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通过对供水和干旱春小麦和夏玉米生理生态适应研究表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受干旱缺水影响明显,干湿处理间其2最明显时段为下午;缺水时作物Pn在午前段以气孔限制为主,午为段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缺水对WUE日变化影响作用与叶水势,以及大气环境因素,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和叶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控制供水对棉花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供水处理后,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发生差异,4个处理叶片的光合作用都有午休现象发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并没有消除午休现象的发生,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对午休也没有延长的作用,但土壤干旱明显影响了棉花的光合作用(Pn),午休期间,光合作用降低幅度较大。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叶片的蒸腾速率(Tr)也有较明显下降的趋势。大水供应,虽然使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所提高,但其产量相对较低。充分供水使棉叶的光合生理处于较好状况,但其产量并不高。适水处理和适水偏旱处理,对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都是有意义村。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不同供水条件下,于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对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a)蒸腾速率(Tr)以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Ci)均有较明显的日变化,不同供水条件下,Pn的日变化趋势不同,充分供不时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当非充分供水时,Pn午休现象明显,且持续时间长,第二高峰表现不明显。供水条件较好时,小麦叶片Gs,  相似文献   

4.
关于玉米光合作用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王美云  李少昆 《作物学报》1997,23(3):345-352
研究分析了玉米17个自交系和11个杂交种单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或杂交种间单叶PH、TR和WUE存在着显著差异。WUE与PH呈极正相关关系,且较WUE与TR的关系更密切。玉米单叶的WUE、PH、TR值会随着叶位、生育时期、光辐射强度、种植密度不同而不同,也会由于源库比改变、植株个体 间差异而变化。WUE和PH之产是回归直线的斜率随生率的推延而增大,但几乎不受源  相似文献   

5.
棉花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北疆棉区田间自然条件下对棉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1)棉叶WUE日变化呈多峰型,最低谷出现在午后光合午休及蒸腾作用最旺盛的15-17时。(2)棉花生育后期,叶片WUE随主茎叶片自上而下降低,但上部叶片变幅较小,同时随生育时期推延、叶片衰老而降低。(3)高产棉田WUE比普通棉田高。(4)由于基因型间叶片WUE存在显著的差异以及WUE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比与蒸腾速率更密切,因此,通过育种途径或栽培措施增加棉叶光合速率是提高WUE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生产上广泛应用的17个玉米自交系的气也阻力及其与光合速率,蒸腾速度的关系,主要结果是;1.不同自交系之间RS具有显著的差异,相关最大可达2.3倍以上.2.RS随生育进程的推延而增大;3.RS同PH,TR及WUE在玉米生长的主要阶段存在极显著的指池数关系,而在某一特定的生育期则表现出极显著的直线关系;4.RS与PH,TR,WUE及R的相关度从大到小依次是TR-PH-WUE-R,5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产节水小麦不同时期控水,供水及不同供水量对产量和群体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节水小麦最适供水量为300mm左右,在小麦生育前期控水为最佳控水时期,并保证拔节,挑旗,开花期的供水。初步得出半干旱地区小麦高产的节水途径。  相似文献   

8.
棉花不同生育期SOD同工酶与品种抗黄萎病性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凝胶电泳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子叶期、4叶期、蕾期、铃期、吐絮期等5个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内SOD同工酶,结果其谱带数目相应为4、8、8、4、3,随着棉花的生育进程,SOD同工酶活性由弱一强一弱。在棉花生长前期子叶期、4叶期,抗、感黄萎病品种之间,接菌与不接菌棉株间,SOD同工酶谱活性差异不明显;在蕾期,虽然品种间的SOD同工酶谱活性差异不明显,但接菌的棉株E1、E5、E6三条酶带活性强于不接菌棉株,E3活性则相反;在铃期,抗、耐品种较感病品种E2谱带活性强,接菌棉株较不接菌棉株增加一条E3b谱带。感病品种泗棉2号上显症棉株叶片体内SOD同工酶较无病症叶增加一条E4酶带;不同病级的叶片内,SOD同工酶的活性差异不大。至吐絮期,不同品种棉株及显症叶与无病叶间的SOD酶活性又趋相同。  相似文献   

