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琴茶同韵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5,(4):131-134
1.“韵”字解析 “韵”。本字写作“额”,许慎《说文》里解释说:“颉,和也,从音,员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蔡邕《琴赋》里说;“繁弦既抑,雅韵乃扬。”可见。“韵”字本来指音韵、声韵、节奏、韵律等。又有风韵、神韵、气韵、韵致等多种含意。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周礼社会的产物,以礼说诗有时更能把握诗的内容和主旨.历代学者对<诗经·木瓜>一类诗的解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结合周代礼俗对<木瓜>一类诗重新阐释,也许会有一个令人较满意的结果.周代贽见礼是解释<木瓜>一类诗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从一定意义上说,孟子是站在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交叉地带发言的智者,他能够关注普通人群的命运,提出诸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仁者无敌”的仁政学说。但他又竭力美化王道,遵从儒家关于血缘关系下的家族历史主义意识和等级制度,绝不是一位真正地能与广大的平民阶层融为一体的人。  相似文献   

4.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学著作,其中记载音乐方面的史料异常丰富,因此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具有音乐文化意义的史书。《史记》中除了两个音乐专篇《乐书》《律书》之外,有70余篇涉及音乐,计220余处。内容涉及乐器,音乐人物及其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礼乐制度修订,音乐教育、音乐评论、音乐思想等方面。研究《史记》音乐文化,领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音乐的旨意,厘清《史记》音乐文化的内容概况与特征,剖析《史记》音乐史料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文化信息,全面认知《史记》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哈哈一笑     
《农家致富》2010,(10):62-62
雪上加霜生性刻薄的女儿爱上了一个穷小子,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女儿,你最好离开他。"女儿奇怪地看着爸爸:"你说什么呀!难道穷人就不应该拥有正常的爱情?""我不是这个意思。"爸爸说,"我是说,他已经够可怜的了,可你还要嫁给他!"  相似文献   

7.
哈哈一笑     
《当代农业》2010,(10):62-62
雪上加霜生性刻薄的女儿爱上了一个穷小子,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女儿,你最好离开他。"女儿奇怪地看着爸爸:"你说什么呀!难道穷人就不应该拥有正常的爱情?""我不是这个意思。"爸爸说,"我是说,他已经够可怜的了,可你还要嫁给他!"  相似文献   

8.
由于<易·复>卦所构建的世界图象与所蕴涵的义理与外来宗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外来宗教极其重视解释<复>卦,以之作为其教在中国存在发展的论据,并进而与我国其他文化传统和平相处、和而不同.本文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中国化的微观方面来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南 《河北农业》2004,(2):41-43
岁数,就是一个人的年龄。见了幼儿问“多大了”,遇到老人说“您老高寿”是中国人寒暄的套路。可您知道吗,诸多法律制度也往往与岁数相关,各种年龄代表着相应的法律意义:宪法的、刑法的、行政法的、民事法的等等。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许多法律条文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漫画     
《当代农业》2010,(21):62-62
一只老乌龟带着一群小乌龟做俯卧撑。有一只小乌龟干净利落地做了100个俯卧撑之后.满不在乎地对周围的小乌龟说:“这太容易了!”老乌龟轻微一笑,说遭:“容易是吧,那你做一个仰卧起坐试试。”  相似文献   

11.
石梅静 《农业与技术》2014,(5):229+231-229,231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有益,然而现实却是合作难。针对合作困境,理论界解释主要有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文化说、个体论、产权说等,这些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缺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在于《诗经》反映周礼的客观实际。《左传》可以证明以礼说《诗》的阐释实践早在孔子之前,孔子的言论不是以礼说《诗》的源头。以礼说《诗》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13.
姜新兵 《农业考古》2019,(5):177-181
茶的名称历来按照《茶经》的说法有“茶、槚、蔎、茗、荈”五名之说,但仔细核对文献发现:“槚”的本义并不是指茶,是郭璞对《尔雅》所作的注中的理解;《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应是“苔菜”之误;“蔎”一般被解释为香草;《尔雅》《说文解字》等东汉以前训诂类文献也未收录“茶”和“茗”字,从训诂学和文字学角度来看,茶的利用时间应不会早于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14.
幽默     
《当代农业》2011,(6):62-62
因公出差 一名公务员因公出差,在酒足饭饱之后需要小解,便找到一家公厕,卫生员告诉他收费3角。公务员涨红着脸说:"请你给我开张发票,我是公差。"  相似文献   

15.
文化身份是一个流散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一个弱势民族为了求得自身真实存在所关注的核心。赖特、艾里森和莫里森等几代美国黑人作家为此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身份政治追寻的意义。这一黑人民族文化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黑人民族只有找到自己的根——黑人的传统文化,才能找到与白人抗衡的力量,在精神上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后四十回乃高鹗续书说是新红学的主要论断之一,笼罩《红楼梦》研究近百年。历来虽有异见,但从无以诠释学眼光对续书说进行系统审视者。本文从各个层面和维度论述高鹗续书说是在20世纪特定文化历史处境中,因为胡适等人诠释《红楼梦》时的特殊生存状态而提出来的,其观点不能成立。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和理论思辨,梳理出前人较少关注的系列证据作了较充分的论述,并推测《红楼梦》后四十回主体可能为曹雪芹生前原稿被毁后的重写稿。  相似文献   

17.
笑话     
谁在家挣钱 女朋友对男友说:“以后你负责洗衣服、做饭就行了,我挣钱养活你。”男友万分激动:“好啊好啊!那你干什么挣钱呢?”女朋友说:“开个饭店或者洗衣店”  相似文献   

18.
在《新序》、《说苑》中,有引《诗》者一百零二章,其中有近五十处据《韩诗外传》而引。文章通过把这近五十处引《诗》与《韩诗外传》的原文进行比对,分析了刘向《新序》、《说苑》材料加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宠儿》和《最蓝的眼睛》都是出自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手,两部作品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但是两部作品都极其深刻的揭示了在美国种族压迫的前提下,黑人文化传统与白人文化霸权的矛盾与冲突。《宠儿》深刻的揭露了蓄奴制下对黑奴肉体以及精神的折磨,《最蓝的眼睛》通过小女孩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揭示黑人文化在霸权文化影响下的迷失。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中对托尼·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中的三代黑人进行分析,他们生活在白人的文化霸权之下,身体与心灵同时饱受折磨,这些饱受折磨的残缺的灵魂在一代代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黑人悲剧的不间断性。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3.0     
王涛 《百姓》2006,(6):40-41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感叹,我们在2000年进入一个新纪元,世界不断缩小变平,全球化3.0。好莱坞这架文化的“摩天轮”正轰轰地转动着,裹挟着全球文化,《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传统题材影片很快将贴上好莱坞标签,在未来几年内将变成好莱坞大片。强势的好莱坞文化进入中国,究竟是美女,还是野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