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水涨龙眼叶片10个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采样地点及年份间的差异对叶片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且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大量元素.初步提出丰产水涨龙眼叶片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N1.4×10-2—1.9×10-2,P0.10×10-2—0.18×10-2,K0.5×10-2—0.9×10-2,Ca0.9×10-2—2.0×10-2,Mg0.13×10-2—0.30×10-2,Cu4×10-6—10×10-6,Zn10×10-6—40×10-6,Mn40×10-6—200×10-6,Fe30×10-6—100×10-6,B15×10-6—40×10-6.上列标准可供营养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对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土壤的磁化率,频率依变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矫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χ和SIRM的变幅分别为7×10^-6-475×10^-8m^3kg^-1和8.6×10^-4-332.7×10^-4Am^2kg^-1,两粗略地表明了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的数量差异,土壤的χfd的4.9-23.3%,χfd以及χ和SIRM的粒径分布证明,土壤中的亚铁磁性矿  相似文献   

3.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盛花期喷布300×10-6乙烯利,或1波美度石硫合剂,幼果期喷布2000×10-6敌百虫,或20×10-6禁乙酸铵+100×10-6乙烯利,分别对晚三吉和身不知等砂梨品种的疏花疏果作用,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离体接种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离体稻叶和稻穗接种鉴定水稻品种抗瘟性的方法。离体稻叶接种,采用水稻四、五叶期顶端第一片完全展开叶,用100×10^-6-200×10^-6苯骈味唑溶液作保绿剂,以20×10^-6-30×10^4个/mL的稻瘟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离体穗接种,剪取稻穗,保留穗颈下一茎节和剑叶,插在培养液中,在室内用浓度为10×10^-6-20×10^4个/mL的孢子县浮液接种,结果表明,不管是叶瘟还是穗瘟,离  相似文献   

5.
常太果园土壤肥力及果树营养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太12个村30片果园土壤盈力和叶片营养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pH变幅为4.06~4.96,属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1.54%;土壤含N量平均0.052%,低于0.050%的果园占总数的53.5%;33%土样P素低于15×10^-6的临界值;56.7%土壤K素营养不足;Ca、S和Zn营养充足;所有样品的代换性Mg和B质量分数分别低于50×10^-6和0.59×10^-6的临界值;枇杷叶片样本  相似文献   

6.
八大公山原始次生林微生物类群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八大公山原始次生林设置的标准地内,深度0-45cm土层每克干土中同一类群的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不大。其中好气性细菌在1.70×10^-6-7.1×10^6个之间,真菌在1.3×10^-6-9.6×10^6个之间,固氮菌在1.5×10^5-2.1×10^5个之间,厌气性细菌在5.5×10^4-6.5×10^5之间,放线菌在6.7×10^3-9.3×10^4个之间,由于土温常年偏低以及土壤水分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7.
香酥鱼排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鳍马面Tun的鱼骨作原料,经调味、烘干等工序制成香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香酥鱼排。产品粗蛋白含量45.5%,水分17.255,粗脂肪0.76%,粗灰分14.31%,钙2.29%,磷1.47%,钠1.12%,钾0.16%,镁710×10^-6,铁355×10^-6,锌49.2×10^-6,铜3.40×10^-6,镍2.40×10^-6。  相似文献   

8.
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苹果花粉萌发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苹果花粉萌发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多胺可提高花粉萌发率,而高浓度的多胺则抑制花粉萌发, 1×10-3~1×10-4 mol· L-1的MGBG抑制花粉萌发,1×10-6mol· L-1的Put可逆转MGBG的抑制作用;田间坐果试验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1×10-3~1×10-6mol·L-1的Put,Spd和1×10-5~1×10-6mol· L-1的Spm均能显著提高红富士苹果坐果率。  相似文献   

