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运根 《绿色科技》2021,(7):50-51,54
为探究不同品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型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以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和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以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对照(CK),于2020年12月测定了各品种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值,分析了不同品种杉木容器苗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3.8%、16.6%和70.6%;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15.1%、16.1%和27.5%,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QI值最大,其次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最小为对照(CK),综合分析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
采用营养袋扦插育苗的方法育苗,并将Pt菌剂放入袋中进行菌根化处理,探讨Pt菌荆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扦插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合尾叶桉扦插生长的Pt菌剂浓度为10g,尾叶桉的苗高、地径、干重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8.9cm、1.46mm、6.8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5.0%、78.0%、94.2%。  相似文献   

3.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4.
滨柃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州天艺园林植物开发有限公司于2004年引进滨柃苗,建立采穗圃,并进行少量扦插繁殖。2006年开始全部采用配方基质地插,成活率在95%以上,扦插繁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利用扦插繁殖培育容器苗、形成年生产扦插苗33万株,容器苗25万株的生产规模。6a多来,利用本扦插繁殖技术已繁殖滨柃扦插苗150万株,应用园林工程绿化达100万株,销售产值达400万元,获得了初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关1号黄栀子嫩枝扦插容器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关1号黄栀子的春、夏、秋三季嫩梢均可用来扦插、移植培育容器苗,其生根率、幼苗移植成活率均达95%以上。分关1号黄栀子移植容器苗在不同育苗基质中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移植容器苗与育苗基质存在交互效应。嫩枝扦插培育容器苗比硬枝扦插育苗优势明显,表现为嫩枝扦插育苗节省插穗成本,提高苗木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了应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培育优质红椎实生苗新技术。基质以泥炭60%、炭化锯末20%、炭化树皮20%为轻基质配方,用湿润沙层积种子催芽,待胚根长到一定长度移入容器袋中,并进行遮阴、防鼠害、水肥、病虫害防治和炼苗等管理,当苗木地径≥0.3 cm、苗高≥30 cm,且充分木质化和无病虫害,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培育半枫荷容器苗常用基质的配比,总结半枫荷扦插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建立试验区,开展以菇棒、黄心土和火烧土为基质的不同配比的半枫荷容器苗培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半枫荷容器苗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大,基质配比以V(菇棒)︰V(黄心土)︰V(火烧土)=3︰3︰4表现出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最好,更有利于半枫荷容器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利用葡萄嫩枝扦插 ,技术简便 ,成苗快 ,夏季在窑棚内床插或容器扦插 ,生根成活率都在 97%以上 ,插后 4 5~ 6 0 d即可出棚定植 ,移栽成活率 ,床插苗在 80 %以上 ,容器苗成活率高达10 0 %。  相似文献   

