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提高烟草抗旱及耐盐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怀军  张宁  王蒂 《作物学报》2007,33(8):1335-1340
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与组成型启动子CaMV 35S启动子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质粒pBIBB。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BADH基因导入烟草,经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表达。测定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对照植株没有BADH酶活性,转基因植株的各个株系间甜菜碱醛脱氢酶比活力差异较大,范围在0.1~1.0 U mg-1间。转BADH基因的烟草在盐胁迫和聚乙二醇(PEG)胁迫条件下生长状态良好,生长势强于未转基因植株,说明BADH基因能在异源植物中正常翻译、表达和用于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幼苗耐盐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NaCl浓度0,3.0,5.0,7.0g/L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两个品系51—22,52—7及其受体亲本中花8号进行幼苗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水稻比其受体亲本耐盐性强,在高NaCl浓度(5.0,7.0g/L)胁迫下,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稳定细胞膜的透性,降低植株体内Na^ 的积累,从而减轻幼苗受盐害的程度。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CAT活性、SNa^ /K^ 、叶Na^ /K^ 、叶绿素含量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小麦的耐盐耐旱性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采用室内模拟盐、旱胁迫,结合田间实际测定的方法,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BADH基因小麦多个株系的不同世代材料进行了耐盐、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旱、盐胁迫条件下,转BADH基因小麦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质膜保护等方面均比受体品种(对照)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田间生长条件下的转基因株系,其叶片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降低,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其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是合成甜菜碱的关键酶,广泛用于植物的耐盐转基因研究。为获得耐盐性提高的棉花植株,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山菠菜甜菜碱醛(BADH)基因转化到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经卡那霉素田间抗性鉴定、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的PCR检测,以及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BADH已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中,并获得转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棉株5株。通过对T2种子在0.6%Na Cl盐池发芽实验结果表明,转化植株的出苗率高达63.4%,对照材料出苗率2.4%,转化植株耐盐性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获得转基因植株可作为抗逆育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张宁  司怀军  栗亮  杨涛  张春凤  王蒂 《作物学报》1963,35(6):1146-1150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 经PCR、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表达。测定表明对照植株没有BADH酶活性, 各转化株系在胁迫前后BADH酶活性近似, 在2~11 U之间。BADH酶活性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一定的负相关(y= –3.7738x+57.083, r=0.989**)。在NaCl和PEG胁迫下, 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 株高比对照提高0.41~1.00 cm, 单株重量比对照增加10%~35%, 说明外源BADH基因的导入提高了马铃薯植株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马铃薯的抗旱耐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  司怀军  栗亮  杨涛  张春凤  王蒂 《作物学报》2009,35(6):1146-1150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 经PCR、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表达。测定表明对照植株没有BADH酶活性, 各转化株系在胁迫前后BADH酶活性近似, 在2~11 U之间。BADH酶活性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一定的负相关(y= –3.7738x+57.083, r=0.989**)。在NaCl和PEG胁迫下, 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 株高比对照提高0.41~1.00 cm, 单株重量比对照增加10%~35%, 说明外源BADH基因的导入提高了马铃薯植株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预处理香蕉幼苗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低温胁迫,分别测定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和甜菜碱合成关键酶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活性,以研究外源甜菜碱对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极显著提高香蕉幼苗叶片BADH活性,极显著促进叶片内源BT的积累,胁迫24 h后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虽显著高于常温对照,但BADH活性却无显著提升。结论:外源甜菜碱可促进低温胁迫下香蕉内源甜菜碱的合成和积累,叶片是其主要合成器官,根系可作为甜菜碱的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8.