9.
在pH4.5缓冲溶液中,安眠酮在-1.17V处产生一灵敏吸附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微量安眠酮,线性范围为1.0×10^-7 ̄1.0×10^-6mol·L^-1,检测下限为9.0×10^-8mol·L^-1,所提出的方法用于片剂及血清中安眠酮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用5%烯效唑50×10^-6浸种或用100×10^-6喷施均有明显的控高促蘖作用,但浸种、喷施各有优缺点。而用5%烯效唑25×10^-6浸种加25×10^-6在秧苗4叶期喷施则不仅可明显增加分蘖量,延长促蘖持效期,又可起到较长时间控制秧苗后期徒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沿海丘陵巨尾桉人工林土壤培肥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经营密度和造林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和孔隙组成研究 ,表明合理经营密度以及采取合理的造林和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 ,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机质、 N、 P、 K以及各种土壤酶活性 ;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和土壤孔隙度均比对照好 ,尤其是密度 1 32 5株· hm-2的巨尾桉林分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江西兴国土壤侵蚀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遥感、GIS和灰色预测模型研究了中国南方典型区土壤侵蚀的状况 .结果表明 ,从 1958— 1988年 ,兴国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量分别下降了 19 0 9%和 43 0 5% ;灰色预测显示无明显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由 1988年的818 0 4km达到 1995年的 12 76 69km2 ;总侵蚀量由 60 7 2 1× 10 4 t a下降到 472 12× 10 4 t a .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沙模数显示 ,林地的产沙模数最小 ,为 177 16~ 187 75t (km2 ·a) ,裸地最大 ,为 10 62 6 76~ 112 65 48t (km2 ·a) .由此证明 ,高覆盖植被可以减低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是治理土壤侵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采用区域调查的方法,调查分析了耕地、草地、林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年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含量:林地〉草地〉耕地;在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种植年限成反比,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盐分含量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在不同的种植结构中,轮作土壤盐分含量是连作的2.3倍,在轮作中,瓜/棉花轮作的土壤盐分含量比苜蓿/棉花低35.06%;林地土壤盐分的表聚性较强,0~10cm的盐分含量占到土壤剖面盐分含量的42.28%,而耕地和草地的盐分大量积聚在30~60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危害级别的草原毛虫与高寒嵩草草甸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0个20m×20m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随机量出5个5m×5m的样地,每个样地设置6个0.25m×0.25m的小样方。对其生物量,植被高度,生草层厚度,裸地面积,土壤含水量,植被总盖度等进行测定,并且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草原毛虫危害级别与高寒嵩草草甸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特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结构逐渐由莎草科为主演的草地更替为杂类草草地。  相似文献   

15.
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库容特征及渗透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以侵蚀裸地土壤为参照,耕作玉米土壤、针阔混交林土壤和撂荒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库容变化特征及土壤渗透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 cm和10~20 cm土层内各样地的总库容、滞洪库容、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而死库容的大小顺序为:耕作玉米土壤>针阔混交林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20~80 cm土层内各样地的水库容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各样地的水库容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土壤的孔隙状况是影响土壤最大有效库容的主要因素。土壤渗透性能受土壤容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和撂荒草甸土壤的土壤渗透速率均明显高于侵蚀裸地土壤,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  相似文献   

16.
土壤动物的恢复、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对于铜尾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在铜陵市铜尾矿区设置4个样地23采样点,共捕获土壤动物4622只个体,隶属5门10纲18目29类.结果表明,铜尾矿自然废弃地与其对照组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明显,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d、大型土壤动物密度、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多样性指数H''和D·G指数均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而复垦废弃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D·G指数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H''大于其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其他土壤动物群落指标与其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相似系数q表明,外围林地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大,其次是复垦废弃地与外围林地间,自然废弃地与其它3个样地间相似性最小.从垂直分层来看,复垦废弃地土壤动物表聚性强于自然废弃地,尾矿废弃地表聚性强于外围林地.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铜尾矿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指标关系密切,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总钾含量,重金属全镉含量也不容忽视,植被因素和土壤全铜含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可见,土壤含水量、土壤基质的优劣、土壤有机质与营养元素的含量等因素限制了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而这些因素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尾矿废弃地的土地复垦和作物种植.所以,尾矿废弃地的复垦与利用有利于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7.
Model Establishment for Simul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ssuming that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soils follows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reaction,a computer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Organic matter in soils is divided up into two parts that include incorporated organic carbon from crop residues or othe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soil intrinsic carbon. The incorporated organic carbon was assumed to consist of two components, labile-C and resistant-C. The model wa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dCi/dt = Ki× fT × fw × fs × Ci ( i = l,r, S ) and an integral equation of Cit = Cio × EXP ( Ki X fT X fw X fs X t ). Effect of soil parameters of temperature, moisture and texture on the decomposition was functioned by the fT, fw and fs, respectively.Data from laboratory incubation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order decay rate Ki and the fraction of labile-C of crop residues by employing a nonlinear method. The values of K for the components of labile-C and resistant-C and the soil intrinsic carbon were evaluated to be 0. 025,0. 080 × 10-2 and 0. 065 ×10-3d-1, respectively. The labile-C fraction of wheat straw, wheat roots, rice straw and rice roots were0.50, 0.25, 0.40 and 0.20,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are related to the initial residue carbon-to-nitrogen ratio ( C/N) and lignin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旱区典型山盆结构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特征,为干旱区碳过程阐明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LI-8100碳通量测定系统对西北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带的自然植被和人工作物覆盖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两个植物生长时期的监测。【结果】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日呼吸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4:00~16:00,最低值出现在02:00~04:00;植物花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凋败期;土壤0~5、5~10、10~20 cm温度日变化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极为接近。【结论】不同土地利用/覆盖下土壤呼吸特征差异性明显,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技术的黄前水库流域水土流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43-6045
在GIS技术基础上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了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量,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对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利用GIS的叠置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结果表明: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41.03 t/(hm2.a),属中度侵蚀区,年水土流失量1.33万t。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  相似文献   

20.
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及覆土基质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煤矿,属黄土丘陵地区,为较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土地复垦的主要内容为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矸石山复垦。 1.2调查方法该研究的重点放在不同生活型植物物种与地境层片的对应关系,以及各层片的水肥条件与植物长势的关联这两个问题上。地面以上开展植被调查,地面以下开展地境结构及地境内生态因子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