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夏季控温笼养模式对不同品系缙云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蛋鸭笼养研究提供资料。选取168只220日龄缙云麻鸭配套Ⅰ系、Ⅱ系、青壳系和青壳纯系(各42只),4个品系分别分为普通笼养(对照组)和控温笼养(试验组)2组,分别记录各组各品系缙云麻鸭的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品系缙云麻鸭采食量略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配套Ⅱ系和青壳系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配套Ⅰ系、Ⅱ系和青壳纯系的蛋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控温笼养模式可有效降低蛋鸭热应激,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罗曼褐壳蛋鸡罗曼褐壳蛋鸡是德国罗曼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 ,1989年我国首次引入曾祖代种鸡 ,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有祖代或父母代种鸡场 ,是褐壳蛋鸡中覆盖率最高的品种。罗曼褐壳蛋鸡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罗曼褐壳蛋鸡父母代生产性能 :1~18周龄成活率97% ,开产日龄21~23周 ,高峰产蛋率90%~92% ,入舍母鸡72周产蛋数290~295枚。罗曼褐壳蛋鸡商品代生产性能 :1~18周龄成活率98 % ,开产日龄21~23周 ,高峰产蛋率92%~94 % ,入舍母鸡12个月产蛋300~305枚 ,平均蛋重0.0635~0.…  相似文献   

3.
二郎山山地鸡一世代产蛋性能选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二郎山山地鸡SD02和SD03品系一世代的产蛋性能,并进行产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为二郎山山地鸡配套系的后续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品系间大部分产蛋性状差异显著,SD03品系开产日龄早于SD02品系,开产体重、蛋重均极显著高于SD02品系(P0.01)。此外,鸡群300日龄时,SD03品系产蛋数、体重、蛋重均显著高于SD02品系(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开产日龄与300日龄产蛋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开产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00日龄体重与300日龄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00日龄产蛋数与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开产第1、2、3、4、5月的产蛋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SD03品系产蛋性能优于SD02品系,开产日龄是影响产蛋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滝川鸡是日本滝川畜产试验场于1965年开始选育,从40多个品系、230多个杂交组合中精选出来的二元杂交蛋鸡。父本是Z系,白羽、白壳蛋;母本P系,褐羽、褐壳蛋。 1.开产早:50%产蛋率的初产日龄为146天。 2.产蛋性能高:从最近三年性能测定资  相似文献   

5.
一、罗曼褐壳蛋鸡商品代生产性能资料(一)生产性能产蛋性能:50%鸡产蛋日龄:152~158天生产高峰:90~93% 每只入舍蛋鸡12个月产蛋:285~295个14个月产蛋:320~330个平均蛋重12个月产蛋:63.5~64.5克14个月产蛋:64.0~65.0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普通白壳鸡蛋、普通褐壳鸡蛋和矮小褐壳鸡蛋在20,32,43周龄蛋品质性状于煮熟前后的变化情况,试验采用分析蛋壳、蛋清和蛋黄所占蛋重比例在不同品系间与不同周龄间的差异,且对不同周龄、不同品系的常规蛋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的方法。结果表明:鸡蛋煮熟后蛋重普遍减少,20,32,43周龄普通白壳鸡蛋蛋壳比例极显著高于普通褐壳鸡蛋(P0.01),普通褐壳鸡蛋的蛋白比例显著高于矮小褐壳鸡蛋(P0.05),矮小褐壳鸡蛋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白壳鸡蛋(P0.05)。  相似文献   

7.
