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光照对蛋鸡作用机制 1.1一般认为禽类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另一个为视网膜外感受器。后者可能位于下丘脑的深层。光线刺激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与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此激素通过脑体门脉系统传至脑下垂体前叶和后叶,引起促卵素 (FSH)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据研究,切除或使脑下垂体前叶受伤,母鸡即出现延迟产蛋现象。母鸡产蛋都有一定的光周期反应,如母鸡大都在白天产蛋,而且常在光照开始后 7~ 10 h内产蛋。 1.2光照可提高蛋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使红血球等血红素含量增加。还可以使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原有开放式鸡舍与现半自动化鸡舍内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做对比。试验期间观察鸡群在不同光照时间、强度下产蛋率、死亡淘汰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长时间运用现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和更换为13W暖色节能灯后,鸡群开产时间提前,上高峰时间缩短,高峰维持时间较长久。  相似文献   

4.
光照对蛋鸡性成熟、产蛋率和蛋品质及采食、饮水均有重要的影响,现介绍开放式鸡舍商品蛋鸡光照制度的制订方法,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家禽的光照可分为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两种。自然光照是指利用太阳而言,自然光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较大。而人工光照是指利用白炽灯等照明工具,人为的实行光照的一种办法,人工光照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可充分发挥光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2002年春本辖区有一饲养AA父母代兼孵化专业大户,3000多制种鸡正处于产蛋高峰时.因光照控制器失灵,致使产蛋率从86%陡然降至30%以下,由于种蛋的骤减.时间导致孵禽生产和苗禽销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  相似文献   

9.
要想养鸡多产蛋,选择优良品种和讲究喂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但光照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母鸡产蛋是在几种激素的作用下进行的,然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必须具有一定的光照条件。鸡的脑子通过眼球接受了外界的光照信号后调节激素的  相似文献   

10.
密闭式鸡舍的光源采用人工光照的形式,克服了自然光照的季节性,从而明显地提高了鸡群的生产性能。1光照管理应遵循的规则1.1根据地理纬度、鸡种、饲养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光照制度,并从雏鸡开始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在鸡由育成到产蛋的过渡中,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开始增加时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以免导致脱肛。1.2舍内灯泡分布应均匀,如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获得均匀的光照;灯泡之间的距离应是灯泡高度的一半。保持灯罩、灯泡的清洁,并随时换去坏灯泡。1.3舍内电源要可靠,电压要稳…  相似文献   

11.
光照是番鸭养殖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它不仅是番鸭采食,饮水等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番鸭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照还可以影响番鸭生产中休产、换羽、就巢等,对各种疾病的发生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充分利用光源,严格光照管理制度,规范光照管理技术,是增加番鸭生产数量、提高番鸭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   1光源的选择与利用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大类。自然光源是指太阳能播放的光源,自然光源属综合性光源,也叫完全光源。在家禽生产中,唯独自然光源取…  相似文献   

12.
间歇光照对发病鸡群的辅助治疗郝学江,陈国维(天津59122部队养殖场·300300)1992年6月天津某鸡场饲养256日龄京白蛋鸡2万只.由相邻两栋封闭鸡舍饲养.6月20~24日相继发病.病程急促,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经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  相似文献   

13.
14.
间歇光照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刘卫东(河南省郑州牧专畜牧系450003)朱天龙(河南省遂平县王庄鸡场)本试验旨在探索一种在光照期插入适当的黑暗期,既能节电,又便于管理,能够在生产上应用的光照方案。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鸡舍;选择遂平县王庄鸡场中的两幢...  相似文献   

15.
1灯泡数量应符合要求产蛋鸡光照强度应以10勒克斯为宜,一般以3W/m2为佳。可在距地面2m处悬挂一个40W的白炽灯泡,使4m范围的照度达10勒克斯。2灯路安排要规范一幢笼养鸡舍里一般应安装2~3排灯路。若灯泡间距及高度不合理,会使光线强弱不均,造成靠近灯泡处的光线过强,使鸡烦燥不安,而发生互斗及脱肛等现象。合理的灯路布置应使灯光能照射到料槽。灯泡一般设置在两列笼间的走道上,各排灯泡须交叉排列,灯泡间距为3m,高度为2m,以使地面光线分布均匀。3要安装反射灯罩大多数养鸡户在鸡舍中没有安装反射灯罩,虽然所…  相似文献   

16.
1补充光照 冬季由于自然光照少,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 m^2的棚舍安一盏40~60 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1.5m。鸭群晚上进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灯。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诱导素分泌增加,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比不补光的鸭群多产蛋20%-2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20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仔鸭,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探讨间歇光照制度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制度对肉鸭的增重,死亡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影响(P>0.05)。对采食量有显影响(P<0.05);对经济效益有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对肉用种鸡的光照管理,无论在种鸡的育成期或产蛋期都是必须慎重的问题.我们知道,光照程序、体重控制和饲喂方法是控制种鸡性器官发育(包括公鸡)的三个关键因素.恰如其分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谱质量,不但能使种鸡适时开产,而且还能增加种蛋的数量.反之,则会导致种鸡早产蛋或延迟开产.提早开产的鸡群往往产小蛋多,高峰低产蛋波动大,可能脱肛,受精率低,而使每只鸡的生产雏鸡数量下降.因超重而延迟开产的鸡群则表现为,产蛋波动大,体重难以控制;受精率差,每只种鸡提供的雏鸡数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
短周期间歇光照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7日龄时,肉服仔鸡由接近全日制光照改变为1h光照,3h黑暗的短周期简歇光照。结果表明,短周期间歇光照的肉仔鸡饲料报酬和饲料利用率提高,氮平衡试验表明,增加肉用仔鸡的光周期,粪氮分泌量减少,饲料氮在鸡体内的沉积增加,而饲料氮的摄入量并未增加,因而使得饲料氮的利用率和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