷雾器喷施 ,兑水量 75kg/ 667m2 ,均匀喷于叶片正、反面 ,施药时间为 ...  相似文献   

15.
茶毛虫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为害特点茶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 ,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 ,俗称毛辣虫、毒毛虫、摆头虫等 ,以幼虫咬食茶树叶片 ,使叶片残缺不全 ,甚至咬食殆尽 ,仅留秃枝 ,使茶叶产量及品质下降。虫体其毒毛 ,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痛痒 ,妨碍采茶及茶园管理。2 发生原因2 1 不注重适期防治茶毛虫多发生在采叶期 ,茶农不愿意防 ,导致茶园危害严重。2 2 忽视茶园后期管理茶农重采不重管 ,茶园停采后 ,管理粗放或根本不加管理。笔者长期观察发现凡茶园中的植被杂乱 ,杂草丛生 ,发生程度就重 ;山顶、山腰、山脚无杂草地带的缓坡地 ,发生程度就轻 ,管…  相似文献   

16.
由于桑树害虫发生为害盛期也是采叶养蚕季节,因此,治虫与用叶往往难以兼顾,从而造成野蚕、桑尺蠖、毛虫等食叶性害虫密度增高,为害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夏秋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易造成蚕茧低产歉收。为压低桑园越冬虫口密度,达到既减少全年治虫次数,又保护桑树正常生长,提高夏秋叶产量和质量,确保养蚕生产安全,我们经过1984~1986年连续3年用菊酯类农药在冬季治虫试验和养蚕试验,结果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茶树害虫的冬季防治朱运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目前,茶树害虫防治工作绝大多数是在生产季节的发生期进行,而忽视了冬季的防治。实践证明,要想获得茶叶高产优质,有效地控制茶树害虫发生为害和蔓延,冬季防治和生产季节防治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正>寄蝇和线虫为茶园屡有发生的两类茶树害虫天敌,江西已在11种茶树害虫中发现有13种寄蝇寄生,4种茶树害虫有线虫寄生。笔者对茶树害虫天敌寄蝇和线虫曾断断续续地作过一些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现将其整理报道如下。1研究方法寄蝇和线虫的研究,系结合茶树害虫寄生蜂的研究进行。从茶园采集各种茶树害虫的各龄幼(若)虫(护囊或蛹),置于室内养虫笼或罐头瓶中饲养获得天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县桑园在夏、秋季节持续遭受鳞翅目害虫严重为害,其中以桑尺蠖、桑螟、野蚕的为害最严重。造成害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一类农药品种,造成害虫的抗药性提高,农药的喷施浓度和用量增加,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新的桑园治虫药剂,扩大桑园农药谱,探讨多种农药的配合使用方法,在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统一部署下,1998年9月进行了以桑尺蠖、桑螟、野蚕等为主要防治对象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常用有机磷农药防效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 供试农药品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24%万灵水剂(美…  相似文献   

20.
茶小螺纹蓑蛾 Clania sp 属鳞翅目蓑蛾科,是一种为害茶树的小型藜蛾,在茶园里与其它蓑蛾类害虫混生,以幼虫蛀蚀茶树枝皮,嘴食叶片,致成缺刻或孔洞。据安徽农学院茶叶所编"茶树病虫害"一书记载,此虫已知在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省有分布。近年来在皖南屯溪局部茶园发生较多,有一定危害,为了弄清其发生规律,我们进行了如下观察。 (图)一、形态特征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