768只427日龄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成试验A组、B组和对照组.A、B两组各有蛋鸡320只,每组内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128只,设置2个重复.采用VAD3复合制剂,在原日粮基础上设置两个水平的VAD3添加量,分别添加到试验A、B组的日粮中,进行添加VAD3对提高产蛋性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A组、B组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77.62%、78.60%,与对照组82.6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B两组只日均产蛋重分别为,A组49.91g/只·日、B组50.57g/只·日.与整幢鸡舍只均蛋重52.99g/只·日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于蛋壳品质方面、蛋的壳重、壳厚对照组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于蛋的比重,对照组、试验A组、B组间有上升趋势,说明添加VAD3后蛋壳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峪口褐壳蛋鸡B系开产日龄与体重、生产和蛋品性状的关系,指导蛋鸡纯系选育,试验以峪口褐壳蛋鸡B系11世代第二批次1 502只母鸡为研究对象,记录蛋鸡的开产日龄,根据蛋鸡开产日龄划分为1,2,3,4,5,6,7,8组,测定各组蛋鸡开产体重和蛋重;28,36,56周龄体重和蛋重;38,56周龄产蛋数和39~56周龄产蛋数;36,56周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分析各组鸡开产日龄对开产体重、开产~56周龄体重、蛋重、产蛋数、蛋壳强度、蛋壳强度等指标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开产体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蛋重、28周龄至56周龄蛋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蛋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38周龄和56周龄产蛋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产蛋数呈降低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56周龄蛋壳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但相关系数小。说明峪口褐壳蛋鸡开产日龄在127~154日龄之间的鸡只其开产体重、生产和蛋品质等性状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体重对产蛋末期商品蛋鸡产蛋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随机选用75周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60只,按体重分为小、中、大3组,每组20只,单笼饲养2周,测定产蛋性能;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5只蛋鸡屠宰,测定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产蛋末期蛋鸡体重对产蛋率、蛋重、日耗料量、料蛋比均未产生明显影响(P0.05),小体重组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产蛋末期蛋鸡体重越大,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重、腿肌重、胸肌重越重,3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比率、腿肌率、胸肌率则不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金定鸭、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为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孵化条件下,对3个蛋鸭品种的产蛋性能、青壳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不同阶段体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个蛋鸭品种中攸县麻鸭300日龄产蛋量(144个)最高,见蛋日龄(96d)和开产日龄(123d)最早,因此3个蛋鸭品种中以攸县麻鸭产蛋性能最好;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公、母鸭30日龄体重、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褐色菜鸭与攸县麻鸭属于同一类型蛋鸭品种。3个蛋鸭各品种的入孵蛋重与出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金定鸭配套品系选育群的生产性能和蛋质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定鸭是我国主要的高产蛋鸭品种之一。为了了解几年来选育工作的效果,为品系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必要的参数,我们以金定鸭的2个品东选育群为材料,测定各品系的生产性能及其蛋质特性,比较选育群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各项蛋质特性之间的相关情况。材料和方法本试验以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培育的金定鸭蛋小系(S群,150只)和综合系(M群,300只)第3代选育群为材料,两群都在6月份出雏,群体圈养于开放式禽舍,非全价混合颗粒饲料(代谢能11.09兆焦耳/公斤,粗蛋白17)等定时定量供给。在500日龄试验过程中,群体产蛋率、蛋童和耗料量逐日记录;母鸭分别在1日龄、50%开产日龄、300日龄、500日龄早晨空腹时称重;当群体50%产蛋时,逐月连续8天抽样测量各项资质特性,其中,蛋品质(蛋重、蛋形指数、壳重、哈夫单位、血斑或异  相似文献   

12.
