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进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育成的46个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年代间变异情况、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各年代之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年代间有较大幅度增长,蛋脂总量也依蛋白质含量的增长而增长;但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理及蛋脂总量的水平却有所不同,铁丰系列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较高;丹豆系列品种和辽豆系列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水平较高。说明年代间品质性状有所改进,蛋白质含量的改进幅度较大,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选育目标所致。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科学》2016,(6):45-49
为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对吉林省1923~2015年育成的368个大豆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75年来育成的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数量逐渐增加,2000年以后育成品种达238个。在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百粒重、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每年0.92%、0.07%和0.03%;蛋白质含量、蛋脂总量及生育期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每年0.04%、0.05%和0.02%。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由1923年的1 743.1 kg/hm2增至2015年的2 951.7 kg/hm2,其中脂肪含量≥22%的有69个,蛋白质含量≥44%的有23个,特用型品种37个。通过对这些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其演变趋势,解析品种更替的原因,为今后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年代18个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性状的改进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脂肪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总体呈波动式降低趋势,变化幅度为19.88%~21.41%,平均脂肪含量为20.68%。阶段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呈增加趋势,60年代到80年代呈降低趋势,80年代到2000年后呈升高趋势;蛋白质含量也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总体呈升高趋势,变化幅度为37.22%~40.94%,平均蛋白质含量为39.34%。阶段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呈增加趋势,80年代到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蛋脂总和无明显变化规律,总体呈波动式增加的趋势,幅度为58.34~60.81%,平均蛋脂总和为60.02%。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油脂与蛋白质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近10年来通过审定的183个大豆品种的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油脂平均含量为20.61%,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2.16%。油脂含量以黑龙江和吉林较高,但省份间差别不大,黑龙江和吉林高油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内蒙古和辽宁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且高蛋白品种所占比例也较大,蛋脂总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品种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当地主栽的3个大豆品种,采用4个不同播期处理,对相应的品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及蛋脂总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依次顺序为蛋脂总量〉蛋白质〉脂肪;大豆品种对蛋白质和蛋脂总量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大豆脂肪的影响不显著.其依次顺序同样为蛋脂总量〉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时期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主要推广品种为材料,研究中国玉米主推品种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以期为未来的优质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50-2000年代各时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共35个,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顺义试验基地,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种植5行,3次重复,选中间2行收获,收获后考察每小区籽粒产量、容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籽粒中淀粉、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对所有品种的品质性状、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对品质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每个年代的各品质性状、产量的平均值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品质性状与产量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年代内,玉米品种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容重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在9.54%-18.74%,产量的变异系数为4.53%-33.33%,表明每个年代内不同品种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容重差异较小,脂肪含量与产量变异幅度较大。年代间的产量呈极显著差异,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容重在年代间的差异也呈极显著水平,但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1950-2000年代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年代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871 kg•hm-2;淀粉含量随着年代变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0.25%;蛋白质含量随年代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31%;容重随年代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5.97 g•L-1。淀粉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493),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8)。由以上说明,1950-2000年代玉米主推品种淀粉含量的上升,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与产量的提高具有相关性。【结论】1950-2000年代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淀粉含量与容重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稍有下降趋势,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选择2017—2021年云南省审定的24个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近几年云南省审定大豆品种的演变过程。2017—2021年云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为3084.01 kg·hm-2,高于近年来国家大豆平均产量;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和百粒重略有下降,单株粒数、有效荚数和单株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含量为40.58%,达到国家高蛋白大豆品质标准的有15个,占62.5%;脂肪含量略有上升,平均为19.39%,达到国家高油大豆品质标准的有13个,占54.2%;蛋脂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为59.97%。云南省审定大豆品种产量、单株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百粒重略有下降,品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云南省大豆育种的目标是继续提高产量与品质,并加强菜用大豆等食品加工专用大豆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氮肥对大豆丰收2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豆品种丰收24号结荚期、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氮素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氮肥对丰收24号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以2%浓度处理产量为最高.随浓度增大,其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蛋脂总量都是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0.32%,比全省平均值高0.22%,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50%,比全省平均值低0.07%,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平均值为60.87%,比全省平均值高0.2%。不同年代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双项之和的平均值不同,蛋白质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低至高的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高至低的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双项之和随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今后大豆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22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12%,355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0.6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83年推广的东农36,其蛋白质含量为46.02%;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41年推广的满仓金,其脂肪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最高,平均为40.76%;脂肪含量以20世纪60年代最高,平均为21.76%。32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之和平均为60.71%,以20世纪80年代的蛋脂之和最高,为61.18%。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19 5;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脂肪含量和高蛋白含量也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12.
吉育94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异黄酮含量4.23‰,是一般品种的2~3倍,蛋白质含量38.34%,脂肪含量20.7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抗倒伏,为高产、高异黄酮含量品种。  相似文献   

13.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宜性好,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13.5 kg/hm2,比对照增产16.4%。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0 kg/hm2,比对照增产9.6%。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7.93%、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1.27%。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15.
脂肪含量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决定外,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是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的重要外因。研究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了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08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15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102个,占总品种数的32.4%,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45个占14.3%。  相似文献   

16.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66.3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73%;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5号平均产量3 079.6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15.89%。杂双5号种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5.6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98%,属高含油量品种。杂双5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此外,介绍了杂双5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绿豆新品种白绿9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绿9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1994年以鹦哥绿925为母本,以外引材料88071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经过7个世代的连续后代选拔,2001年选育出稳定的品系,原品系代号为BL94108-3。经过两年产比试验、两年省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各项试验结果增产显著,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