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IAA和NAA处理对黄冠梨果皮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生长素类物质与梨果皮钙含量的关系,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果实套袋前喷施IAA和NAA对果皮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膨大期(即花后80 d)后,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但NAA处理与套3层袋处理差异不显著;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水溶性钙和NaCl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NAA处理果实的果皮中这2种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IAA处理较套3层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醋酸溶性钙含量,而NAA处理对醋酸溶性钙含量影响不大;IAA和NAA处理均降低了果皮HCl溶性钙以及残余钙的相对含量。IAA处理可促进套袋黄冠梨果皮中总钙、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23 a生红星、玫瑰红和长富2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春季在新泰市龙廷镇土门村果园进行了不同时期(花前7 d、花后7 d和花后15 d)的一次性疏花疏果试验,以传统疏花疏果方式为CK,研究了不同时期一次性疏花疏果对苹果花序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疏花疏果在花序坐果率以及果实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的效果均优于 CK,在所采用的3个一次性疏花疏果时期中,以花前7d进行一次性疏花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在泰沂山区,可以对红星、玫瑰红和长富2在花前7 d以20 cm的间距进行一次性疏花定果。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对魏可葡萄果穗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魏可葡萄为试材,于开花前13~22 d,使用不同浓度(3、5、7.5 mg/L)赤霉素处理,结合盛花期25 mg/L GA3和花后两周25 mg/L GA3+5 mg/L CPPU处理。研究了不同赤霉素处理对魏可葡萄花穗长度、果实小穗节间长度、无核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13~22 d的12组处理中,花前16 d 7.5 mg/L GA3结合盛花期25 mg/L GA3,花后两周25mg/L GA3+5 mg/L CPPU的处理果穗拉长效果最为显著,其果实小穗节间长度增长为对照的128.81%。使用不同赤霉素处理提高了魏可葡萄的无核率,使魏可果形变长,此外,还增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前喷钙对黄金梨叶片光合荧光、果肉钙营养元素周期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的影响,为黄金梨合理补充钙素营养提供理论依据。以13年生黄金梨为试材,从花后两周左右开始,每隔7 d在选取的黄金梨果树上喷施钙肥,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1)喷施0.5%氨基酸钙溶液;(2)喷施0.5%氨基酸钙溶液+20 mg/L IAA;(3)0.5%氨基酸钙溶液+20 mg/L EGTA;(4)清水对照(CK)。结果表明,喷钙处理提高了果肉的总钙含量,IAA能够促进果实对钙的吸收,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氨基酸钙和氨基酸钙配施IAA的处理的果肉钙含量分别增加了8.6%、20.7%。喷氨基酸钙和钙配施IA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使光系统II维持较高的活性,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II的天线转换效率(Fv’/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高于对照,添加抑制剂EGTA明显抑制了光合作用。喷钙处理的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高于对照,添加IAA处理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12.7%,11.8%,6.5%,24.2%,同时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而添加EGTA的果实品质明显降低。因此,幼果期喷施氨基酸钙能够为黄金梨果实补充钙素营养,显著提升叶片的光和性能,并达到了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钙、IAA配施优于单施钙处理。  相似文献   

5.
0.8%石灰水加20 ppm IAA和0.8%石灰水加20 ppmGA于采前30天和15天处理“玉露”水蜜桃.采收后,自然状态下贮藏10天.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水加IAA处理的好果率比未处理提高142.8%,比石灰水处理提高78.9%;糖酸比值较未处理和石灰水处理的分别提高52.7%和36.8%.石灰水加IAA处理可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性.在钙素水平方面,石灰水加IAA处理的全果总钙含量比未处理和石灰水处理的分别提高46.4%和22.0%.但是石灰水加GA处理的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转反义 ACS( ACC合成酶基因 )番茄与普通番茄果实激素平衡方式不同。普通丽春番茄果实采前 IAA、Z+ ZR(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 )逐渐下降 ,GA在花后 40 d出现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ABA呈递增趋势 ;IAA/ ABA花后 2 0 d最高 ,花后 40 d至果实变色期变化不显著 ,但果实粉红期至红色期 IAA/ ABA显著下降。转反义 ACS番茄表现了与丽春番茄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IAA/ ABA从花后 2 0 d至绿熟期呈上升趋势 ,而绿熟期至腐败期缓慢下降。转反义 ACS番茄生长类激素的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时期 (绿熟期之前 )与普通番茄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成熟衰老时期显著地高于普通番茄。  相似文献   

