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惠荣 《淡水渔业》1998,28(4):31-32
论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蔡惠荣(浙江临安市渔网研究实验场,邮编311311)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简称“诱网”,是作者在11年水库养鱼捕鱼中实践与研究的结晶,自1992年研究成功,前后三次获国家专利。诱网填补了国内外大规模、生产性深水网捕吃食性鱼类的空白。1...  相似文献   

2.
<正> “捕鱼战恶浪,挥汗赛蛟龙,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这也是说的“吃鱼难”,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吃鱼难”。但是,你可曾知道,一个水域每年到底能给我们提供多少鱼产品呢?海洋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是对的吗?海洋渔业资源需要保护吗?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想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①渔业生物资源的性质;②生态系统的能力;③制约渔业生物资源数量的因子;④量入为出,善自利用。  相似文献   

3.
李光辉 《水库渔业》1984,(3):F002-F002
过去,河北省大水面捕捞,一般采取木船排成一字形、敲击船傍赶鱼入张网的落后方法。近年来引进了“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效果明显提高。下面~组照片是朱庄水库1983年试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一网次捕鱼47,000斤的场面。  相似文献   

4.
捕鱼要掌握拖、围、刺、钓等生产作业操作,养鱼要懂得“水、种、饲、密、混、轮、防、管”这“八字养鱼经”.吃鱼要知道品种、部位和时令这三大要领..因为鱼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和不同时令的营养滋补保健功效.本文将向您解密一些吃鱼“秘诀”。  相似文献   

5.
杨吝 《水产科技》1998,(5):45-46,3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捕鱼技术也步入了高科技时代。在世界海洋捕鱼业中,除了改进传统的渔具渔法来提高捕鱼效率之外,还采用了现代化的探捕鱼技术,如人造卫星探鱼,飞机空中侦察鱼群,激光栅栏围拦鱼群,机器人钓鱼,气泡幕拦鱼,声、光、电、泵综合“无网捕鱼”等。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采,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鱼”和“渔舟”、“渔事”的美好诗篇,有描写“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的动人情趣;有抒发“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怀才不遇心境;有吟咏“空钩意钓鱼亦乐”的游钓之乐;有赞美“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芦桔未能先”的鱼味鲜美;有诉诸“近道计臣心转细,官钱曾未漏渔蛮”渔民生活的苦楚……现从中遴选一二,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赶、拦、剃、张”联合渔法赶鱼速度,改进捕鱼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76年承担了国家水产总局、省科委、省水利厅和水产厅下达的水库鲢、鳙鱼“网、电”联合渔法捕捞技术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8.
最早的水下捕鱼 据《辽史》载,辽圣宗太平二年 (1022)辽实行春捺钵。”正月如纳水(嫩江)钩鱼”据史料记载,这次水下钧鱼的具休地点就在三江口(今茂兴湖三岔河),开创了茂兴湖水域的冰下捕鱼,据个已有973年的历史,这是茂兴湖水域最早的冰下捕鱼。捕获一尾2.5米长的乡感条鱼,重达70多公斤,这是茂兴湖水域捕获的最大一尾淡水鱼。 放养场内捕鱼最多的一网 1982年12月13日,茂兴湖在靠山放养场冬渔生产中,一网捕鱼4t9,只00斤(号称42万斤)这是茂兴湖企业万史上捕鱼最多的一网。最早的传说最长的冰下大拉网 松嫩江自三贫河汇合后,江道主流即形成南黄…  相似文献   

9.
<正> 捕鱼鱼 人类使用渔具捕鱼,自古皆然;使用鱼鹰捕鱼,亦习以为常,但是使用鱼捕鱼的渔法,却鲜为人知了。原来,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有一种生态奇怪的鲫鱼,头上长着一个大吸盘,游泳时,依靠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其它大鱼的腹部上,随大鱼到处漂流,借机觅食。当地渔民发现了这种特征,就把它捕来养在  相似文献   

10.
鸬鹚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渔法,我省鸬鹚捕鱼集中在湘江上游的零陵和衡阳两地市、沅江上游的辰溪县以及洞庭湖区的汨罗江、万子湖和大通湖一带。一只好的鸬鹚平均每天可捕鱼4公斤,一年捕鱼1400多公斤,一般一只鸬鹚一年捕鱼500公斤。因鸬鹚为飞行动物,有如网之飞投,故洞庭潮渔民谓之“飞网渔业”。在过去鱼多渔具落后的情况下,用以捕鱼是可行的。但在当今鱼类资源减少,化纤网线代替了原来的麻类网线,渔具先进的时代还使用这种方法捕鱼,弊多利少,对水产资源的破坏越来越明显,便以限制发展变成了禁用的渔法。  相似文献   

