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具小史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说的是拢翠庵有个修女叫妙玉很讲究品茶和茶具。她用海棠式的雕漆填金“云龙献寿”茶盘和白瓷盖碗沏茶招待贾母,又用“绿玉斗”茶碗沏茶招待宝玉。茶是“老君眉”,水是隔年梅花上的积雪,喫在嘴里,幽香扑鼻,清醇无比。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品茶和茶具非常注意,把茶具作为品茶重要条件。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同时我国陶瓷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驰名中外。自古至今,我国茶具丰富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茶叶制作工艺和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迎来了茶器变革创新的重要阶段。《遵生八笺》这本书虽为养生巨著,书中却系统记载了明代文人阶层所使用的茶器种类,本文通过整理书中关于茶器的文献内容,探析每件茶具的用途与存在价值,并建立起茶器的空间布局与瀹饮程序。明代文人阶层对茶器的选择既生动反映着当时的饮茶习俗,也引领着明代饮茶审美的时代潮流,这些丰富多彩的茶器展现了文人们“以茶为本,实用为佳”、“雅玩清赏,追求意趣”、“以具传情,以器鸣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汤静 《福建茶叶》2016,(12):299-300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朝初期中国宏大的社会全景图,更是把我国的茶文化描写得淋漓尽致。洋洋一部《红楼梦》,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茶"的身影,从各式各样的茶叶、精致讲究的茶具,再到对品茗环境的选择和饮茶的习俗,无不细致入微地向读者展示着那个年代别具特色的品茶文化。本文试从茶叶、茶具、茶俗等方面对《红楼梦》中的品茶文化论述一二。  相似文献   

4.
吴觉农先生的新著《茶经述评》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陆定一同志为该书题了书名,并作了序言,在序中指出,《茶经述评》“是20世纪的新茶经”。该书内容很丰富,是茶叶著作中难得的一本好书。九十高龄的吴老先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精心编著30余万字。全书分10章,从茶叶的起源叙述开始,对采制工序,茶的制造、器皿、烤煮、饮用、史料、产地、茶具与茶器以及《茶经》的挂图,都作了释注与评  相似文献   

5.
福宁清水绿系霞浦县历史名茶,霞浦县城北龙首山巅(海拔330米)有座圣水寺,周围多种有茶树,寺后有口“圣水井”。据传,寺僧用这口井水烹茶,色绿汤清,沁人心脾,故取名“清水绿”。当时,龙首山一带的茶农所产茶叶的品质与圣水寺的“清水绿”相同,所以在市场上就统称为《福宁清水绿》。  相似文献   

6.
闵光培 《福建茶叶》2016,(12):392-393
茶具是茶之父,精于品茶的人们除了品茗茶香茶味,对茶具也是十分讲究。为上乘品质的茶叶配上一套精美相称的茶具,也不失为一种惬意享受。在中国,对茶具的设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制作工艺,当然它也考量了茶具与品茶者之间的交互体验与情感体验,赋予茶具设计以生命价值。本文也将从用户的交互体验与情感体验两方面因素来探讨现代茶具的艺术设计,凸显其设计的艺术精美性与体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5,(1)
<正>古人云:"以茶可行道"。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在古人看来,喝茶从来不只是享用茶叶的过程,更包含着一定的礼仪程式,用器的过程,正是一套精神享受的过程,以达"清醇恬静、自然澹泊"的神韵。饮茶作为一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茶、陶瓷在中国人漫长的文化发展中相辅相成,衍生出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茶具。《孟子·告子上》说"食、色,性也"。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设计,是与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因此茶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国人对茶具的选择一直十分讲究,在数千年的饮茶文化中,不仅品茶汤和茶道精神之味,而且品茶具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承载的文化之味.现代茶叶科学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对茶具设计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出现,必然会使古老的茶具艺术更具智慧与人性的关怀.本文以传统茶具历史为依据,论述现代茶具的设计趋势,即在传统茶具设计理念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的文化相结合,使传统茶具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完美的展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茶具答问     
《中国茶叶》编辑部,转来几件读者来信,对我国茶具历史的有关情况,提出了一些疑问,要求作答。过去我们对茶具也缺乏研究,为答所问,临时查考了若干史料,所答讹错难免,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有人说“茶具,茶具,有茶就有具”,认为茶具是和茶的利用一起产生的,对吗?所谓茶具,也即指与饮茶有关的专门器具,而茶叶的发现和利用,最初是从药用开始的,后来才发展到饮料。所以,茶叶的利用在前,茶具的产生在后,茶具和茶的利用并不是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诗人袁枚不仅精于烹饪,而且善于烹茶。他“尝尽天下之茶”,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介绍了自己藏水、选茶、藏茶等方面的经验,都是专家之言。袁枚主张烹茶时用武火,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亦不可取,因为“叶则浮矣”,难于出味。他认为烹茶要用穿心罐,就是茶盅也不宜上盖,“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他把即  相似文献   

