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导,加拿大在防治多年来危害冷杉林的害虫——云杉芽卷叶蛾方面,取得了进展. 七二年夏季,在魁北克省东部二千万亩(八百万公顷)的云杉等林内,云杉芽卷叶蛾大量蔓延,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过去,防治这种害虫多用化学药物喷洒,后来则使用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虽无害于益虫、植物、鱼类和其他动物,但对于消灭贪吃的云杉芽卷叶蛾幼虫来说,收效太慢,必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es Berliner)属芽孢杆菌,对一些农林害虫有极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具有毁灭性毒杀作用,因而在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方面有着较广泛的用途。早有报导,苏云金菌杆防治松毛虫效果很好,现又发现苏云金杆菌可用于防治杉梢小卷叶蛾,云杉小卷叶蛾等。  相似文献   

3.
许多不同的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生物技术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方法。因为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生产力。而且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高产、优质、高抗性和无病植物,同时也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促进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例子之一。由此而产生的抗虫植物正在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商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和它在未来林木遗传工程中的应用。表4参68。  相似文献   

4.
云杉梢斑螟Dioryctirin schutzeella Fuchs在祁连山林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新梢基部芽鞘内及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被害残梢虫巢内结茧化蛹。在云杉萌芽抽梢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2—4龄幼虫,杀虫率90%以上;喷施苏云金杆菌含孢子3—4亿/毫升,防治效果75%左右。  相似文献   

5.
运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水释液含孢量 4× 10 8/ml、3× 10 8/ml、2× 10 8/ml喷雾防治危害青海云杉种实的云杉梢斑螟和云杉球果小卷蛾 ,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92 %、90 %、 80 %和 86 .3%、 84 4%、79 .6 % ,虫果率减退分别为 59.2 %、54.3%、4 6 .2 %。使用 10 0× 10 8孢子 / g原粉喷粉防治以上 2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55%、6 0 .4 % ,虫果率减退 2 9.3%。含孢量 3~ 4×10 8/ml菌液防治危害嫩梢期的云杉梢斑螟 ,虫口减退率达 73.7% ,10 0× 10 8/ g粉剂喷粉防治 ,虫口下降32 .5%。苏云金杆菌防治对害虫寄生性天敌杀伤较小。采取摘果收集天敌释放林间的方法可使下一个结实年虫害果率下降 55.1% ,虫口减退率达 85.6 % ,天敌寄生率提高36 .5% ,能保护并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6.
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林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植物基因工程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转化细胞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等几个方面。利用该技术目前已转化了20多种林木树种,并成功地将抗虫的苏云金芽杆菌内毒素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林木树种。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杆菌属于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虫剂,其在农业、蔬菜、果树、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山西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对苏云金杆菌在山西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苏云金杆菌致病机理及用药方法进行探索,结合山西地区森林病虫害情况,对苏云金杆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践证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苏云金杆菌,可以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发生,其应用综合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连城实验林场于1984至1985年,对严重为害杨、桦和云杉林的灰拟花尺蛾、云杉尺蛾,采用飞机超低容量喷施以苏云金杆菌乳剂为主、化学农药为辅的方法,共防治虫害面积1。94万公顷。不仅当年防治效果明显,而且后效作用显著,已持续控制危害达8年之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一、虫害情况地处祁连山东端的连城林区,是以云杉、油松、山杨、桦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区。境内峰峦叠蟑,地形复杂,竹林沟系鸟类保护区,吐鲁沟为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属于生物菌剂,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十分广泛。据资料介绍,它可毒杀570多种农林仓库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但用于柏木林区防治柏木松毛虫(又名大柏毛虫)未见有报到。为了摸索苏云金杆菌对柏木松毛虫的致病能力,增添柏木林区生物防治措施,我们于1987年4月至5月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柏木松毛虫试验。现将情况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在我国早已被证实。但与白僵菌相比,苏云金杆菌至今使用面积仍然很小。其主要原因,除当前制剂成本较高之外,林区山高坡陡,缺乏水源和喷药机械,液剂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致使苏云金杆菌难于广泛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困难,1976年我们首次采用了苏云金杆菌库斯达克(Bacillus thurinqiesis Var Kurstaki)变种,代号HD-1的菌粉,并以苏云金变种为对照,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外初步试验,证实HD-1对  相似文献   

11.
我县自1972年,开始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工作,六年来共应用苏云金杆菌类杀虫菌粉(包括杀螟杆菌、松毛虫杆菌和苏云金杆菌)5万余斤,防治松毛虫9万多亩次。有的社、队办林场,并坚持以杀虫菌粉为主的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松毛虫害,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经初步推广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现在应用苏云金杆菌类杀虫菌粉防治松毛虫,已成为我县松毛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验证苏云金杆菌对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探索长效防控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因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次生灾害,采用飞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的方法大面积示范推广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4万hm2,结果表明:应用苏云金杆菌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效果显著,田间每667m2施用8000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ml,飞机低容量喷雾平均防治效果为97.17%±2.85%,人工地面喷雾平均防治效果为96.67%±2.97%,在全省推广可行、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黄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云杉黄卷蛾Archips crassifolianus Liu在甘肃祁连山东段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2龄幼虫在寄主新梢基部及轮芽处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上旬达到盛期。幼虫2-3龄时用50%杀螟松、80%敌敌畏乳油100倍弥雾,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用含芽孢3-4亿/ml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效果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具有对鳞翅目昆虫的毒杀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转基因研究,以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故以含有CryIA(b)基因的PKUB质粒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出抗虫基因[CryIA(b)],将其构建到PGEMT-Easy上,获得重组质粒PGEMT-CryIA(b),并测定全部序列,将PGEMT-CryIA(b)用BamHI 和Sma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准备用于丽江云杉等针叶树种遗传转化CryIA(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CryIA(b),采用液氮冻融法将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C58中,为下一步的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芽孢短杆菌,为近代较有效的病菌杀虫剂之一。我国自从1959年引进之后,在国內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在农林害虫的防治方面已取得成绩。为了探索该菌的作用,1964年我们用苏云金杆菌对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青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油桐簑蛾(Chalia larminati Heylearts)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细菌农药,近几年在我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使用安全,选择性强,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无残毒,不易杀伤天敌,残效期长,药效高,连续使用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是今后以菌治虫的主要细菌性杀虫剂之一.一、杀虫原理及其病症:苏云金杆菌属一种芽孢杆菌.在培养过程中菌体的一端形成一个芽孢,另一端则形  相似文献   

17.
6~(-(2))菌是一株昆虫病原芽孢杆菌。经测定血清型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变种中的H_1血清型,酯酶型与已描述过的所有苏云金杆菌变种的酯酶型不同,具有特异性,是一个新的酯酶型。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以及植物抗虫育种中的作用日益扩大。该类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而正确的分类鉴定方法是进行该项研究的基础。目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是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鞭毛抗原(H)的血清型以及营养细胞的酯酶型等,将其分为31个亚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苏云金杆菌原药及其油剂剂型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效果,确定了苏云金杆菌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杀作用及其LC50和LC90,为药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八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莲韵  王学聘 《林业科学》1994,30(2):117-123
从大兴安岭根河潮查、带岭、千佛山、崂山、黄山、紫金山、武夷山和西双版纳八个自然保护区采集到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129个,从中分离出大量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研究表明:不同立地带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及占所分离芽孢杆菌的分离率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与土壤含水量、pH、单一养分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我们还对所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六种有害昆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