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制备及体外抗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硫酸庆大霉素与抗大肠埃希菌抗体用化学修饰剂进行偶联,再经化学方法处理,按制剂学原理制备成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用硫酸庆大霉素做对照,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检测靶向硫酸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μg/mL,硫酸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4μg/mL,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硫酸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恩诺沙星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在4种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无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对各菌的MIC为8~64μg/mL,二者联合后的FIC指数范围为0.5~1,二者联合用药时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山地区致鸡肝炎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唐山地区无菌采集临床上疑似大肠埃希菌病鸡的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检查和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结果,鉴定出致鸡肝炎的大肠埃希菌18株。将分离的1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12种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氨基糖苷类高度敏感,其中对硫酸新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100%;对青霉素类耐药程度较高,甚至对先锋V具有较严重的抗药性,其高敏感率接近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黄连素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联合用药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和头孢拉定联合用药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临床试验证明硫酸新霉素和头孢拉定联合用药对大肠埃希菌预防保护率高达94%,治疗率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4.
板栗花作为民间用药在临床上已有应用,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了解板栗花的抑菌效果,本研究将板栗花的水煮提取物制备含0.001 g/mL,0.01 g/mL,0.1 g/mL和1 g/mL的板栗花提取物药平板和药敏片,分别对供试菌株大肠埃希菌O4、大肠埃希菌O8、大肠埃希菌O1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当板栗花提取物浓度为0.01 g/mL时,所有供试菌株均高度敏感,这为板栗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氢钾消毒剂为研究对象,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作用时间和干扰物存在条件下,过硫酸氢钾的杀菌作用。结果显示,有机干扰物不存在时,在设定温度下(37、25、4℃),浓度为312.5mg/L~1 250mg/L的过硫酸氢钾对受试菌(107 CFU/mL)作用5min,杀菌率为100%;浓度为2 500mg/L时,1min可完全杀灭受试菌。当有机物(牛血清白蛋白)在菌液中的终浓度为30g/L时,室温下作用10min,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浓度为625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 500mg/L。有机物含量为250g/L时,相同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的杀菌率为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9.97%。研究结果为过硫酸氢钾作为消毒剂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AmpC酶基因型在上海地区猪鸡源大肠埃希菌中的流行情况,收集2016-2017年上海地区12个养殖场950份健康猪鸡粪便,采用传统细菌学方法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药敏试验进行大肠埃希菌AmpC酶表型筛选以及PCR方法对常见的3种AmpC酶基因型(DHA-1、CMY-2、ACT)进行检测。共计分离出762株猪鸡源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西丁MIC≥32 μg/mL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32/16 μg/mL的菌株共计86株,占比11.3%(86/762)。PCR结果显示:AmpC酶基因型 CMY-2阳性率为64.0%(55/86),DHA -1阳性率为4.7%(4/86),未检出 ACT 型。上海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AmpC酶基因主要以CMY-2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与氯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试管肉汤2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及氯霉素对鸡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内服3d,2次/d。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及氯霉素对鸡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3.2μg/mL和1.6μg/mL;以氟苯尼考40mg/kg和氯霉素40mg/kg体重给鸡(每组40只)内服后,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7.5%和55.0%,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95.0%。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以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TEM1型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采用SDS消除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质粒,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条带,药敏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消除前后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敏感,对大观霉素中敏,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检测出TEM1型耐药基因;试验菌株经7.5g/L的SDS处理至第3代时,质粒条带有明显的减少,TEM1型耐药基因消失,并且恢复了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说明耐药质粒已经成功消除。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更为安全高效的动物替抗药物,本试验以3种中药复方和7种中药废弃物为材料,采用K-B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直径、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平板涂布法检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综合评价所选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9种药物(除清开灵药渣外)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值在3.91~125 mg/mL范围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到高度敏感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125 mg/mL和62.5 mg/mL,表现为中度抑大肠埃希菌;忍冬藤和中药复方1对肠炎沙门菌的MIC值都是125 mg/mL,为肠炎沙门菌中度敏感药物。试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复方和6种中药废弃物(除清开灵药渣外)可开发成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可预防和治疗禽畜大肠埃希菌感染,而中药复方1和忍冬藤可防治畜禽因感染肠炎沙门菌引起的病症。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不同动物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新疆不同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猪场、羊场和牛场分别分离猪源大肠埃希菌454株、羊源大肠埃希菌638株和牛源大肠埃希菌89株,用微量肉汤法对上述细菌进行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酰胺醇类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表面,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67.0%)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3.7%)耐药率较高,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0.4%~41.2%之间;羊源大肠埃希菌对安普霉素(33.9%)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2%)耐药率较高,其他药物耐药率在3.1%~15.6%之间;牛源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24.4%)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9%)耐药率较高,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1%~6.7%之间。多药耐药结果,猪源大肠埃希菌以2耐~5耐为主,羊源大肠埃希菌以0耐~2耐为主,牛源大肠埃希菌以0耐~1耐为主。新疆猪源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最严重,羊源菌次之,牛源菌最轻;猪源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