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2.
槭树属植物种子休眠因素及打破种子休眠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槭树属植物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休眠因素总体概括为3个方面:果皮、种皮透水透气性差,存在机械障碍;果皮、种皮及胚存在萌发抑制物;胚存在生理后熟现象.解除槭树属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和水处理、层积处理、化学物质处理、离体胚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种子的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  杨楼  马绍宾 《种子》2008,27(4):49-51
目的:研究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探讨桃儿七种子休眠类型。方法: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种子形态结构及吸水特性,TTC法研究种子活力,通过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存在与否,清水与GA。处理相比较方法,研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桃儿七种子具有完整的胚结构,能正常吸水,种子生活力高.达98.9%.种子各部分存在萌发抑制物,以胚乳中含量最高,GA,处理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结论:桃儿七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休眠类型为生理休眠,GA,和低温可以有效打破休眠,GA3最佳浓度为120mg/L,最佳低温层积时间为60d。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探讨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为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滇重楼实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重量法、胚率测定、ELISA等方法对种子吸水特性、萌发抑制物及种胚休眠与发育的内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休眠属于形态学-生理学休眠类型。滇重楼种胚发育不完全、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与休眠无关。内源激素ABA和GA3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BA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ABA含量的降低是滇重楼种胚发育的始动因子,GA3有助于种子的生理后熟。萌发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抑制了种胚发育,而与生理学后熟过程无关。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生境中较长的低温时期可能是滇重楼种子具有较长时间休眠的外界原因。  相似文献   

5.
骆文华  邓涛  赵博  黄仕训  唐文秀 《种子》2013,32(1):72-74
利用生物鉴定法、胚的检测、GA3溶液浸种等方法,对德保苏铁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其休眠和萌发特性及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差,种子各部位均含萌发抑制物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而胚的未完全发育,则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GA3有利于打破德保苏铁种子的休眠,在常温下,用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24 h,解除休眠效果较好,萌发时间可提前15 d,萌发率达83.33%。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白头翁种子吸水特性、种皮透性、种胚成熟度、种子萌发抑制物以及种子破眠方法等,分析白头翁种子休眠机制,确定种子休眠类型,寻找有效打破白头翁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白头翁种子浸泡10 h左右吸水饱和;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种子,同一时间下,种子百粒重差异不显著;白头翁种子种皮透性较好,不会阻止种子吸收水分;种子成熟时胚多处于球形胚、心形胚阶段,发育不完全;不同浓度的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白头翁种子含有萌发抑制物;150 mg/L GA3能够促进白头翁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指数较高;暖层积+较低温暖层积的处理方法可以缩短种子萌发时间,种子萌发相对较集中,整个萌发周期缩短。综合分析表明,白头翁种子成熟时胚发育不完全,萌发抑制物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GA3可以促进白头翁种子萌发,变温层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初步判断白头翁种子休眠类型为中度简单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7.
石灰花楸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灰花楸种子休眠解剖结构基础、休眠影响因素和解除方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花楸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形态发育完全,种皮木质化程度较高、透气性障碍显著,在种皮和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PY+PD).低温层积40~45 d,石灰花楸种子萌发率可达85%以上,是解除休眠的有效途径.种子去除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种胚去除不同量子叶处理,萌发率为18.33%~51.67%,种子萌发后幼苗多不能正常生长;种子经各种浓度和时间梯度的NaOH、H2SO<,4>和GA<,3>处理,仅75%H2 SO<,4>处理5 min可以打破休眠,种子萌发率为25.67%.  相似文献   

8.
王鹏  林辰壹  陈伟  隆燕 《种子》2016,(8):1-6
为明晰多籽蒜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处理和4种化学物质对多籽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纸摩擦处理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4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50 mg/L GA3、5 mg/L 6-BA、0.1 mg/L SA、300 mg/L PG;提高种子萌发率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6-BA>SA>GA3 >PG;多籽蒜种子的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和因胚尚未完成生理成熟引起的胚生理休眠共同引起的混合休眠,可以通过机械处理和一定浓度的化学物质调控后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9.
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及休眠破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确定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测定种子发芽率及种子活力,种子吸水率,解剖观察种皮结构及种胚形态,提取种内萌发抑制物质,确定种子休眠类型;用GA3丙酮溶液浸泡,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以确定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辽东楤木种子种胚的形态发育不完全,种子内部存在多种抑制萌发物质,属于综合性休眠。200 mg/L GA3丙酮溶液中浸泡12 h,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30 d(高温20~23℃12 h,低温0~4℃12 h),能有效地解除休眠,萌发率达84%。  相似文献   

