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睫毛婆婆纳(Veronica hederifolia L.)又名常春藤叶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睫毛婆婆纳原产欧洲、西亚和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当地极为重要的麦田杂草.该种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江苏南京和浙江定海有分布.通过其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早熟禾和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培养试验,研究睫毛婆婆纳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睫毛婆婆纳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3个生测指标中,根长表现最敏感.在最高浓度(0.20 g/ml)下,高羊茅、早熟禾、小麦和油菜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92 9、-0.511 5、-0.118 0和-0.776 5.不同植物对睫毛婆婆纳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油菜最敏感, 其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在最高浓度(0.20 g/ml)下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45 4、-0.776 5和-0.388 9.  相似文献   

2.
麦田婆婆纳生态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62-1062,1064
试验结果表明 :麦田婆婆纳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 ,小麦产量损失 (y)与婆婆纳密度 (x)间呈幂函数关系 ,即y =0 .0 0 49x2 .0 4 6 3。结合现行小麦价格、产量水平和防治费用等因素 ,制定了婆婆纳生态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21-122
分析了婆婆纳在麦田的空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婆婆纳在麦田呈聚集分布,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且田间调查以棋盘式和平行取样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麦施达、麦喜防除旱茬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冬小麦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双氟.滴辛脂无论冬施或春施对冬小麦田主要恶性杂草猪殃殃、泽漆防效显著,但对婆婆纳防效较差,冬施除草效果比春施高6~10个百分点;冬施每667 m2用双氟磺草胺5.8%悬浮剂10 mL,能有效防除江苏沿海地区棉茬麦田主要恶性阔叶杂草婆婆纳、泽漆,药后60 d株防效达90%以上,对猪殃殃也有良好的防除作用,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苯磺隆。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试验地进行了 8%精喹禾灵乳油 5 6 2 .5、6 0 0 .0、6 3 7.5 m l/ hm2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研究 ,结果表明 ,8%精喹禾灵乳油 6 0 0 .0、6 3 7.5 ml/ hm2对水 3 0 0 kg喷施的株防效分别为88.3 %、92 .7% ,高于 5 %精禾草克乳油 75 0 .0 ml/ hm2的株防效 75 .2 % ;各处理间的鲜重防效均在 90 %以上 ,且无显著差异。 8%精喹禾灵乳油防除野燕麦效果良好 ,适宜在春油菜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倒置9点取样法,对安阳地区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夏大豆田杂草种类有14科26种,禾本科杂草有狗尾草、稗、马唐5种,阔叶杂草有马泡、马齿苋、婆婆纳等21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在20以上的有马泡、马齿苋、牛繁缕、牛筋草、鳢肠5种,这些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在大豆2~3片复叶,杂草2~4叶期用20%高盖40ml/667m2,一周后喷15%克草特15ml/m2或18%氟磺胺草醚.嗪草酸甲酯.烯草酮乳油75ml/m2,或14%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嗪草酸甲酯乳油100ml/m2,加水50ml/m2,防效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和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植物在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月自然降温过程中,2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降温初期二者SOD活性下降明显,但阿拉伯婆婆纳的降幅(13.1%)小于白三叶的降幅(17.3%),且阿拉伯婆婆纳的SOD活性始终高于白三叶;从2018-12-14到2018-12-24阿拉伯婆婆纳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白三叶脯氨酸含量到2019-01-03才有明显上升;2种植物丙二醛(MDA)含量降温初期均有上升,但白三叶的增幅(29.7%)高于阿拉伯婆婆纳的增幅(12.5%)。3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均表明,阿拉伯婆婆纳比白三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身生理调节,以适应低温胁迫,且越冬率及返青情况观测结果与生理指标反映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 :45 %扑·苯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杂草荠菜的防效达 10 0 % ,对猪殃殃、婆婆纳的防效也在 90 %以上。推荐使用剂量为 3 75~ 60 0g/hm2 。  相似文献   

9.
钟林光  王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13-10115
对湘北地区婆婆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进行研究,为综合防除和利用婆婆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窦全丽  张仁波  肖仲久  李凤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32-18133,18149
[目的]分析小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7.383%,其中含量超过1%的有19种,主要有十六烷酸(19.620%)、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9.202%)和亚油酸(7.392%)等。[结论]小婆婆纳的挥发油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提取原料和精细化工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