11.
奚盘海 《淡水渔业》1989,(1):40-42,39
<正> 根据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人类的生存,当以采集和渔猎开始。对鱼类而言,是先有捕捞,后有养殖;先有野鱼,后有内渔。“渔”本身就含有捕捞的意思,古文亦有用“鱼”代之。国外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捕鱼工具,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实据尚未找到.但在内蒙、山西、吉林、北京、四川等地,曾发现旧石器时代及此前的草鱼、青鱼、鲢、鳙、鲤、鲶、黄(?)和鲟等鱼类的化石;在5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原始人所居的洞穴中发现草鱼眶骨上钻有一小孔并涂有红色,则可推测在旧石器时代已在湖泊进行捕捞,唯工具类型不明而已.  相似文献   

12.
鱼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人们摄取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历来有“无鱼不成席”之说,说明鱼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地位。目前随着“吃鱼可以健脑”研究的发现,“吃鱼的女人更美丽、吃鱼的男人更潇洒,吃鱼的老人更健康、吃鱼的儿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强盛”的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仅在吃鱼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向着名称持优新高档鱼上发展,吃鱼不仅要求多,更要求品位高、精、细。 鱼的哪个部位最好吃,恐怕不是每位都能  相似文献   

13.
捕鱼小史     
<正> 捕鱼始于几十万年前我国自古即有“渔、樵、耕、读”之说.“渔”居四者之首,可见当时渔业的重要. 据知早在几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捕鱼.考古工作者发掘,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洞穴里有许多鱼骨和介壳;山东临沂发现古代的石网坠;西安半坡村遗址有骨制鱼叉和鱼钩;黑龙江昂昂溪人类遗址出土有骨制的枪头和鱼标.这些均可证明我国捕鱼历史的悠久.我们奋战于渔业战线的每一同志,将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86,(2):F003-F003
<正> 《水库渔业指南》一书于1980年由苏联食品工业部出版,作者依萨耶夫等。全书17万字,200幅图表,内容包括苏联主要水库一般特征,鱼产力、渔获量资料,各类型水库渔业利用方式,鱼类和饵料生物引种驯化,过鱼和拦鱼设备,渔具渔法和捕鱼法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水利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和游钩渔业等,是近年来苏联水  相似文献   

15.
引进优良品种促进生产发展姜连新,谭克非(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引进,优良品种,生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食有鱼”的基本要求,而是向“多吃鱼、吃好鱼”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6.
追鱼记     
说到追鱼,人们也许会想起古代传说的一个书生才子追求鲤鱼精的故事。前不久,我却亲历了追鱼的情景,但不是神话,而是一场现实的追鱼战斗。时值八月金秋,风轻云淡,阳光灿烂。我来到洞庭湖岸的渔村,采访洞庭公社七一渔场革新网具、科学捕鱼的事迹。正巧碰上了他们的革新大鱼网下水,我便同他们乘船来到洞庭湖上。浩渺的洞庭,碧波荡浆,鳞光闪闪;湖边天际,千帆竟发,百舸争游,正是高水捕鱼季节。七一渔场大网组组长彭庆树带领六位渔民满怀喜悦的心情分摇两条渔船把长长的银网下到湖中。这就是老渔民、党支部书记廖大柏同志向我介绍过的“革新大鱼网”。网长一里有余,宽一丈大几,共有三层:外两层的网孔约莫二平方尺,中层网孔大约一寸见方,是专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77,(2):4-9
电捕鱼这种渔具渔法早在十九世纪国外就开始研究。最早研究的国家是挪威、美国和日本,目前已普及欧、亚、北美和澳洲。特别是近几年来,电捕渔法发展较快,尤其是欧洲应用较广。电捕鱼主要的特点是成本低、工效高、收益大、劳动强度小、渔获质量高、保鲜效果好、能捕底层鱼,因而发展较快,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培训基层养鱼队伍,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推广渔业技术,普及科学养鱼,提高鱼产量的前提条件。我县过去的养鱼队伍很薄弱,老弱病残的多;钻研技术,一心养鱼的人很少;他们只管看鱼不养鱼,不是人养鱼,而是鱼养人。群众指责说:“老弱病残懒,轻闲把鱼看,挣的自在分,吃鱼难上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养鱼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9.
渔谚     
《海洋渔业》1981,(3):30-30
<正> 舟山渔谚锣鼓听声,鱼群听音捕鱼听鱼的叫声来判断鱼的多寡。如鱼叫声重而密,鱼群也密,网头大;叫声重而疏稀,鱼就不多。在缓流时叫声轻,急流时叫声重,鱼一定会多;反之,缓流叫声重,急流叫声轻,鱼就不多。  相似文献   

20.
李崇良  迟恩绪 《水库渔业》1983,(3):33-35,27
当前,我国水库捕捞一般采甩“赶、拦、刺、张”或“赶、拦、刺、拉”联合渔法,在此渔法中,驱鱼效果的好坏乃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