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在小分子量PCR产物的分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因操作步骤繁多、耗时长,不利于大量分析工作的开展。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银染方法做些改进,合并常规银染过程中的固定和银染两步骤。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条带清晰的特点,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大规模PCR产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利用SSR-PCR技术分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缕梅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3),即3因素4水平,对影响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引物,模板DNA浓度和循环数)进行优化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样量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银缕梅的最佳SSR-PCR反应体系:10μL 2×PCR Mix、40 ng模板DNA、10μmol/L引物,其余用dd H_2O补齐至20μL。PCR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15 min,95℃变性30 s,57.5℃退火1.5 min,72℃延伸1 min,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60℃延伸30 min,扩增产物4℃保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样量以1.5~2.0μL为最佳。利用优化后体系进行引物筛选,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11对具有多态性引物,说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体系的建立可以为今后利用SSR标记对银缕梅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水平板琼脂糖凝胶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分别对微卫星PCR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利用硝酸银染色法和荧光染料染色法染色,从染色背景、染色时间及分辨率角度对不同凝胶电泳分离及染色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微卫星PCR两种凝胶电泳及不同染色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结果显示,常规银染法较快,染色液可重复利用,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染色方法,但操作繁琐,染色液含有甲醛,具有一定毒性。无毒的GelRed荧光染料染色速度快,操作简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凝胶电泳染色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甜菜ISSR引物扩增效果的影响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笔者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两种检测方法对甜菜ISSR 引物扩增效果进行了检测。利用12个不同的甜菜品种,对10 个ISSR引物进行扩增,分别采用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ISSR-PCR的扩增产物进行分离。结果表明: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无论是检测的总条带数还是多态性条带数均远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且条带清晰,易于识别,而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条带数高于或等于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且条带更易于识别,因此,对于利用ISSR 引物进行QTL定位、指纹图谱构建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时,推荐使用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而对于种子纯度鉴定以及需要对ISS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则推荐使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铃薯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银染凝胶及简易制备干胶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简易的干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无毒的核酸染料Gelred价格比较昂贵,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探讨Gelred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最小用量。笔者将10000×的核酸染料Gelred稀释成1×、10×、20×、30×、40×、50×,将稀释后的核酸染料直接加入到甜菜PCR产物中。将核酸染料和甜菜PCR产物的混合物直接点样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直接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检测。以及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1×的Gelred分别对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进行泡胶,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Gelred 30×及以上的稀释浓度均适合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而1×的Gelred稀释液更适合于对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泡胶。将稀释后的Gelred直接和PCR产物混合后,配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减少了Gelred的使用量,而且减少了显影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宋顺华  郑晓鹰 《种子》2005,24(11):14-17
分析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种检测方法对甘蓝和大白菜品种RAPD标记鉴定多态性水平的影响.用12个随机引物扩增了14个甘蓝品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为平均每个引物产生4.5条扩增带,其中1.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33.3%.同时对产生条带最多的引物(S149)所扩增的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检测到了30条清晰可见的扩增带,其中19条具有多态性,为前者的6倍,可以完全鉴别14个甘蓝品种.用5个随机引物扩增了23个大白菜品种,用两种检测方法同时检测了扩增结果.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平均多态频率为3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平均多态频率为61%,后者为前者的两倍.因此,在使用RAPD标记进行甘蓝和大白菜品种鉴别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方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棉花的SSR-PCR反应体系,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棉花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花SSR-PCR最适反应体系为:在20 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 U、dNTP浓度0.2 mmol/L、引物浓度0.6 μmol/L、Mg2 浓度1.0 mmol/L和模板DNA50 ng;引物退火温度为55℃~58℃.利用六种棉花材料和10条不同引物验证此反应体系,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结果在100~300 bp,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等几种PCR扩增产物检测的方法,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应用这些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议采纳试验结果精确度高、操作简便、高效的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棉花微卫星DNA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两个多标记基因系F582和F586及其后代为材料,对微卫星DNA的PCR扩增产物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微卫星DNA,聚丙烯酰胺银染灵敏度高于琼脂糖EB染色;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需随着待测SSR序列的片段大小而作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以6%为宜,但当待检测的DNA片段小到100bp~250bp的区域范围时,凝胶的浓度需提高到8%。胶板样品上样量以3μl为宜。在显色液预冷(约10℃)的前提下,显色的时间应控制在4min之内,以便得到的胶板DNA条带强度适中、对比度好。  相似文献   

