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实验室筛选保藏最高酶活为10.7 U/mL的白腐真菌作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育种及培养基优化,以期提高菌株产β-甘露聚糖酶能力.结果表明,紫外诱变条件为孢子悬液浓度106~107个/mL,诱变时间10 min,此条件下的孢子致死率达78%,获得了13株正向突变株,经6代遗传稳定性试验证明UV-2突变株酶活最高,遗传稳定性最强,比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075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该突变株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魔芋粉和硝酸铵,对酶活影响较大的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产酶培养基为魔芋粉4.0 g/L、NH4NO3 5.0 g/L、KH2PO4 5.0 g/L、NaCl 1.0 g/L、MgSO4·7H2O1.0 g/L,在此条件下测得甘露聚糖酶最大酶活为46.1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40.3%.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整培养液pH值、无机盐组分和碳源,对筛选的3株秸秆纤维素分解真菌F-1、F-2、F-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研究,并通过紫外诱变处理,选育高纤维素酶活突变株。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值液体发酵培养时,3株真菌在培养6 d时的滤纸纤维素酶活力(FPase)达到最高,最适的初始pH分别为8.0、9.0、9.0,培养10 d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达到最高,最适的初始pH分别为8.0、7.0、7.0;培养一段时间后,各菌株发酵液的pH值均有一定的下降,其中以F-2下降幅度最大;对纤维素酶活力相对最高的F-1进行不同无机盐和碳源培养后发现,适合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碳源为谷壳粉,无机盐组分为BA-1;3株真菌经紫外诱变后,获得来自F-1和F-3的4个正突变株,其中F-1-U1、F-3-U1的CMCase分别达到348.22和282.07 U/mL,为出发菌的1.85和2.25倍。  相似文献   

3.
麦汁中α-氨基氮是影响啤酒中高级醇、双乙酰的浓度和啤酒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试验研究利用酸性蛋白酶水解麦胚的条件来生产高氨基氮啤酒糖浆,经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用茚三酮法确定脱脂麦胚的水解程度,在温度、时间、酶的浓度、pH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说明:温度为50℃,水解pH为4.0,所用酶活单位为540 U,水解时间为5 h的条件下,麦胚水解的水解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霉素作为筛选压力,筛选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筛选出一株突变菌株,命名为 KLDS1.9201-11.比较亲本菌株 KLDS1.9201与突变菌株 KLDS1.9201-11的生长情况,发现KLDS1.9201-11的生长活力较亲本菌株差且产酸能力弱;在pH 3.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经过3 h酸应激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86.98%和99.98%,酶活分别降低13.33%和21.15%;在冻干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76.71%和4.88%,亲本菌株的酶活降低4.27%,而突变菌株的酶活上升29.71%.结果表明,突变菌株较亲本菌株具有更强的酸敏感性和冷适应性,可以用于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采用核诱变方法选育了一株适合液体深层发酵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10-01。最佳诱变剂量为2.0k,16min;该菌株为绿色木霉,在PDA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白色菌丝,绿色孢子,菌苔较厚;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采用1.0%微晶纤维素与1.0%麸皮复合碳源,pH值控制在6.0,29℃摇床200rpm培养6d,FPA酶活最高可达到32.8u/ml。  相似文献   

