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 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 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基于生 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 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 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 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5,(5):95-102
以五指山市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相结合的角度对1998年、2003年、2007年和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生态脆弱性为乔木经济林>桉树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阔叶混>其他硬阔类>其他灌木林>针叶林。不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占比依次为13.19%,18.47%,19.58%,23.02%和25.74%。2)1998—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先上升后稍有下降,人为干扰是林地生态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与聚合度指数极显著相关,与斑块密度和连接度指数显著相关,呈现"两极分化后趋于稳定,再迅速脆弱化"的发展趋势。4)地形地貌是影响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分布和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以青羊湖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传统方法提出森林经营方案,从生态敏感性和景观格局角度对林场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根据生态脆弱程度对小班的森林经营方式及经营措施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优化。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整体较好,森林蓄积总量为128 049 m~3,平均蓄积量为119.13 m~3·hm~(-2);青羊湖林场以微度脆弱、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性区域为主,占比依次为21.81%、29.85%和28.43%,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较少,面积占比分别为15.97%和3.94%;以生态脆弱性为依据,对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的经营方式及措施进行调整,其中有6个小班的经营方式由保护经营调整为重点保护,6个小班由集约经营调整为保护经营,涉及调整面积21.91 hm~2,森林采伐调整后减少采伐量570.47 m~3。通过这些调整可有效避免生态脆弱区的人为干扰,从而恢复和提升生态脆弱区林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奇迹。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高度藕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他特别指出,生态扶贫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在山水上做文章,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5.
生态脆弱区是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争件下,人与自然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一个区域。在生态脆弱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其脆弱程度也不同。根据调查区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确定出生态脆弱性主要成固,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不同区域提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越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越是严重。人们为了生存,砍树当柴禾,开荒种口粮,结果陷入了越穷越破坏、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对此,许多生态专家纷纷呼吁,应尽快把散居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向生存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村落集中,对人口迁出区采取封禁措施,在西部设立更多的“生态无人区”,防止生态进一步破坏,并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来逐步恢复生态。“圈定无人区,主要是为了限制人类包括牲畜在生态脆弱区的无节制活动,以不造成新的破坏为准。”甘肃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宁远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维度倒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应用空间叠加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法,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结合的角度研究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1宁远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决定,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类型和土地覆盖类型。2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排序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农地水域,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与分离度呈极度正相关,与破碎度及生态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人为干扰是生态脆弱性演替的主导因素。3宁远河流域以中低生态脆弱性为主,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区占比依次为6.53%、42.97%、35.74%、7.43%、7.33%,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东北低西南高,人为干扰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生态脆弱性主要的驱动因子是人为干扰和海洋影响,地形地貌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布局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乌兰察布盟生态脆弱区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察布盟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选择24个对环境有主要影响的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评价其生态脆弱性;结合全盟农业区划成果将全盟分为1个生态退化区和4个生态脆弱区。该研究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脆弱区兼有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脆弱区改善自然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促进农户增收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以辽西低山丘陵区为例,对3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经济林的营造技术和综合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杏适合荒山荒地低成本造林绿化,大枣适合退耕还林地块和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配套造林,核桃对立地条件要求最高,需要较高的林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破坏区愈10万km^2,核心破坏区达6.5万km^2,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危及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保护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从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入手,提出“生态脆弱区、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河流源区与流域区、聚落生态与农田生态区、地震遗址保护区”是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五大关键区域,而“脆弱生态环境的难恢复性、贫困人口生存方式的脆弱性与经济开发活动的持续性”是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中面临的三大障碍,提出通过“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农村扶贫、建立生态补偿以及开发生态资源”等四大措施来改善灾区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冀西北生态公益林建设担负着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是环京津周边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生态功能区相互叠加的区域,其生态功能越来越明显,但一直以来对生态公益林森林健康问题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如何培育和保护健康的森林,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便成为现实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低丘山区降雨量大,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针对南方生态脆弱区坡耕地的特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提出了退耕还林要加强党的政策宣传,走群众路线,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实施生态移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对策,并阐述了在南方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林业》2011,(12):1-1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条件较差的生态脆弱区如何尽快恢复植被,传统的林业经济如何得到较快发展,宕昌县的实践证明,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林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充分挖掘和解放林业生产力是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尽快恢复植被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干热河谷区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困难。在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红河、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我国干热河谷区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情况及造林技术,分析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的优缺点,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配置较单一,造林成活率较低,综合效益较差;需优化造林树种及配置,创新造林方法及种植设备,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建立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及效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安全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入手,主要讨论了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区域及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实施生态移民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移民集中迁入新城(镇)是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文章介绍了生态移民的概念,回答了为什么要在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阐述了生态移民应采取的措施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展望了实施生态移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远景。  相似文献   

18.
典型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演变及突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典型发育的岩溶地貌—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对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年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及突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渐减小,生态脆弱性等级综合表现为中度脆弱;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较为散乱,极度脆弱区由普者黑流域下游向上游转移。2006—2015年普者黑流域生态环境熵值发生了多次突变,第2阶段(2009—2012年)的突变特征值>第1阶段(2006—2008年)突变特征值>第3阶段(2013—2015年)突变特征值。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叠加作用是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变化的原因,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污染净化和经济发展等为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布局与生态区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地因子和以级别最高的因子土壤风蚀程度为标准,呼伦贝尔沙地的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分等级为重要,生态敏感级为脆弱区,并针对呼伦贝尔沙地分布特点提出了沙地治理的合理布局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泽英 《中国林业》2013,(18):12-13
9月8日,由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经济林协会主办,中国林业杂志编辑部具体负责组织的2013全国山杏(平泉)调研考察座谈会在河北省平泉县举行。专家在会上提出,将山杏产业纳入我国经济林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国北部生态脆弱区和经济落后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推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议同时揭晓了平泉华净杯“山花烂漫杏儿飘香”有奖征稿活动评审结果,并授予平泉“中国山杏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