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京地区榨菜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榨菜为茎用芥菜的腌制加工品种,因其肉质细腻、味美可口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榨菜生产及加工在南京市得到较快发展,已建成33333 hm2的榨菜生产基地,并筛选总结出了适合南京地区的品种及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茎用芥菜又名榨菜,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蔬菜。其肉质茎经加工腌制后供食用,味美可口,且耐贮藏,可以调节淡旺季供应。茎用芥菜在慈溪市棉区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前人对其营养生理、吸肥规律研究不多。由于施肥不协调,导致单产不稳,“鲜菜头”品质不高,有时氮肥过多,造成下茬棉花疯  相似文献   

3.
龙虎 《长江蔬菜》1988,(2):28-29
儿菜是茎用芥菜的新品种,加工后称榨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长日照二年生蔬菜。川农一号儿莱是我场经十多年的组配筛选,以茎用大扁茎包芥菜与南充茎包芥菜组合的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4.
榨菜俗称青菜头,是芥菜中一个新的变种,属于十字花科茎用芥菜。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蔬菜加工腌制品,深受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历来北方市场销售的榨菜都是由南方各省生产和加工的。为了丰富我区蔬菜资源,增加新菜种,近二年我们引进了一些南方蔬菜品种,其中榨菜在我区很有发  相似文献   

5.
浙江茎用芥菜主要品种特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茎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on,var·tumlda Tsen et lee) 2要用于腌制加工,其产品称为榨菜。茎用芥菜的特点是茎发生变态,在功能叶的叶柄着生处产生瘤状突起。形成肥大的肉质茎。肉质茎可生拌、炒煮和腌制。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榨菜的国家.全国约有14个省市栽培,主产地在四川和浙江等地.其中以四川的生产历史最为悠久。以浙江的产量为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1983年茎用芥种植面,积达328273亩,1986年发展到35万亩,产值6000万元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河网和铁路沿线等交通方便之地,如嘉兴地区以及台州、宁波、温州、杭州地区,共…  相似文献   

6.
榨菜,又名茎用芥菜、青菜头,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以膨大的瘤状茎作为食用器官,因将其嫩茎经过腌渍、压榨加工成微干状态后供食用而得名。成品榨菜具有质地脆嫩、风味鲜美、香气诱人、营养丰富等特点。每1kg榨菜中含蛋白质44g、脂肪12g、碳水化合物56g、粗纤维31g、钙22.40mg。  相似文献   

7.
桑园套种榨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榨菜又名茎用芥菜、青菜头,十字花科,为低温长日照植物,在我国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以膨大的瘤状茎作为食用器官,经腌渍、压榨加工后供食用而得名。成品榨菜具有质地脆嫩、滋味鲜美、香气诱人、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著名咸菜。  相似文献   

8.
茎用芥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用芥菜又名榨菜、茎瘤芥、包包菜等,既可鲜食,又可腌制加工,深受城乡消费者青睐。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茎用芥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榨菜又名青菜头,是芥菜的一个茎用变种,其主要产品器官(膨大的瘤状茎)通常作为加工原料.榨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起源地在四川盆地,重庆、四川、浙江是榨菜的主产区.我省春榨菜生产上,由于病毒病发生普遍,榨菜瘤状茎产量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和年份间差异,可以说,病毒病是制约榨菜生产的一个瓶颈.此外,瘤状茎空心、先期抽薹或瘤状茎变长等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榨菜瘤状茎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榨菜植株生长和瘤状茎发育规律,结合榨菜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对榨菜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供广大榨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艺 《中国蔬菜》1983,1(3):5-0
芥菜(Brassica junceaCoss.)是我国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其中茎用芥菜 (Brassica juncea Var.tsatsai Mao)在我国西南地区品种特别丰富,但在生产上广为栽培和已有报道的,只有“榨菜”和“笋子菜”(又称“棒菜”)两种基本类型。前者肉质茎短而肥大,纵长/横径< 2,肉质茎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照片一);后者肉质茎长而肥大,纵长/横径> 5,且肉质茎上无明显的瘤状突起,形似莴笋,故名(照片二)。但无论何种类型,膨大的均为主茎,侧芽不膨大。 近年来,在四川一些地区出现一种称为“抱儿菜”(又称“儿菜”,“娃娃菜”等)的茎用芥菜新类型,由于深受消…  相似文献   