9.
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耗水规律、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1997~1998设置了4种供水模式,即以当地畦灌条件下棉花多年平均逐月需水量(ET)为基础,各月灌水量分别设置为需水量的85%、70%、55%和40%.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的株高、叶面积指数、果枝数、蕾铃数、铃重、耗水量和皮棉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衣分、整齐度、麦克隆值随供水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递减趋势,但对其它纤维品质项无明显影响.通过综合评价认为,大田滴灌棉花供水量以需水量的70%为宜.在不考虑降雨的条件下,其供水模式为6月份5d灌1次、7月份4d灌1次、8月份5d灌1次、9月份7d灌1次,每次灌水定额为150m3@hm-2.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不同季节的生态环境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不同季节日光温室内的生态环境差异很大。与春季适宜黄瓜生育的生态环境相比较,冬季日光温室内光照时间短,强度弱,黄瓜净光合速度低,为单峰曲线,而春季则为双峰曲线。从功能叶片活体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看出,反映碳同化酶活性的M峰,冬季比春季明显程度,但品种间有差异,长春密刺的M峰最明显,对弱光耐受力强,生育表现也较健壮,农大14居中,津杂2号M山峰几乎消失。不同季节日光温室的温度环境。对黄瓜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屠凯  温国胜  侯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5):110-115
为了研究红叶石楠绿叶与红叶光合蒸腾特性存在的差异,通过测量红叶石楠2种不同颜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等参数值,比较研究2种叶片的光合蒸腾特性,探讨二者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红叶的光合作用比绿叶强,当光照强度较高时,绿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属于非气孔因子限制),而红叶未出现此现象;红叶Pn日均值较高,气体交换强于绿叶;(2)绿叶的Tr和Gs均比红叶弱,红叶的WUE始终低于绿叶,且两者的Gs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红叶石楠的红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调控机制没有绿叶强,同时抗旱能力也比绿叶弱。  相似文献   