10.
切割种子对二穗短柄草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打破二穗短柄草种子的休眠,对二穗短柄草种子进行了6种类型的处理:(1)不切割;(2)切掉胚乳1/4;(3)切掉胚乳1/2;(4)在背对胚的一面划一不伤及胚的裂缝;5)切掉胚乳3/4;6)全部切掉胚乳,只剩下胚,以探索各处理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切割种子是打破二穗短柄草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切割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有着显著的差异,其萌发率的高低顺序为(6)(5)(4)(3)(2)(1)。种子休眠被打破的难易,与种子切割点到胚的相对距离以及切割后剩下部分的百分比皆成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部分地损伤种子的胚乳,可以增加种子萌发的几率。作为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的休眠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植物种子的休眠机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拧筋槭种子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拧筋槭种子深度休眠的原因,以拧筋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浸提液提取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抑制物质,研究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及根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除30%种皮浸提液对白菜苗高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外,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提高,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说明拧筋槭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均含有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是拧筋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为材料,从种子的吸水性、浸提液活性的生物测定和GA3、ETH、IAA等外源激素浸泡处理等角度,研究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生活力均达到92.2%以上,但发芽率较低.宽叶雀稗和巴哈雀稗的发芽率分别仅为59.3%和10.0%,都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2)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的种皮均不限制种子吸水,但巴哈雀稗种子种皮对种子萌发有机械障碍.3)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及自身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较高.可知,宽叶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巴哈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综合休眠.4)GA3、IAA、ETH、H2SO4及复合处理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A3、H2SO4及复合处理对巴哈雀稗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H2SO4处理5 min巴哈雀稗种子效果最佳,可提高发芽率35.3%.  相似文献   

13.
Pre-harvest sprouting of wheat grain can cause economic losses especially in cultivars with low levels of seed dormanc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genotype differences in embryo sensitivity to germination in response to exogenous (+/–) cis-trans ABA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Six white and four red seed-colored bread wheat genotypes that differed in dormancy were grown in a field near Swift Current, Saskatchewan in 2000 as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four replicates. The seed samples from this experiment were germinated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t 20 °C without light. The exogenous ABA treatments were 0 μM – whole seed (control), 0 μM-embryos, 25 μM – embryos and 50 μM – embryos. The ABA experiment was a factorial design with four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s with four ABA treatments in all combinations with the ten genotypes. A weighted (by day) germination index (WGI)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genotype in each ABA treatment. Genotypes differed in response to ABA. The genotypes, ABA concentration and genotype by ABA concentration 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Excised embryos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ormancy in most of the experimental genotypes. The addition of exogenous ABA enhanced embryo dormancy of most genotyp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厚皮香科植物阔叶杨桐种子在3种外源生长调节物质GA、IAA和6-BA浸种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阔叶杨桐种子为休眠性种子,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50 mg/L和100 mg/L的GA浸种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而150 mg/L的GA处理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低浓度的IAA(<100 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高浓度IAA浸种降低种子的萌发率;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6-BA的响应趋势与IAA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50 mg/L的6-BA浸种处理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打破小菘菜种子休眠,加速转育进程.方法:以小菘菜06 s 112回交代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幼胚培养技术打破种子体眠.结果:幼胚以"由透明向不透明过渡"的鲜嫩幼胚即授粉后约35 d的种子幼胚为宜;促进萌发的培养基是MS+0.8%琼脂+3%蔗糖+1.5 mg/L 6-BA+0.5 g谷氨酰胺,一般7 d幼胚即可萌发,发芽率达90%以上;播于穴盘后成苗率为95%以上;植株外部形态和花期育性完全正常.结论:该方法可促使休眠的种子提前萌发,在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可提前种子播期30 d左右,加速了转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胡小荣  孙雨珍 《种子》1995,(5):20-23
通过对野生向日葵种子吸水速度试验和切去种子钝端1/4,去壳、去皮等处理,结果表明引起野生向日葵种子休眠的关键部位是种壳和种皮。种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的透气性不良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任何去除种壳和种皮的处理都能迅速有效地破除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变化规律,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生理调控机制的分析探讨奠定基础.[方法]以赤霉素浸种前、浸种后、培养10 d、种子露白、胚芽长至1 cm时各阶段的阳春砂种子为材料,测定其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建立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酯酶(EST)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结果]阳春砂种子在休眠和萌发过程中,POD、SOD、CAT和EST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带的数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POD和SOD同工酶活性均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CAT同工酶在萌发前期变化不明显,后期酶的活性增强,且酶的种类也增加;EST同工酶的酶活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且在种子露白时活性达到最强.[结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谱的变化特点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出种子休眠与萌发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这些同工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导致了阳春砂种子打破体眠和最终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从形态结构、发芽试验、环境因子和处理方法对美女樱种子生物学特性、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女樱种子为直立型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存在7 d的休眠期.15/5℃全黑暗条件下用草炭做基质萌发效果较好.不同处理可提高美女樱种子萌发率,其中以清水浸种3 h后用0.1%的H_2O_2处理5 h效果最好,可高达7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