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达乌里胡枝子从返青期到种子形成需要100—110d;生殖枝率高达95.4%;达乌里胡枝子的花序小花总数多,其结荚率较高,成熟率较低;种子的发芽率、硬实率、千粒重也不相同,种子收获期一般在9月20~25日;种子贮藏时间对其发芽率和硬实率有明显的影响;种子产量为573.04—591.77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种胡枝子开花特性观察表明: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单株花序数分别为805.6、277.0和548.3个;日开花高峰尖叶胡枝子出现在9:00~10:00,达乌里胡枝子在10:30~11:30,闭花高峰均出现在15:30~16:00,二色胡枝子开花高峰在8:00~8:30,闭花高峰在17:30~18:00。  相似文献   

3.
3种胡枝子根系生长特性及根干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种胡枝子的根干重及根系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具有较大的根干重,在100cm的土层范围内分别达到3472.05,3060.07和8795.66kg/hm^2,根系以粗、中根为主;根干重主要集中在0~20cm的耕作层中,分别占总根量的77.73%,72.289/5和89.02oA;30~50cm的土层中细根占较大比例,分别达到42.91%~5.35%,86.09%~95.41%和71.91%~93.6%。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牧草再生性研究表明,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宜晚刈割利用(7月13日),留茬高度分别为10和5cm;二色胡枝子宜早刈割利用(6月23日),留茬高度10cm。3种胡枝子均具有较好的再生性。  相似文献   

5.
尖叶胡枝子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启忠  赵淑芬  韩建国  王赟文 《草地学报》2007,15(4):335-338,343
研究生长2年和3年的尖叶胡枝子(Lespedega hedysaroides)营养成分及茎叶比.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粗蛋白质含量11.12%~15.08%、粗脂肪1.69%~2.48%、粗纤维22.83%~33.87%、无氮浸出物37.61%~49.13%、钙1.61%~1.98%、磷0.88%~1.22%、胡萝卜素20.75~94.47 mg/kg、茎叶比为1:1.53~1:2.48;同时比较研究尖叶胡枝子营养成分与达乌里胡枝子、截叶铁扫帚和二色胡枝子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地上生物量随生育期的进程在不断增加,尖叶胡枝子最大生物量出现在开花期,达乌里胡枝子出现在结实期;在分枝期和孕蕾期叶/茎>1,其中分枝期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的比重分别占地上总生物量的71.26%和70.94%,孕蕾期叶比重略低于分枝期.开花期和结实期,随着花果的出现,花果的比重迅速上升,叶比重迅速下降;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近于菱形,在孕蕾期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主要集中于10~30 cm和20~50 cm处;尖叶胡枝子枝条主要以中、细枝为主,约占总枝条量的66.71%~67.67%.而达乌里胡枝子以粗、中枝为主,约占枝条总量的78.39%~82.89%;枝条的垂直分布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粗枝主要集中在0~20 cm,中、细枝集中分布在20~40 cm.  相似文献   

7.
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牧草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种胡枝子播种当年单株地上生物量和草群产量均较低,生长2年和3年单株生物量及草群产量较高;一个生育周期内,产量基本随生育期进程增加,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结实期干草产量分别是分枝期的3.5倍和4.5倍。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在结实期叶、果有脱落现象,故结实期产量低于或接近开花期;产量年度变化规律播种当年产量较低,以后逐年增加,但受气候特别是降雨的影响较大,降雨量低,产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选用陇东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Longdong)、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 cv.Keerqin)和阿拉善牛枝子(L.potaninii)3种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度、PEG和NaCl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综合比较3种胡枝子的抗旱、耐盐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而种子发芽指数大小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20/30℃变温条件下3种胡枝子的发芽指数最高;PEG变化对胡枝子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影响最大。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和陇东达乌里胡枝子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能力较强;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在种子萌发期耐盐能力较强;综合PEG、NaCl处理结果显示,在3种供试胡枝子中阿拉善牛枝子抗旱、耐盐性最强,本研究结果为胡枝子栽培驯化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2种胡枝子牧草生物量及草层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地上生物量随生育期的进程在不断增加,尖叶胡枝子最大生物量出现在开化期,达乌里胡枝子出现在结实期;在分枝期和孕蕾期叶/茎>1,其中分枝期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的比重分别占地上总生物量的71.26%和70.94%,孕蕾期叶比重略低于分枝期。开花期和结实期,随着花果的出现,花果的比重迅速上升,叶比重迅速下降;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近于菱形,在孕蕾期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主要集中于10~30cm和20~50cm处;尖叶胡枝子枝条主要以中、细枝为主,约占总枝条量的66.71%~67.67%。而达乌里胡枝子以粗、中枝为主,约占枝条总量的78.39%~82.89%;枝条的垂直分布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粗枝主要集中在0~20cm,中、细枝集中分布在20~40cm。  相似文献   