11.
创意《安溪茶艺》来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乌龙茶茶艺。茶艺展现: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条铁观音的彻茶技艺,是一11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动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艺之本: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茶艺之田:彻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流程。茶艺之错: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菜…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设计的内涵,因此想要实现陶瓷茶具的成熟设计活动,必须充分注重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陶瓷茶具审美设计过程中。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习惯,是一种民族共同习性,因此可以说将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到陶瓷茶器审美设计过程中,意义极为突出。本文拟从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及特征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茶器设计应用状况分析,根据当前对陶瓷茶器审美设计的具体要求,从而探讨传统文化理念影响下的陶瓷茶器审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茶是中国从古至今特有的一种饮品,中国的茶叶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茶叶的传播中,它也将中国特有的饮茶文化在世界上传播。品茶的人对喝茶整个程序有着很高的要求,从对茶叶的种类,到沏茶的方式,甚至是茶具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包含着我国传承的茶文化,在与茶交流的同时,便能够体会到很多我国独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钱永兴 《中国茶叶》2009,31(9):36-37
中国古代,散茶多用竹木、陶瓷乃至玉器所制茶盒做容器,而饼茶则多用绢纱之类包装。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开篇的诗句:“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说的就是用白绢包装饼茶。茶叶的绢纱包装上,有时会题写相关的诗句。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作有《故人寄茶》诗,其中就提到四川老友寄送的新茶包装上有题诗:“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这可能就是茶叶商标的雏形。另据研究者称,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文化长河中,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韵味脱颖而出。茶文化富有极高的艺术性,从古至今,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至当今社会,茶已经逐渐成了现代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饮茶,必不可少的就需要茶具。其中紫砂陶茶器作为手工茶器的典范,在我国手工茶具的制作设计中占领独特的地位。本文旨在讨论当今茶文化背景下紫砂陶茶器的创作理念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越  田醒 《福建茶叶》2017,(11):106-107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相似文献   

17.
成语“三茶六礼”语见清·李渔《蜃中楼·姻阻》:“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礼,行到我家来。”成语大意是说,经过“三茶”和“六礼”的习俗结婚的。指古代婚姻各种仪式的总称。比喻明媒正娶。古代我国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三茶”包括:一茶为“订婚择日敬甜茶”。甜茶一般是用茶叶沏泡的茶水,加上冰糖或金桔等冲泡而成。凡是男方首次到女方提亲时,男家要备礼前往,女家将礼品置于神明灵案前。当男家客人入座后,女儿要捧甜茶上厅,按辈份、年龄高低、先男后女依次敬甜茶。客人则赠予“红包”,谓“压茶杯”。这一…  相似文献   

18.
徐应善 《中国茶叶》2006,28(2):22-23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茶叶是当地传统经济作物,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93-1597),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曾写有《竹屿烹茶》一诗:“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早在隋唐时期遂昌已是全国55个产茶县之一,1974年遂昌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茶叶“双万工程”、“名优茶项目”,茶叶产业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9.
谢萍娟 《福建茶叶》2000,(Z1):26-28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从远古神农时代至今 ,中国茶叶发展已经有 50 0 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叶的利用由单纯药用发展到被普遍饮用 ,逐渐上升为有讲究的品饮 ,成了一门艺术。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 ,同样是泡茶 ,“饮”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而“品”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 ,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 ,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 ,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和“艺术”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茶具答问     
四、我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茶具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在奴隶制时代,也即我国茶具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茶具主要包括煮茶、饮茶和贮存茶叶的这三部分器具。大概到奴隶制末期,或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制茶发展为以蒸压成饼茶为主,如三国时《广雅》所说:“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灸令色赤,持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时茶具除早期的三种内容之外,又增添了一种如杵、臼之类的碎茶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