7.
采前喷钙对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白凤桃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的方法,研究了采前补钙影响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进程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喷施10 g/L Ca(NO3)2处理的桃果实果皮、果肉及细胞壁物质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8.8%、17.7%和11.3%,果实硬度提高了7.8%;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 d出现,并且果实软化前期的呼吸速率低于对照果实.贮藏过程中,喷钙果实出汁率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á=0.05).喷钙处理对细胞膜透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显著抑制了采后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此外,采前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细胞壁共价结合果胶和离子结合果胶的含量,抑制了常温贮藏半纤维素的降解(á=0.05),然而果实细胞壁水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的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常温贮藏和冷藏2周后货架期间,喷钙果实的PG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ME酶活性则相反(á=0.05).研究认为,采前喷钙对桃采后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果实硬度上,喷钙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细胞壁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LOX、PG酶的活性,影响了细胞壁果胶组分的变化,从而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溶液在巨峰葡萄冬造果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处理,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钙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钙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溶液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果实钙含量,增加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其中采前一个月用1.5%的氨基酸螯合钙溶液喷施果穗,10d后再喷施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双龙’火龙果为试材,对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火龙果果实有机酸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酸含量变化呈倒‘V’型,在花后25d达到最高值1.29g.hg-1,在完全成熟时(花后35d),总酸含量降至0.54g.hg-1,果实生长初期(花后15d前)以草酸为主,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6~35d)以苹果酸为主。可溶性糖从花后20d起迅速上升,花后35d达到最高值12.45g.hg-1。糖酸比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相似,最高值在花后35d,达到了23.23。  相似文献   

10.
以鲜食黄肉桃品种金陵黄露为材料,在盛花后30 d(幼果期)、55 d(果实膨大期)、80 d(成熟前期),分3次对果实和叶片喷施不同形态的钙,研究了喷钙对叶片、果皮、果肉钙含量及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增加了金陵黄露桃叶片、果皮、果肉的钙含量,整个发育期以幼果期喷钙效果最为显著,0.015 mol/L螯合钙处理在3个测定时期(花后55 d、80 d、87 d)钙含量最高。此外,在果实贮藏25 d后,观察其果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经喷钙处理的果肉细胞中钙主要分布于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而且细胞结构较清晰完整,0.020 mol/L和0.015 mol/L螯合钙处理的清晰程度较好;而喷施清水对照的果肉细胞中仅发现少量的钙,其细胞壁扭曲变形、断裂,细胞分室作用消失,细胞结构异常,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可见,在桃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和果实表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钙溶液能增加果实钙含量,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其中以0.015 mol/L螯合钙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前钙处理对采后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颜"品种草莓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其对草莓果实贮藏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在果实同时有幼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的阶段,用0.2%、0.5%和0.8%的CaCl2溶液喷施1次。采摘成熟果实进行贮藏测试。结果表明,0.5%和0.8%CaCl2溶液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硬度,提高草莓贮藏性能和好果率,对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没有显著影响,但0.8%CaCl2溶液对叶片有一定的灼伤。  相似文献   