11.
温州榨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属于芥菜的茎用变种,俗称榨菜,其产品是膨大的瘤状茎。这种瘤状茎主要用于加工,加工产品即为榨菜。榨菜起源于我国中西部的四川盆地,在清乾隆51年(公元1787年)的《涪陵县续修涪州志》中已有记载,推测榨菜至少在220年前由芥菜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12.
榨菜属于茎用芥菜,是我国重要的冬种蔬菜作物。其生长期短,产量高,收益大,不与粮食争地,且有肥田作用。其经济效益高,尤其是通过加工腌制后的榨菜,肉质脆嫩,香辣可口,贮藏性能好,深受消费者喜欢。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春榨菜“甬榨1号”不同播种期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榨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茎用变种。浙江省宁波市种植榨菜具有悠久的历史,榨菜已成为宁波市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在9月底播种,有的年份由于气温偏高,导致榨菜病毒病发病较重,瘤状茎空心、变长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榨菜瘤状茎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本课题以“甬榨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榨菜不同播种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文报道该项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类型的茎瘤芥(榨菜)品种与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茎用芥菜的一种,其膨大的瘤状茎主要用于加工榨菜。发展榨菜生产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而且通过加工可大大提高茎瘤芥的附加值。根据产区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茎瘤芥主要有两个栽培类型,一  相似文献   

15.
榨菜又称茎用芥菜,属十字花科长日照蔬菜,原产在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独有,四川的特产。近两年,双辽县种籽公司引进部分榨菜品种,在全县进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净菜头2450公斤,亩产值达1000元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榨菜茎、叶和菜头均可制成咸菜,炒食新鲜榨菜头更独具风味。现将榨  相似文献   

16.
曹坚 《北方园艺》2008,(3):110-111
榨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茎用变种.其主要产品器官是膨大的瘤状茎.榨菜在蔬菜周年供应、出口创汇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笋菜属茎用芥菜。形似莴苣。株高50—60cm,开展度45cm,叶似榨菜,叶柄扁宽,茎皮白色或青色、肉质鲜美。上市最大茎粗4—5cm,单株净重0.6—1kg。10月下旬至1月上旬上市,早于其它茎用芥菜。我市引种后,平均亩产2000—3000kg,亩收入4000—5000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茎用芥菜的一个新变种‘抱儿菜’进行了定名,并介绍了其基本性状。‘抱儿菜’不同于‘笋形菜’和‘榨菜’两茎用芥,变种的基本形态特征是:除主茎膨大成肉质“母茎”外,侧芽能萌发并膨大成肉质“子茎”(侧茎),紧密着生于“母茎”四周,构成短缩肉质“子茎”群。 此变种还可再分为‘笋子儿菜’和‘胖儿菜’两个类型。但它们的花、果实和种子与其它茎用芥变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茎用芥菜是加工榨菜的原料,又是2—3月的淡季蔬菜,近年来,茎用芥菜在重庆近郊菜区因病毒病严重,产量很不稳定,一般亩产仅有500~1000公斤,影响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了减轻病害,提高产量,1984年以来,我们在总结茎用  相似文献   

20.
孙尧灵  苏小英 《蔬菜》1996,(5):20-22
榨菜的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471003河南省洛阳市西郊蔬菜技术服务站孙尧灵,苏小英榨菜系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类芥菜种蔬菜,亦称茎用芥菜,原产亚洲暖温带地区。我国南方广为种植,尤以四川榨菜最为有名,在北方海洋性气候地区也有栽培。其商品主要是短缩的“肥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