10.
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分枝期——结实期茎叶比分别为1:2.48~1:0.73、1:2.44~1:0.66和1:1.34~1:0.57;开花期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33%~12.84%、11.66%~12.75%和6.81%~10.47%;粗纤维分别为33.87%~37.09%、34.26%~35.04%和37.76%~45.47%;尖叶胡枝子的分枝、孕蕾、开花和结实4个时期粗蛋白质含量为11.12%~15.08%、粗脂肪为1.69%~2.48%、粗纤维22.83%~33.87%、无氮浸出物37.61%~49.13%、钙1.61%~1.98%、磷0.88%~1.22%、胡萝卜素20.75~94.47mg/kg。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2份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用种,采用不同温度(50℃、60℃、70℃)热水浸泡、浓硫酸(5min、10min、15min)浸种和液氮(2min、5min、8min)对种子进行硬实处理,在1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达乌里胡枝子种子间硬实率与萌发情况有所差异;硬实处理中以浓硫酸浸种10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9.4%。  相似文献   

12.
优良牧草——科尔沁尖叶胡枝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状半灌木,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区,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东段种子9月中旬成熟,产量约636.89kg/hm^2,生育期约115—120d。成熟株高80-90cm,生长2年和3年的鲜干草产量平均为15310.7和5838.5kg/hm^2。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生育后期基部叶易脱落,收获牧草宜在7月中下旬刈割,留茬高度10cm左右,可调制干草,尤以青贮效果较好,牛羊喜食,羊最喜食。  相似文献   

13.
胡枝子属植物40个野生居群种子蛋白谱带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和甘肃5个省3种2变种的40个胡枝子属植物野生居群种子蛋白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获得32条谱带,有4条谱带为稳定表达带,其余28条谱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多态率90.6%,分子量108.1~10.3 kDa,各居群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2~1.00,遗传变异较大,多态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为0.581时聚为4类:第Ⅰ类包括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的3个居群;第Ⅱ类包括23个居群,即牛枝子L.potaninii的11个居群和达乌里胡枝子L.davurica的12个居群;第Ⅲ类包括牛枝子的2个居群;第Ⅳ类包括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的4个居群和细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 var.subsericea的8个居群.其中第Ⅲ类的牛枝子2个居群单聚一类,表明与其它牛枝子居群遗传差异大.从种的水平看,绝大部分来自于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生态环境的居群聚为一类.达乌里胡枝子与牛枝子亲缘关系较近,尖叶胡枝子与细叶胡枝子亲缘关系较近,这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由此认为,胡枝子属植物是种间、种内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多态性的种群,可作为研究种内变异和生态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对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的种子贮藏蛋白进行SDS 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分子量10.75~154.53 KDa。盐溶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19条,多态性条带13条,多态率68.42%;贮藏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28条,其中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32.14%。利用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的条带信息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分为两类:Ⅰ类为普通型和浓绿型尖叶胡枝子;Ⅱ类为高杆型尖叶胡枝子。由此认为,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可以作为研究胡枝子属种内变异的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达乌里胡枝子在秒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4-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系可达140cm ,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16.
以胡枝子属6种植物为材料,设定7个恒温和2个变温对其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花胡枝子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最广,除40℃发芽率较低(仅45.0%)外,其余处理均高达88.0%以上;达乌里胡枝子则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现象,在大于35℃的温度下发芽率高达90.0%。所有供试材料中,胡枝子种子受高温、低温影响最大且发芽开始时间较晚,对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除胡枝子外,其余物种发芽指数在小于35℃范围内呈增加趋势,但温度超过35℃时急剧下降;活力指数各材料均表现为恒温25℃或30℃下最高。综合各指标,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和大叶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截叶胡枝子为30℃,而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在变温25/35℃下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17.
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黄绿型和浓绿型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浓绿型尖叶胡枝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均高于黄绿型尖叶胡枝子,而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低于黄绿型尖叶胡枝子。黄绿型尖叶胡枝子和浓绿型尖叶胡枝子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 、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叶片温度(Tleaf)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PPFD)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添加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尖叶胡枝子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制剂LaLsIL dry(0.000 5%,0.001 0%,0.002 0%和0.007 0%)和Micromanger H/M(0.001 135%,0.003 405%和0.004 450%),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小型塑料袋青贮,贮藏90 d,分析乳酸菌制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保存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LaLsIL dry和Micromanger H/M可显著提高胡枝子青贮的乳酸含量(P<0.05),降低丁酸和氨态氮含量 (P<0.05)。通过Flieg青贮饲料评分方案得出尖叶胡枝子直接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差,等级为劣,而2种乳酸菌添加剂处理的青贮品质均明显好于对照组。LaLsIL dry和Micromanger H/M各处理均明显改善了尖叶胡枝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尖叶胡枝子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在原来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包衣配方研究基础上,选用杀菌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保水剂(SAP,高吸水性树脂)、填充材料(玉米秸秆粉)等包衣材料对"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包衣,研究不同配方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药种比1:60的多菌灵可以有效解决种子萌发时发霉腐烂、失去种子活力的问...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达乌里胡枝子在科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3~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1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根系可达140cm,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