9.
采用沙床和容器2种方法进行马尾松扦插繁育试验,选取珍珠岩、河沙及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进行不同基质扦插对比,在母树下部、中部及上部采集穗条扦插比较,生根剂不同浓度及处理方法进行扦插,研究表明:①以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或珍珠岩为基质进行容器扦插培育马尾松无性苗,其成活率和成苗率高,扦插苗生长快,起苗容易,苗木根系损伤小,造林成活率得到保证;②马尾松穗条扦插存在位置效应,母树中上部穗条与下部穗条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中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③用低浓度生根剂处理插条后蘸取含有相应浓度生根剂泥浆扦插,能大幅度提高马尾松穗条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油橄榄扦插容器苗生长的轻基质,提高油茶果壳废弃物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泥炭、细沙、珍珠岩和油茶果壳作为试验材料,设置10种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扦插后容器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基质组分对油橄榄扦插苗各生长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根径多集中在0~0.5mm,珍珠岩质量分数35.00%~66.67%有助于增加根系粗度,泥炭中添加油茶果壳能显著增加苗高、地径和根系数量,细沙和珍珠岩能提高扦插苗生根率,根系平均直径与根系数量和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来看,泥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体积比3∶2)适宜作为油橄榄扦插育苗基质,油茶果壳作为容器育苗的轻基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者四年来在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通过对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的选择和容器扦插育苗,容器播种苗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试验研究,并用容器与裸根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培育容器苗70多万株(扦插苗20万株,播种苗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12.
山荆子全光喷雾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清水为对照,试验研究了ABT1号和"根太阳"生根剂分别在2种浓度下对山荆子全光喷雾扦插繁殖的扦插成活率,苗木根系数量、长度、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和对照扦插苗平均成活率22.2%~51.1%,"根太阳"生根剂50倍液(X4)成活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和对照扦插苗单株平均根系数量为3.0~7.0条,根系平均长度为7.5~9.5cm,根系平均直径不同处理为0.9~1.2mm,不同处理及其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根太阳"生根剂50倍液对山荆子扦插繁殖苗成活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外,其他处理对扦插繁殖苗成活率,根系数量、长度、直径都没有促进作用或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油橄榄品种扦插育苗效果及容器苗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Frantoio、Leccino、Pendolino、Maurino、Moraiolo、Coratina和城固32共7个油橄榄品种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枝扦插生根难易程度不一,其中城固32、Frantoio和Pendolino自然生根率分别为82.3%、69.2%和50.8%,为较易生根品种,Leccino、Moraiolo、Maurino和Coratina4个品种的生根率均低于30%,为生根困难品种;油橄榄容器苗普遍具有生长快的特性,两年生容器苗一般都能达到壮苗标准,特别是城固32、Frantoio和Coratina3品种主干生长健壮、新枝抽发有力,具有明显的速生特性;油橄榄容器苗1年中根系有2次生长高峰期,树冠有3次生长高峰期,根冠比随苗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扦插芽苗分别进行室内温室、室外拱棚内移栽,对这2种环境下生长的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及其茎叶、新梢、根等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室外拱棚内生长的油茶容器苗成活率要高于温室,平均高出13.19%;地上地下各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温室,尤其是根系生物量增长,移栽于室外拱棚内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均优于温室。结合室内外9种基质的油茶容器苗生物量数据的分析,表明基质Ⅴ与Ⅵ显著促进了油茶容器苗生长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5.
欧洲云杉(Picea abies(L.)karst)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北部,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去杉采穗圃管理、插穗制备、扦插、扦插生根情况、扦插苗移栽、苗期管理及移植成活情况等技术要求。得出欧洲云杉扦插后100d时,生根率达到90%,插穗的平均生根数5.96条,平均根长1.38cm。网袋容器扦插移植苗的移植成活率达到100%,而裸根苗的移栽的成活率达到85%。以便为欧洲云杉优良品种的规模繁育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落羽杉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出了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落羽杉种子处理技术,可保证有胚种子全部发芽,场圃发芽率达70%以上,比对照发芽率提高30000%,开始发芽提早3~40d,发芽持续期减少35~53d。分析了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树种在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苗期、幼林期生长的遗传变异。系统地掌握了落羽杉种子温床播种,芽苗移栽和容器育苗、造林的关键技术,苗木产苗量比文献高产记录增产3136%,总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100%。摸索出落羽杉无性繁殖的有效技术———夏季嫩技扦插,10~15d愈合,30~45d生根,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同时分析了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力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7.
以圃地育苗嫁接方法作对照,对红松容器苗嫁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松容器苗的嫁接可使新梢生长量提高16.5%,新梢粗度提高15.1%,冠幅提高4.4%,侧根条数增加71.7%,嫁接成活率提高7.2个百分点,Ⅰ级苗率提高21.7个百分点,间接提高上山造林成活率12.5个百分点。红松容器苗可为红松嫁接提供优质砧木,并能显著提高嫁接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处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不同质量浓度GA3和PP333溶液分别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同时在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旺季初期分3个时期摘心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高生长,但对增粗生长无影响。不同溶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不同质量浓度PP333溶液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及不同时期摘心处理都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的增粗生长。GA3茎基部涂抹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粗26.90%~76.55%,PP333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加21.70%~66.04%,摘心处理地径增粗仅为3.79%~23.48%。600 mg/L的GA3溶液涂抹茎基部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发育效果最好,300 mg/L的PP333溶液喷施叶面能有效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增粗,比对照地径分别增粗71.12%和66.04%。  相似文献   

19.
杂交松扦插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扦插基质、育苗容器、育苗地设施、扦插用激素、消毒与扦插方法、扦插季节和扦插后管理以及扦插苗出圃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松的扦插容器育苗技术,并综述了杂交松的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与规划、整地、苗木选择与运输、栽植和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扦插育苗及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