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喻铁栋 《中国蜂业》2001,52(6):41-41
凡是养蜂人都想培育出优良的新蜂王。但并非易事 !它涉及到多方因素的制约 ,除人们无法控制的外因 ,内因方面也有诸多环节的限制 ,可以说做起来不容易 ,要达到理想更难 !多数蜂友特别注重蜂王的外观 ,认为只要个体大就必定是好王。我看并非如此 ,不管是个体稍大的蜂王还是略小的蜂王 ,同等群势 ,产卵快子脾整齐 ,蜂群发展快 ,产蜜量高 ,消耗饲料少 ,能维持大群 ,无病 ,越冬渡夏安全。这只王才称得上“好王”。和大小粗细关系不大。 [蜂王的产卵量与卵巢数量正相关关系 ,而卵巢管数量又与蜂王初生重有显著相关关系———编者 ]正常情况下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首先让我以万分激动的心情,衷心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及时邮寄来《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使我渴望已久的心愿得以满足。认真阅读以后,我深感该书既是你们努力多年的心血之作,又堪称我们养蜂人所期盼的宝书。长期以来,我在养蜂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难题,竟然都能从该书中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也不知该书使多少像我这样的蜜蜂迷,得以从难题未解所带来的郁闷中解脱出来。你们还按照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你们于本月5日寄出的书已收到。拆开一看果然是2本,其中一本尚有龚老师的亲笔签字和勉励之语,我因此高兴至极!学生自认为乃养蜂界一无名小卒,与你们二位老师素昧平生。也就是在《蜜蜂杂志》上发表了几篇相关小文,竟然能获得如此礼遇,学生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待细细思量之后我才领悟到,此举乃是你们鼓励包括我在内的一批蜂界人士,继续深入地向蜂学研究之期望也!余乃一爱好蜜蜂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在年三十拿到2014年第2期《蜜蜂杂志》的,阅读该杂志便成了2014年春节期间的一种享受!当看到河南王爱群蜂友《谈蜂群管理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文章后,颇有些触动。该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由他发明的"蜡片包裹王笼,内外都敷蜜"的介绍蜂王新方法,简称:包蜡敷蜜法。其特点为:介绍蜂王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山西省浮山县国土资源局的1名国家工作人员,闲暇之时也喜爱摆弄蜜蜂。早在几年以前,我就从你们那里购得《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书2本。后来闻知该书很快就要出第二版,便询问你们《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二版书何时出?你们叫我留意《蜜蜂杂志》,到时候会有相关信息刊发。因为工作忙而没  相似文献   

6.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六七年时间没有与你们联系了,真还有些想念。我依旧养着蜜蜂,因而很关心蜜蜂方面的资讯:很喜爱阅读《蜜蜂杂志》,心中也常挂念养蜂的老朋友。由于有众多的蜜蜂陪伴,我的退休生活不但很充实,而且有几分热烈。很感叹这六七年时间里,多数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生活节奏,因而变化不大。而你们却继续在养蜂战线上努力拼搏,且成绩显著。例如,义讲全国;好文章不断;出版了新书《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我祝福你们!广大蜂友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7.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值此2015年(羊年)新春之际,请允许我给二位老师拜个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养蜂已有许多年,看了一些养蜂前辈们写的养蜂书,自认为还可以,对有关养蜂的书籍广告、技术介绍都有点见惯不惊,更不会轻易动心。但通过《蜜蜂杂志》上相关文章的介绍和透露出来的信息知道,  相似文献   

8.
下面我把使用螺旋王笼的体会介绍如下,供蜂友们参考。a.换王:不论季节或是否有蜜源,使用螺旋王笼都可以换王。只需把蜂王放进螺旋王笼中,用硬纸片堵好门;由于王笼的特殊结构,工蜂不会进入笼中,过一两天放出将会一次性换王成功。b.保护王台:在人工育王时,有时会把育王时间记错。移进大虫,则处女王提前出房,把所有王台毁掉;错过季节则导致措手不及或损失不可挽回。只要在处女王出房前一二天,把所有的王台都卡在螺旋王笼的上口(塑料王台最好)。因处女王出房在笼内,无法去毁掉其他王台,可起到保护王台的作用。c.储存处女王:人工育王不可能保证百…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今年83岁,饲养中蜂已46年。环顾周围的养蜂人,多为中年以上,难怪报刊上有人惊呼:蜂界后继乏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认识了几位90后,他们一踏入蜂门就身手不凡,才技超群!19岁的曹西就是其中一位。放下高中课本,一个转身便成为了一名开挖机的师傅。他日出而作,月薪不菲,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一天,他在工地上与蜂结缘,三、四年时间就成为养蜂老手,2014年,饲养20多  相似文献   