6.
利用选择性筛选方案从啤酒厂附近土壤样品中获得两株耐酸、耐热普鲁兰酶产生菌(PPL3和PPLA),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PPL3和PPL4均为芽孢杆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均为7.0和90℃,粗酶液在pH值为5.0和90℃的条件下放置10 h后残余酶活仍分别保持在85%和80%以上,对酸和热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U,为原菌株产酶活力的1.67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Y-UA-18产酶最佳培养基为:秸秆粉1.0%、复合氮源0.6%、KH2PO40.1%、MgSO40.1%、NaCl0.08%;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d。通气量对菌株Y-UA-18产酶影响不明显,但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液酶活显著降低,0.1%TW-80对菌株Y-UA-18的产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76-1577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0U/ml,比出发菌株(0.3369U/m1)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0.
出发菌株黑曲霉Y2449,经离子束多次诱变得变异菌株SD16。检测结果表明:出发菌株Y2449产β-葡聚糖酶的酶活由原来的73.0U·mL-1提高到489.32U·mL-1。变异菌株SD16经传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试验还探讨了变异菌株SD16的最佳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当500mL三角烧瓶中装100mL发酵液,摇床转速为200r·min-1,接种量为1.5mL(孢子浓度约为106~107个·mL-1),发酵温度为36℃,培养时间60h,pH值为6.5时,变异菌株SD16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胶体几丁质平板产生透明圈法,从竹林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的优良菌株,以胶体几丁质为反应底物,对其所产的几丁质酶粗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 H 7.5,在p H 6.5~9.5的缓冲液中放置12 h后,残余酶活仍在60%以上,在p H 7.0~8.5的缓冲液中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说明该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酶在30℃时酶活最高,在低于60℃的处理条件下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且80℃处理后仍有37%的残余酶活,说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配制蟹壳培养基发酵该菌,发现该菌能直接降解蟹壳产生壳寡糖,且每克蟹壳降解后可产生5.3 mg还原糖。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2.
武玉永  于敏  武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96-4498,4555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方法]以魔芋粉为底物,从崐嵛山采集的土壤中,经平板法筛选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优势菌株。将该菌株的一段16S r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所属菌种,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酶的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该菌株在不同的培养基中产酶量不同,不同温度下的相同培养基中产酶量也不同,在LB培养基中,27℃下培养较30℃利于该菌株产酶,而SOC培养基在30℃下培养较27℃利于该菌株产酶;该菌株所产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5℃,之后温度升高酶活力会急剧下降。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得酶活力可达95.3 U。[结论]为甘露聚糖降解产物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株嗜热纤维素酶生产菌进行分离、鉴定及酶学研究。[方法]从草堆下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纤维素酶生产菌,根据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该菌的产酶条件和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BSC6-1,并确定该菌可能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的一个新亚种。该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1%CMC-Na,0.2%K2HPO4,0.05%MgSO4·7H2O,1%蛋白胨,0.002%CaCl2,0.000 4%FeSO4,pH 7.0。在接种量为7%的条件下,55℃培养5 d后,该菌产酶量达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与滤纸酶活(FPA)分别达10.25和8.90 U/ml。该纤维素酶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55℃、pH 7.0。在温度低于70℃的条件下,该酶的相对酶活力保持在73%以上,证明该酶具有热稳定性;在pH 6.5~8.0范围内,该酶的相对酶活力保持在9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BSC6-1菌株在纤维素资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福州永泰温泉分离到1株降解纤维素嗜热菌,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鉴定,将其命名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p.)TC-S8.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法)对菌株TC-S8产胞外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及酶性质进行研究.在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温度为60℃,装液量20%,接种量2%,摇床转速为12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36 h,菌株TC-S8产酶量达到最大(229 mU.mL-1).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70℃,最适pH为7.0.纤维素酶降解产物主要为葡萄糖,并有少量纤维二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过氧化氢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从稻田土中筛选到1株高产过氧化氢酶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该菌属于黏质沙雷氏菌,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FZSF02。通过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型及产过氧化-氢酶条件优化。在培养条件为:1%大豆蛋白胨、0.5%麦芽糖、0.2%NaCl、31℃、180r·min~(-1)、发酵时间48h,菌株产过氧化氢酶总酶活最高达6 380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7.4倍。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8.0。该菌在过氧化氢废水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工农业过程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微生物中获取溶菌酶,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溶菌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2-6b.利用摇瓶发酵优化产酶条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15%,牛肉膏25%,玉米浆05%,NaCl 05%,起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28 ℃,接种量为30%,摇瓶的装液量为40 mL/300 mL,转速为200 r...  相似文献   

17.
从湛江红树林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通过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 基因序列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了温度、pH 值、金属离子、EDTA 和吐温80 等因素对该菌株发酵产蛋白酶的酶学性 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y-6(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y-6); 该菌株产生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益,最适pH 为7.0~7.5,40益时,酶活性稳定,保温3 h仍有95%以上的相对酶活 力,pH 为5.5~11 时,酶活性稳定,相对酶活力均在90%以上;Ca2+、Zn2+和吐温80 对蛋白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Mn2+、 Fe3+、Cu2+及EDTA 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EDTA 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自青藏高原若尔盖高寒湿地距离表层80 cm深处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高纤维素分解活性的兼性厌氧菌株H-2。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H-2菌株的产酶条件研究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Na,CMC-Na)为最佳碳源;在1.5% CMC-Na,30℃、180 rpm振荡培养24 h,H-2产酶活性最高;15℃时,H-2仍保持80%产酶活性。对H-2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pH 7.0、温度40℃时,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5.443 U。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耐热性纤维素降解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酶学特性。[方法]采用刚果红法从腐烂秸秆与腐殖质土壤样品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该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筛选到1株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NP29,经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生物。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4.5,最佳反应温度为65℃,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37℃、pH7.0的条件下,该菌株在发酵36 h后纤维素酶活性可达1.8 U/ml,且产酶量与细菌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