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紫阳富硒茶产于陕西省紫阳县,历史悠久,自然品质优异,是国内首个通过科学鉴定的天然富硒茶,现有“紫阳富硒毛尖”和“紫阳富硒绿茶”两大系列产品共10个花色品种。紫阳富硒茶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紫阳富硒茶”证明商标,连续两届获得“中茶杯”名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作物研究》2013,(4):313-313
硒是人们每天必需的15种营养元素之一,开发富硒农产品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居民受益的朝阳产业。富硒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加快富硒农业技术向产业化发展,促进富硒技术研究的深化、富硒产品的开发和推介,引导富硒产品消费,决定于2013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召开“全国富硒农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通过富硒产业对接、富硒食品推广推介、产品展示展销、学术研讨等活动,将中国的富硒生态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大会,鼓舞富硒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增强富硒食品产业科技含量,同时提高富硒地区农民收入.培育富硒龙头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3.
综述富硒植物的种类、富硒能力、植物体内硒的吸收、代谢、积累过程及施硒方法等,为今后富硒作物高效栽培管理及富硒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祖利 《作物研究》2013,(5):471-473
新田县是湖南省地质调查部门认定的全省唯一极少受重金属污染的富硒土壤县。近几年,该县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实施富硒产业开发,取得一定成效。在对新田富硒土壤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田富硒产业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富硒马铃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富硒马铃薯研究进展概况,包括马铃薯对硒元素的吸收规律、硒肥种类、施肥方法等因素对马铃薯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肥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介绍了近年申请的马铃薯富硒技术相关专利与规程以及马铃薯块茎硒限量标准与富硒标准。最后展望了富硒马铃薯研究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富硒马铃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齐国峰 《北方水稻》2020,50(2):25-27,43
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富硒水稻生产中定量富硒技术问题,开展了水稻硒肥适宜施用量田间试验和验证研究,为解决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参照黑茶渥堆工艺,将富硒酵母添加到两种验不同年份的同等级绿毛茶中后进行渥堆,制备的茶样中提取茶多糖,测定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的含量以及活性指标,比较不同富硒酵母浓度对渥堆黑茶茶多糖的提取率和组分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富硒酵母浓度的升高,各茶样中性糖含量先升后降,都在加入0.4g富硒酵母时含量最高;糖醛酸含量在不加富硒酵母时含量最高,随着富硒酵母浓度升高含量差异不明显;新茶与陈茶茶多糖中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各茶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对0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西藏青稞主产区80个地点的青稞籽粒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不同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和青稞籽粒硒含量及其成因。结果发现,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范围在0.026~0.432 mg·kg-1,平均值为0.180 mg·kg-1;根据土壤全硒含量分类标准,缺硒土壤占49%,硒适量土壤占33%,富硒土壤占18%,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土壤有效硒含量范围在0.001~0.059 mg·kg-1,平均值为0.013 mg·kg-1。青稞籽粒硒含量范围在0~0.098 mg·kg-1,平均值为0.011 mg·kg-1;根据籽粒硒含量分类标准,其中90%属于硒缺乏。青稞主产区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之间及二者与青稞籽粒硒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可作为衡量青稞富硒潜力的有效指标。土壤有效硒每增加0.01 mg·kg-1,籽粒硒含量增加0.014 4 mg·kg-1。本结果有助于西藏富硒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富硒青稞等农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为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加快富硒产业发展,搞好富硒产品推介,引导富硒食品消费,2013年12月8日,湖南省作物学会、湖南省农学会在湖南常德召开了“全国富硒产业学术研讨暨富硒农产品畏示展销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湖北、江西、广西和湖南的代表共200多人,并有30多家企业参会,80多个富硒农产品参展。  相似文献   