12.
黄土旱塬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倒“U”型曲线,两者上午都明显高于下午,且不同生育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拔节期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和净光合速率同步,而灌浆期则滞后于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拔节期环境因子对生理指标的影响要比灌浆期明显的多。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是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片蒸腾速率影响最强烈的环境因子。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温湿度对气孔导度的影响在逐渐增大,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灌浆期日平均WUE比拔节期低30.5%。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三者之间极显著相关,叶片温度与气孔导度显著负相关。叶片温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关性的不一致说明了黄土高原降水缺乏导致作物产生抗旱的适应性,这为培养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华南茶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茶树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为配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5个茶树品种‘黄棪’、‘金萱’、‘英红九号’、‘鸿雁12号’、‘青心1号’1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英红九号’在水分胁迫下Pn、WUE降低幅度均最大,T3处理时Pn的均值为1.47μmolCO2/(m2·s),比CK下降80%,WUE平均值比CK降低51.5%;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金萱’、‘鸿雁12号’、‘青心1号’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英红九号’最弱,在进行品种推广时需注意相应栽培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4.
苹果不同生育期根系分区灌水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系分区灌水是一种新型灌水技术,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春梢生长期、春梢停长期、秋梢生长期苹果根系分区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1/4、2/4、3/4根系体积灌水对苹果植株水分状况、生长习性和叶片Pn、Tr、Gs、WUE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梢生长期1/4根系体积灌水即可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而春梢停长期、秋梢生长期需要2/4根系灌水;减小灌水根系体积后,新梢和叶片生长被抑制,叶片Pn、Tr、Gs降低,由于Tr较Pn下降幅度大,WUE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钾对水分胁迫下甘蔗幼苗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钾水平对水分胁迫下甘蔗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2个钾浓度(3、0.05 mmol/L)和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轻度及中度水分胁迫)的组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正常供钾和低钾处理的甘蔗幼苗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下降,但正常供钾处理的下降幅度小于低钾处理;胞间CO2浓度(Ci)在正常钾处理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低钾处理下则相反;水分利用效率(WUE)、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在非水分胁迫下,与低钾处理相比,正常钾处理对甘蔗幼苗的生物量、叶片Pn、Gs、Tr和Pro含量影响甚微。但在水分胁迫下,正常供钾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的生物量、叶片钾含量、Pn、Gs、Tr和Pro含量,抑制了MD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适量施钾对甘蔗生长和光合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蔗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对生玉米叶面积分布、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6个品种(系)的对生和互生玉米的叶面积分布、 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 结果表明, 对生玉米单株叶数和叶面积比互生玉米分别高出192%~220%和130%~190%。 两者的不同叶位与叶面积之间均呈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 即判断得最大叶面积的叶位数为6。 后期(灌浆期起), 对生玉米叶绿素含量高于互生的, 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切花红掌的光合特性,为其引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温室内3 个切花红掌品种(‘天使’、‘火焰’、‘玛丽西亚’)为材料,运用CIRAS-2 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分析了3 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冬3 个季节的晴天条件下,3 个品种切花红掌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型。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负相关,均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3 个品种切花红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于一致,基本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冬季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相同季节条件下‘火焰’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影响切花红掌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由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切花红掌的光合能力有季节性的适应,3个品种在夏季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且‘火焰’的光合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两个切花菊品种不同叶位同化能力的差异,比较不同叶位对弱光的适应能力,为设施栽培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FS-30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2个切花菊品种‘神马’和‘优香’叶片的光合参数,并拟合了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除水分利用效率(WUE)外,‘神马’3个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平均值均高于‘优香’;但‘优香’不同叶位之间Pn值和WUE值差异较大,上位叶Pn值和WUE值达3.51μmolm-2s-1和2.47 mmolm-2s-1,为下位叶的6.26和8.23倍;说明随着叶龄的增加,‘优香’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从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实测值和拟合值的比较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切花菊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且2个品种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LSP值变化趋势一致,即按叶位从上到小逐渐降低。‘优香’不同叶位之间Pmax差异较大,上位叶为下位叶的3倍,这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神马’LSP值和AQE更高,因此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范围更广,更适用于阳光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三维树冠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耦合模型,可模拟出树冠内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三维分布。根据2011–2012年27年生开心形苹果树 (Malus domestica Borkh. cv.)试验数据拟合模型参数,进而确定树冠内三维Pn和Tr分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WUEI随CO2浓度和湿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温度和叶水势的增大而减少;当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光饱和点时WUEI随PAR的增加而增加,超过光饱和点后WUEI变化不显著。在一天当中苹果冠层WUEI整体呈双峰曲线,多云时WUEI最高,晴天的WUEI比阴天高42%,约为2.98 mmol?mol-1。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型能模拟出不同小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势下苹果三维树冠WUEI的维分布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KH2PO4对密植幼龄骏枣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密植枣园幼龄骏枣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KH2PO4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但不同的供钾水平并不改变骏枣各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骏枣开花坐果期叶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一天中表现不同,上午14:00之前主要是气孔因素,中午14:00以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提高骏枣叶片的非气孔因素的作用,而降低气孔限制作用。Gs和Tr日变化均呈“M”型,两者的日变化趋势表现较好的协同性,适宜浓度的钾肥有助于提高骏枣叶片气孔导度Gs应对变化剧烈的气象条件的缓冲能力。同时,叶面施钾也促进了骏枣叶片Pn与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以及Pn与(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的相关性,降低了Pn与WUE(瞬时水分利用率)的相关性。本试验范围内,适宜KH2PO4叶面肥浓度为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