12.
采前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采前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明确施钙浓度与各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通过设置6种不同钙浓度,比较了喷施和浸果两种施钙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钙及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钙处理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叶片Ca,Mg,Cu含量,且与钙浓度呈正相关;叶片中的K含量随着钙浓度的提高呈递减趋势;叶片中Zn,P含量经过钙处理后虽然也有提高,但和Fe,Mn含量一样与钙浓度无明显相关性。钙处理同样也有效提高了猕猴桃果实中Ca,Mg,Zn含量,且与钙浓度呈正相关;Cu,Fe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与P,Mn含量一样,与钙浓度均未表现出相关性。喷施比浸果能更好地提高果实中Mg含量,而对于提高果实中Fe和Zn含量,浸果的效果要优于喷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钙处理对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钙化合物,在不同时期对巨峰葡萄夏造果进行叶面或果穗喷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夏果果实钙素含量、日灼病发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日灼病发生率,降低幅度为17.9%~25.9%;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钙含量,增加幅度为11.6%~24.6%;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钙制剂处理能显著降低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广西巨峰葡萄夏果生产中,可在幼果膨大期用1.5%的硝酸钙溶液进行喷穗处理,10 d后再处理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钙离子胁迫对越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越南槐种子为实验材料,观察了钙离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萌发种子的脯氨酸含量在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而甜菜碱含量在5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电导率高于对照;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同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表明钙离子浓度在100 mmol以下时主要产生渗透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于不同时期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和果实喷施氨基酸螯合钙溶液,然后测定并分析了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粗纤维、可溶性果胶含量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幼果期(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10日、7月10日)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0.05,0.10,0.15g/L)可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总体趋势为施钙浓度越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越低;其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31%,22.88%,7.88Vo;Vc含量比对照高了9.38%,9.38%,8.21%;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均可提高果实粗纤维含量、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0g/L的单果重和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5g/L的硬度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比对照增加17.59%和21.79%。  相似文献   

16.
欧李果实采后不同形态钙的质量分数及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生欧李Prunus humilis为试材,采用不同浸提剂(水,1 mol·L-1氯化钠,20 g·kg-1乙酸,50 g·kg-1盐酸)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欧李实生类型(大果型和小果型)和嫁接类型(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果实采后常温储藏过程中不同形态钙的质量分数及组成比率的变化,为欧李钙素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采收期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提取率为98.24% ~ 99.32%,且以水溶钙和果胶钙形态组成为主,约占总钙量的70%左右;大果型果实中果胶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小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水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大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钙总量显著高于大果型果实(P<0.05);与实生类型比较,嫁接类型果实中水溶钙提取率增加,果胶钙提取率下降;采后果实储藏后水溶钙形态组成比率增加,果胶钙和草酸钙形态组成比例下降,磷酸钙和剩余钙形态组成比例无明显改变。图4表1参17  相似文献   

17.
将120只600日龄产蛋山麻鸭随机分为正常日粮组、1/2石粉组和1/4石粉组,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更换饲料前1 d及更换饲料后1、3、5周血清钙、磷水平,观察缺钙日粮对蛋鸭血清钙、磷的影响.分离山麻鸭破骨细胞(OC),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钙离子(2、3、5、7 mmol·L~(-1)),倒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OC形态,培养1、3、5、7 d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7 d后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结果表明:钙缺乏可导致蛋鸭血清钙、磷水平升高,降低钙磷比例.高浓度钙和较低浓度钙显著抑制OC生成及骨吸收活性.结果说明缺钙可诱导OC生成并发挥骨吸收功能,最终导致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采前喷钙处理,采收后12天的贮藏过程中,水蜜桃果实的果皮和果肉的钙含量均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呼吸强度明显降低;且果肉中总蛋白质和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组分亦发生变化;采后的前6天,钙处理的果实中未出现对照组果实中所出现的某些蛋白质组分(约113.9KD,43.66KD.53.1KD,58.3KD,和66.2KD),同时,经钙处理后,果实蛋白质水解酶活性提高,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则比对照低,且稍上升后即保持稳定.进一步的超离心技术分离测定表明,钙处理的果实中,无论是游离态还是膜结合态的核糖体,其含量高峰的出现均晚于对照组,且峰值下降约3.5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纸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钙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 Red Fuji)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中的水溶性钙、果胶钙和草酸钙的含量,研究不同纸袋对果实不同组分钙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处理对钙组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水溶性钙含量,"彤乐"袋较对照、"小林"袋和"前卫"袋提高了果实的果胶钙含量,而"小林"袋草酸钙含量较"彤乐"袋、"前卫"袋以及对照果实有所降低。不同纸袋果实水溶性钙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