10.
富硒农产品的功能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为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富硒农产品,提出了"富硒土壤+"的概念,即利用天然的富硒土壤+科学补硒的途径生产富硒农产品。论述了"富硒土壤+"是标准化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唯一途径,简述了桃源县实施"富硒土壤+"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了推进富硒产品标准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宽行间间作生姜的生长及其抗逆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宽行中间12 m宽的区域内,不同位置间作的生姜产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宽行东侧约3 m宽区域的生姜株高、茎粗和叶片SPAD值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其次为西侧区域,在宽行中间6 m宽的区域则不适宜生姜生长;不同位置间作生姜叶片的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无显著性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宽行中靠近橡胶树的两侧较适宜生姜种植(特别是东侧),不同位置间作对生姜抗逆生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3种姜科植物(砂仁、草豆蔻和高良姜)乙醇提取物对5种鸡、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姜科植物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鸡和猪大肠杆菌、鸡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15.6、62.5 mg/mL。说明3种姜科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鸡、猪5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杀效果优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3.
隆回县天然富硒茶开发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分析确定隆回全境富硒,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堪称中国三大硒都,且富硒面积居三者之首。隆回茶叶产区金石桥等乡镇,茶叶硒含量达到0.774mg/kg,符合富硒茶标准,是天然的富硒茶。隆回县是我省的主要产茶县,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完全具有开发优质富硒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测定了移栽驯化过程中姜试管苗叶绿素吸收光谱、光合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姜试管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吸收光谱向两边变宽,即叶绿素a/b比值增加,同时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移栽驯化可以提高试管苗的光合自养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5.
Hedychiums are multipurpose plants cultivated as ornamentals because of their multicolor and showy and scented flowers and as medicinal plants because of their essential oils that have been found to possess antimicrobial and insecticidal properties. There is often taxonomic and botanical confusion about Hedychium species and cultivars because of the apparent existence of more than one cytotype within several Hedychium species, most likely because of the ease with which these species hybridize. Nuclear DNA content (2C-DNA) was determ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3 Hedychium species and hybrids. The 2C-values ranged from 1.70 pg to 3.98 pg. We also determined the chromosome number of one species, Hedychium stenopetalum, which was found to be diploid (2n = 2x = 34), supporting the widely held view that the basic chromosome number in Hedychium is x = 17, and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cytotypes is most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natural hybridization. Our results should be helpful not only in clarifying the botanical and taxonomic confusion in Hedychium but also in paving the way for a sound breeding program for th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ornamental ginger.  相似文献   

16.
平潭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第一大岛,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平潭岛的滨海砂生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发现平潭岛共有滨海砂生种子植物71种,隶属64属31科.种数最多的6个科依次为禾本科、菊科、苋科、豆科、莎草科和旋花科? 平潭岛砂生种子植物区系以世界分布为主,共有16科13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1.61%和20.31...  相似文献   

17.
以海南小黄姜茎尖为材料,进行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剥离茎尖(0.3~0.5 mm)分生组织培养,能有效脱除生姜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筛选出适合丛生芽分化的培养基配方(MS+6-BA3.0 mg/L+NAA0.1 mg/L),实现了生姜增殖与生根诱导同步,增殖系数为8,将试管苗移栽到沙土+椰糠1:1的混合基质中炼苗,成活率最高为92%。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使用湿土、细沙和滤纸3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大豆种子作室内发芽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滤纸虽然能提早发芽,提高芽率,但是种子受损率却大大增加,且单株干重相对较低;使用湿土时单株干重虽达最高,但苗高、侧根长及促发侧根数量都最低。所以从总体效果上来看,作室内芽率测试时,以使用细沙作培养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盆栽条件下,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种类对生姜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在生姜根内的定殖情况。采用生姜组培苗,于幼苗期分别接种12株AMF进行生姜农艺性状比较试验,在温室盆栽接种后每隔30 d对生姜根系进行取样分析,比较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的大小,以观察不同AMF菌株对生姜苗的侵染动态。结果表明,所有接种AMF组的生姜植株,其生长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合不同菌株在根系的侵染率,筛选出生姜AMF优势种类为: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隐形球囊霉(Paraglomus occltum)、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说明苗期接种这4个优势菌种,能够促进生姜生长,是适宜生姜生长的优良AMF菌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咖啡早期引种扩种历史的考察论证,发现海南岛咖啡最早引种的年代应该是1898年。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起,海南岛咖啡早期引种扩种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并最先实现咖啡产业化。这是中国人自己早期在海南岛大规模引种扩种咖啡,为中国咖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海南岛咖啡种植规模逐年萎缩,以致目前就其种植面积及产量来看是全国最小的,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