10.
孟兆和 《中国蜂业》2002,53(3):19-19
育王分蜂时总要剩余一些王台 ,对于这些剩余王台 ,我是这样处理的 :用尼龙纱做成 1 0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口袋 ,把王台装进口袋里 ,袋口用框线扎住 ,挂在蜂多于脾小群 ,这样即使蜂王出台也不会被咬 ,如果哪群失王 ,马上就可以补一只。补王时把失王小群用治螨药喷湿 ,把处女王也喷湿后就可直接放入。也可把蜂王腹部涂少量蜜放回台基 ,台基外用扎孔的纸包住 ,蘸上蜜放入蜂群中。同时对介入群喂半斤蜜水 ,即可成功。纱笼内处女王只有 6天的利用价值 ,6天以后还没利用的 ,要把它废除掉 ,以防产未受精卵分蜂剩余王台的利用!黑龙江尚志市亮河镇福…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新年好!你们还记得2013年农历四月(我们农村人习惯用农历记事)吗?我到本地邮局邮购《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因为询问地址和营业员不识龚老师名字中那几个字的原因,我便打电话与你们联系,结果被宁老师接到。我当时因为紧张听到是女声回应便叫了声"小姐",脱口而出时才觉得太冒昧了,称女士多好呢!而宁老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诙谐地说:  相似文献   

12.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湖南东安耀祥中学的青年教师滕爱群,由于对蜜蜂很爱好,当得知你们来湖南义讲的消息后很是激动,因而自愿作了东安授课点的临时召集人。你们一路辛苦了!义讲期间与你们的短短相处,感觉很温暖很亲切,现已结束本次南方巡讲回四川了吧?很是想念你们。我虽不能为你们接风洗尘,但我仍会时刻关注与牵挂你们!愿与你们保持长期联系。这次天公不作美,使你们雨里来风里去,加之你们走时又匆  相似文献   

13.
那铁善 《中国蜂业》2010,61(1):27-27
<正>我连续几年引进安徽黄山种蜂场的蜂王。2009年7月,我的种王老了,爬行不稳,我怕种王过不了冬。为了保证早春育王计划的实施,我再次购进"黄金山2号"种王1只。收到王后即刻赶场到内蒙赶荞麦、葵花花期。为了宣传黄山蜂种的优越性能,我向周围蜂场师傅们介绍"黄金山2号"的优点与特  相似文献   

14.
笑吧     
<正>一个已婚妇女,厌倦了做家庭主妇的生活,她向佛祖说:最万能的佛啊!——我不想再干这些洗衣做饭代孩子的小事了!我要学撒切尔夫人,居里夫人,琼瑶什么的,我要和我在公司上班的老公换躯体!佛说:行!  相似文献   

15.
<正>尊敬的龚教授、宁老师:你们好!2009年一开年,我地的蜂事就很不顺畅,中蜂蜂病频发。但因为我运用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书中的一些措施,自己的中蜂总算是平安无恙地闯过来了。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我和另外几位蜂友都是你们研究成果与技术的试用者,因而也成为受益者。其中的刘孝高老师可谓独具慧眼,他是我们之中最早接触到《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人,并且身体力行地运用你们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蜂养得可好呢!他不仅毫无独享其成之  相似文献   

17.
治螨是养蜂人的"老生常谈",也时有"大意失荆州"之事发生.前几日王蜂友对我说,他花300元买了只蜜浆高产种王,育有1框王台,执意要送给我们每人几只.我们来到王蜂友蜂场,见蜂群放在树阴下,周围有泥浆烂草,如此环境我不觉皱眉.王蜂友说,他今年彻底治了两次螨,没问题!凭他十年养蜂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乱摔乱丢没问题"!同去的李蜂友无意将一王台掰开却翻爬出几只螨,里面幼王已卷翅.  相似文献   

18.
<正>尊敬的龚、宁两位老师:暑假好!久仰你们大名,似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但由于不知道与你们联系的具体方式,只好烦请蜜蜂杂志社的编辑、领导帮忙,转达一下我给你们的信件和祝福!我虽然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但同时又是一个养蜂爱好者。教书育人之余,为了更好掌握蜜蜂饲养技术,曾虚心地向附近的老蜂农请教,四处购买蜜蜂饲  相似文献   

19.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20.
编读互动     
《猪业科学》2010,(8):11-11
<正>读者:编辑您好!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猪的遗传育种工作,对我国目前的养猪业生产效率问题深有体会,贵刊上期针对生猪遗传改良技术开展的主题策划,几篇文章多个角度很全面地反应了这个问题,为我们详细解释了生猪遗传改良技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希望贵刊以后多策划一些与遗传育种相关的主题。本刊: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肯定,关注养猪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