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甘肃林业》2005,(2):18-20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腹地,位于黄土、青藏和阿拉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森林覆盖率仅9.90%,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省。全省沙区面积3.729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8.4%。其中河西沙区位于中亚荒漠地带的边缘,涉及河西走廊五市及白银市景泰县,面积3.546亿亩,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是我省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沙漠研究与沙区经济发展刘金祥,温培安目前,沙漠及沙漠化已涉及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10亿人口,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达153.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4%,分布在27个省、...  相似文献   

3.
李晓鸿 《中国林业》2012,(14):31-31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海拔差悬殊,拥有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多种气候类型,自然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除海洋生态系统外,其余生态类型在甘肃都有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子午岭和祁连山,类型丰富,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布广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零星分布于南部。湿地360万公顷,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库塘、稻田等。沙漠面积较大,沙漠化危害严重,由西向东分布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全省沙区总面积24.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且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0.38%的速度扩展。天然草原2.67亿亩,类型较多,占全国18个草原类型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这次治沙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自治区首次规模较大的治沙会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治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土地沙漠化、风沙化已是当今世界性灾难,全世界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4500万平方公里,我国有153.4万平方公里。我区是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面积约8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土地面积的50.56%,其中,沙漠面积42.3万平方公里,戈壁面积29.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相似文献   

5.
当今,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世界头号灾难。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大。我国现有荒漠化面积33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4%。新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0.56%,其中沙漠戈壁71.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12.4万平方公里。沙漠的推进、荒漠化土地的扩大和沙尘暴的侵袭,对沙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全区有二分之一的土地近1000万人正受到土地荒漠化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2亿亩草场严重退…  相似文献   

6.
我国沙漠化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达156.8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土地沙化已危及1亿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防治沙漠化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长期任务。要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必须统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建立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的长效机制,打破生态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立足沙区面积大、沙生植物品种资源丰富和光照充足的实际,大力发展沙产业,  相似文献   

7.
治理沙漠、遏制土地沙漠化和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的重要事业。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共有11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但其中只有61%是由于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而形成的真正的气候性沙漠,另外26万平方公里是因人类的活动而正在沙漠化或者是有严重沙漠化危险的干旱草原。曾在我国沙漠地区研究过干旱土地使用情况的德赫尔说,现在中国科学家认为人口压力是  相似文献   

9.
甘肃是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大省,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全省沙区总面积2486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4258公顷的58.4%。其中:沙化土地1436.5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3.7%。以黄河为界,大致可划分为河东沙区和河西沙区两大片。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和庆阳等市及甘南州,共24个县(市、区)496万人。其中,河西沙区(河西走廊5市及白银市的景泰县)面积2364万公顷,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河东沙区包括环县、玛曲、平川———靖远北部三块,面积1.22万公…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屿国家,它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国土总面积77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35%。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除沿海地带受海洋影响较大外,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大风、沙尘暴常会发生,尤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沙尘暴最为频繁。2002年一场沙尘暴  相似文献   

11.
写在大漠上的论文常兆丰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今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占据了4560万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的30.5%。我国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153.3万平方公里,为国土面积的15.9%,已...  相似文献   

12.
一、府谷的沙区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化地区府谷县的总土地面积为3,229平方公里(484.35万亩),其中沙漠化的面积约为495平方公里(约74.2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在沙漠化土地内,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面积约166.6平方公里(约25万亩),农地面积为102平方公里(15.3万亩),其余为荒地、牧场、暂不利用地、特用地及村庄用地。沙漠化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环境退化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草原、荒漠的过渡带)开发资源、发展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恰当的经济活动超越了天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木原 《内蒙古林业》1991,(12):21-22
一、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我国是个沙漠面积较大的国家。有著名的塔克拉马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不齐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及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这些沙漠和沙地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陕西等省区。抿统计,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3万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又是我国“三北”防护林西北地区所辖地段。该区有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670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64%。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大幅度增长的需要,防风固沙林带的建设,对减少绿洲风沙的危害,加强沙漠化的防治以及沙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第3届世界沙漠开发大会于1990年7月23日至28日在京举行。来自埃及、美国、苏联、澳大利亚,及东道主中国等3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指出,目前世界100多个国家或地区,35%的陆地面积和20%的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全球沙漠化土地每年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面对沙漠化土地扩展、可耕地缩减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据目前的资料统计,我区的沙漠、沙地总面积约有2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7.8%。其中:巴丹吉林沙漠4.71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3.67万平方公里,毛乌素沙地2.50万平方公里,乌兰布和沙漠1.03万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1.13万平方公里,浑善达克沙地2.33万平方公里,科尔沁沙地2.46万平方公里,乌珠穆沁沙地0.2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沙漠化是世界性生态灾难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嫩江沙地,虽经建国后40多年的开发治理,土地沙漠仍在不断扩展,一些地方流沙对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水利设施构成严重威胁,给沙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成为影响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治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成为我省进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辛娟 《陕西林业》2011,(5):33-33
我省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三大沙区主要分布在陕北贫困山区。现有荒漠化土地294.7万hm2、沙化土地141.3万hm^2,分别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4.3%和6.8%,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生命     
生命华希良摄青海省自50年代以来。土地沙漠化面积平均每年扩大100万亩。草原的沙化、退化使农牧业生产首当其冲.受到沉重打击,现全省沙漠、戈壁1.4亿亩,沙漠化土地3894万亩。西藏西部狮泉河盆地风沙流、沙尘暴活动强烈,沙丘不断前移。“一江两河”雅鲁藏...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风沙很大,长期以来,无情地蹂躏着沙区人民。有资料显示,目前,阿拉善荒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0%以上;境内流沙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东南推移;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势;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流沙流入黄河;每年有150万亩土地被沙化……阿拉善自然条件恶劣;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沙尘暴频繁发生;大部分沙区失去人畜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