11.
感染病毒的烟草对烟蚜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感染CMV,PVY后的烟草对介体烟蚜的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PVY病株有助于介体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CMV病株在接蚜初期,不利于烟蚜若蚜的存活与发育,但到后期种群数量与健株之间无明显差异。24 h内,以PVY病株上烟蚜的蜜露排泄量最大,健株次之;CMV病株最少。  相似文献   

12.
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Nicotina tobaccum L.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生产上还是以化学杀虫剂为主控制该虫的为害。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对烟蚜茧蜂寄主、繁殖技术和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其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制约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利用的主要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40种中药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桃蚜是蔬菜、果树等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安全、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对当前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了川椒、苦地丁、白花蛇舌草等40种中药的95%乙醇提取物,在室内采用浸渍法初步测定了其对桃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供试中药中有12种对桃蚜杀虫活性在50%以上,其中川椒和苦地丁的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高,48h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和83%。川椒、苦地丁等12种中药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温度及烟草CMV病株对烟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9℃、22℃、25℃、28℃和31℃恒温条件下,CMV烟草病株和健康烟草与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健康烟株(对照)和病株(处理)叶碟饲养条件下,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都显著缩短,繁殖力减弱。19℃时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最长,31℃时烟蚜最短。CMV烟草病株对烟蚜存活率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烟草病株造成烟蚜成活率降低。烟蚜取食CMV烟草病株时,19℃烟蚜的繁殖力最强为36.9头,31℃最弱为2.17头。净增殖率R0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周限增长率λ和内禀增长率rm在28℃和31℃时最大,在22℃时最小。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研究结果说明,烟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和感染CMV的烟草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出一套更适宜于陕西汉中烟区烟蚜防治技术规程,2015—2016年采用黄皿诱蚜法及系统调查法分别对有翅蚜迁飞扩散规律及烟蚜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烟蚜一般在桃树及冬蔬菜上越冬。以卵越冬的烟蚜,2月底至3月初孵化为干母,一般在桃树上繁殖3代,3月底至4月初出现有翅蚜;(2)有翅蚜迁飞始于4月初,5月上、中旬有翅蚜向烟田迁飞,行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以无翅蚜表现种群,蚜群数量最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8月以后数量逐渐下降,9月迁回桃树及十字花科蔬菜继续为害;(3)汉中烟区烟蚜天敌主要有烟蚜茧蜂 、食蚜蝇及瓢虫,其中烟蚜茧蜂为优势种群,约占调查总数的88.68%,自然寄生率约为29.03%。  相似文献   

16.
黄荊提取物的杀虫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黃荊的叶、种籽及根皮均含有杀虫、拒食的生物活性,但活性物主要在叶部和种子。黃荊叶片的二甲苯提取物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及菜蚜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分别达186倍、259倍及371倍;它同时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17.
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桃蚜、月季长管蚜和朱砂叶螨进行触杀试验,结果是对叶螨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在95%以上。对两种蚜虫触杀的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这就为骆驼蓬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BP神经网络在烟蚜发生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对烟田烟蚜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以12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烟蚜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待测样本的预测准确度为99.43%,回测准确度为87.36%。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提前1个多月对烟蚜发生程度进行预测,为中期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可为烟田蚜虫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黃荊的叶、种籽及根皮均含有杀虫、拒食的生物活性,但活性物主要在叶部和种子。黃荊叶片的二甲苯提取物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及菜蚜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分别达186倍、259倍及371倍;它同时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20.
SO2胁迫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茄苗上桃蚜为研究对象,用单体和群体饲养的方法研究了85.5mg/m3、199.5mg/m3、399.0 mg/m3和570.0 mg/m34个SO2浓度处理和1个未处理(ck)对桃蚜个体及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O2能缩短桃蚜的龄期,降低桃蚜的死亡率,对桃蚜的繁殖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桃蚜种群动态发展,且199.5mg/m3浓度的SO2处理对桃蚜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它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