罗曼褐父母代产蛋前期产蛋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49只健康的23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种母鸡的产蛋情况进行观察,试验期67 d(至32周龄),目的在于了解产蛋前期,蛋用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蛋壳颜色逐渐变浅,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逐渐上升,鸡群的死淘率在开始人工授精的前2周最高,双黄蛋率随产蛋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双黄蛋平均重随产蛋率上升逐渐增大,到产蛋率达最高峰时开始变小,软壳蛋率和破蛋率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总蛋重及种蛋平均重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羽色清远麻鸡生长和产蛋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1只清远麻鸡健康雏鸡(其中公鸡221只、母鸡1780只)作为基础群,在笼养条件下于90日龄进行体重、胫长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第一次选择,选留的母鸡按羽色不同分为棕褐、黄麻和杂色3个群体,分别测定各群体的300日龄体重、胫长,22周龄至43周龄的产蛋量。170日龄、177日龄、184日龄的平均蛋重等生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不同羽色群体产蛋性能有显著差异,黄麻羽母鸡群体的产蛋性能优于其他两种羽色群体。测定与分析结果为清远麻鸡的品系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山麻鸭高产系与绍鸭青壳系,通过正交、反交等试验,测试其生长发育、产蛋性能、饲料报酬等生产水平,得出绍×山杂交鸭300~500日龄体重1.51—1.54kg,开产日龄124d,500日龄产蛋量达309.32枚,产蛋重21.02kg,料蛋比3.16:1。绍×山杂交鸭500日龄产蛋量、产蛋重、料蛋比比山麻鸭高产系提高1.89%、2.28%和0.32%,比绍鸭青壳系提高8.88%、8.12%和7.6%,杂种优势力分别达到5.02%、5.09%和4.09%,杂种优势显著。山×绍组合500日龄产蛋量300.08枚、产蛋重20.50kg、料蛋比3.3:1,与亲本山麻鸭高产系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苏禽黑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苏禽黑羽青壳蛋鸡母鸡250只,统计21~66周龄产蛋率,运用McMillan模型、杨宁模型、Wood模型拟合产蛋曲线;并在21、32、36、40、44、48、52、56、60及66周龄测定鸡蛋品质.结果表明,黑羽青壳蛋鸡21~66周龄平均产蛋率为54.6%,产蛋高峰接近80%;3种模型中杨宁模型对产蛋曲线拟合度最高(R2=0.916),较适合用于产蛋曲线拟合;鸡蛋品质达到A级水平;随着日龄增加,蛋重逐渐增大,而蛋白高度、蛋黄色泽、哈氏单位等指标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dw基因对褐壳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矮小褐壳蛋鸡(带dw基因)与其正常型同胞母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dw基因对褐壳蛋鸡的是。dw基因使褐壳蛋鸡的体重降低22-27%,开产日龄提前3.3天,饲料报酬提高22%,只日耗料减少30%,蛋重小3%,除产蛋数外,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期测定还有“农大褐”D系母鸡。矮小型褐壳蛋鸡的产蛋水平由于未经选择,目前低于高产蛋鸡“农大褐”,但饲料效率比农大褐高16%,综合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7.
将8960只1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组分别为3600只和5360只,进行噪音刺激试验。试验结果说明,噪音刺激试验可以降低育雏阶段正常管理下的噪音应激反应,使蛋鸡18周龄体重增加显著,达50%产蛋率日龄提前3d,但对产蛋阶段产蛋率、蛋重、料蛋比无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最新资料表明,从1978到1987这10年间,鸡的产蛋数、死亡率、产蛋率达50%时的日龄、产蛋量、体重以及饲料报酬(料蛋比)等生产性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表1和表2所示。并且各项指标仍在提高和改善。尤其是产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比产白壳蛋鸡提高更快。两者平均,产蛋数每年增加3个,产蛋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测定了绍兴麻鸭以及斑嘴野鸭3个品系(雪羽斑嘴鸭、花白羽斑嘴鸭、褐羽斑嘴鸭)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重、蛋黄色泽、哈氏单位以及蛋黄比率7项蛋品质指标。品种间比较发现,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2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绍兴麻鸭的蛋壳强度、蛋重、蛋黄色泽3项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斑嘴野鸭的3个品系,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花白羽斑嘴鸭和褐羽斑嘴鸭(P0.05)、略低于雪羽斑嘴鸭,但无显著差异(P0.05);品系间比较显示,斑嘴野鸭3个品系间的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3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雪羽斑嘴鸭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蛋重、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各项指标,绍兴麻鸭蛋品质中的主要物理指标优于斑嘴野鸭。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现代家畜遗传育种学理论来指导选育卢氏鸡绿壳蛋品系,对卢氏鸡群体中的3.6%个体产绿壳蛋的遗传性状进行提纯选育,培育出卢氏绿壳蛋鸡纯系。经研究,卢氏绿壳蛋鸡对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素有富集作用。卢氏鸡绿壳蛋蛋壳厚而致密,耐贮藏、易运输,炎热夏季可贮藏在阴凉通风环境中2月而不腐。经0世代~4世代选育,卢氏鸡绿壳品系群体产绿壳蛋比例已达95%以上。又经十多个世代的不懈选育,卢氏鸡绿壳蛋品系蛋壳色泽基本一致,体型外貌更趋统一,生产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成为独立于蛋鸡生产白壳、褐壳体系之外的一个新品系——卢氏鸡绿壳蛋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