转betA基因的小黑杨花粉植株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氨酸甜菜碱是植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调渗物质,盐胁迫下,甘氨酸甜菜碱的积累可以保护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降低细胞水势,从而增强植物自身的耐盐能力。从大肠杆菌中克隆的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是甘氨酸甜菜碱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胆碱脱氢酶(CDH)可将胆碱一步合成为甜菜碱。本实验室已将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转入到小黑杨花粉植株基因组中,并最终获得了4个转基因株系。本研究以4个转betA基因株系(TB1、TB2、TB3、TB4)及非转基因对照为试材,在浓度为1.2%的NaCl盐胁迫下,测定其甜菜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调查试材的盐害情况,计算盐害指数,目的是为了研究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效果,从中筛选出耐盐能力较强的转基因株系。试验结果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的甜菜碱含量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在1.2%NaCl胁迫下TB1、TB2、TB4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TB3低于对照;TB1、TB4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TB2、TB3与对照相近。进一步的盐害分析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中的TB1和TB4株系的盐害指数低于对照的42.1%和33.4%,TB2、TB3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及生理指标测定结果,4个转基因株系中,TB1、TB2的耐盐性明显优于对照,有希望用于盐碱地造林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3.0、5.0g/L NaCl对2个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51-22、52-7与受体亲本中花8进行萌发期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转基因材料受抑程度小于受体亲本,尤以52-7表现明显.用0.0、3.0、5.0g/L NaCl对51-22、52-7和中花8在幼苗期进行14 d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低盐胁迫时幼苗受盐害较小,高盐胁迫时转基因材料耐盐性优于受体亲本;在盐胁迫7 d后,转基因材料体内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受体亲本,同一品种随盐度增大,脯氨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入玉米自交系京24,以提高玉米的耐盐性。在玉米植株T0代喷洒200mg/L草铵膦除草剂进行抗性试验,获得4株抗性苗。在T0代进行PCR初步检测得到3株转基因植株。在T2代通过Southern blotting以及Nor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外源BADH基因已经整合并表达。对T2代株系和京24自交系(CK)在高盐胁迫下进行相对含水量、叶片电解质外泄率、甜菜碱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生理指标明显好于对照,说明转入BADH基因能提高玉米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外源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对小麦合成甜菜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毛细管电泳,对转入山菠菜BADH基因的小麦品系T1,T4,T6及受体石4185的甜菜碱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在胁迫与未胁迫条件下,T1,T4,T6的甜菜碱含量均高于受体石4185,T1,T6与受体差异显著,T4与受体差异不显著.说明外源BADH基因可提高小麦中甜菜碱含量,但在不同品系中的表达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甜菜碱促进肉鸭生长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用仔雌鸭864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参试各组按两个剂量水平(0、0.05%)的甜菜碱和三个剂量水平(0、0.06%和0.12%)的蛋氨酸分别组合添加进行2×3析因法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蛋氨酸相对缺乏的饲料中甜菜碱能高效替代蛋氨酸,甜菜碱比蛋氨酸对改善屠体品质更有效,甜菜碱和蛋氨酸在增重、料重比、胸肌率、腹脂率、肝脏中甜菜碱-高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BHMT)酶活性和胸肌中肉碱含量上无明显互作效应。结果揭示,甜菜碱可能通过增强甲基代谢,加强了肉碱合成,促进了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从而达到促进生长,改善胴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与植物抗逆性关系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菜碱是高等植物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调节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提高植物对各种胁迫因子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甜菜碱与植物抗逆境(水分、盐、温度、离子等)胁迫的关系和甜菜碱合成酶基因的转化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甜菜碱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烟草中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军  殷红  张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85-89
在外界干旱、低温、盐等逆境胁迫的情况下,某些植物能自身合成甜菜碱有效减轻植物受到的伤害。对于自身不能合成甜菜碱的植物,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法或外源施入法促进体内甜菜碱的积累,从而达到同样的缓解伤害效应。笔者概述了甜菜碱的发现、生物合成途径、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甜菜碱在烟草作物上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可行性评价分析,认为甜菜碱具有成本低、用量少、抗逆性强等特点,在烟草种植中已经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甜菜碱合成途径及其在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良的环境胁迫条件下许多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种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它可以调节细胞渗透势,保护蛋白质结构和代谢酶类。由于甜菜碱的合成途径相对简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甜菜碱生物合成途径导入到不能自身合成渗透调节物并对胁迫条件敏感的重要农作物中,赋予其合成甜菜碱的能力,最终提高其抗性,已经成为当今抗逆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同生物体内甜菜碱的合成途径、催化酶类、反应底物有所不同。在高等植物体、大肠杆菌和土壤细菌中,甜菜碱以胆碱为直接底物,经一或两步氧化而成。其底物胆碱来自于生物体内丝氨酸衍生物的甲基化。反应涉及的相关酶类和基因已经获得,该途径的基因工程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化株的抗性,但底物限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嗜盐隐杆藻中存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以甘氨酸为底物由2个不同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完成几个连续的甲基化反应生成甜菜碱,该途径不存在底物限制。本文全面地介绍了不同生物体中甜菜碱合成途径、相关酶类基因及各途径在植物抗逆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的同时总结了个别途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甜菜碱醛脱氢酶的电子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了向日葵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cDNA序列(HaBADH)。该序列长1901bp,编码一个由5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HaBADH与其他物种的BADHs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较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上与同科的甘菊BADH蛋白距离较近。HaBADH蛋白具有醛脱氢酶家族高度保守的十肽和与酶功能有关的氨基酸残基C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