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8号”是以组培7为母本,以93-1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产量结果比对照(通35)增产5.23%,1年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6.0%。“吉农大18号”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吉农大45号”水稻新品种是以“吉粳69号”为母本、“农大228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742.7 kg/hm2和8 894.2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6.1%和7.3%.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域种植,特别适宜吉林、通化、松原、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9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935”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7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6%.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 809.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丰产性好、客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大93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5.9%,2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4.7%。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并荣获吉林省第二届优质水稻品种评比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9号”是通过有性杂交,再以F2代为受体,以大豆总DNA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变异群体,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比对照增产1.6%,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三届优质水稻品系,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通化、松原等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2008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通35"增产7.1%,2008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通35"增产7.0%。"吉农大30号"米质优,产量高,主要农艺性状优异,抗逆性较好,活秆成熟,于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荞麦新品种吉荞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新品种吉荞9号,是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吉荞9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增产28.44%,2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增产26.58%。该品种199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吉农大603号”水稻新品种是以“吉农大19号”为基础材料,将其种子经卫星搭载60d后地面种植,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322.5 kg/hrn2和8 648.6 kg/hrn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8%和5.9%.该品种于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长春、白城、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7是以吉农大2号为母本,以通2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057.2 kg/hm2和8 946.6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9.2%和5.8%.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在吉林省长春、四平、通化、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三年区谨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7.1%;两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9.2%。并荣获吉林省首届优质水稻品种评比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3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38”是以籼粳后代“20r”为母本、“松粳3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857.0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6.6%,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963.4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8.8%。“吉农大838”具有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08"是以"五优一号"为母本、引进系"松粳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比对照"通35"增产2.8%,1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通35"增产7.5%。"吉农大808"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松原、四平、梅河口等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28"是以"通31"为母本、"吉农大7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49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6%,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5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6.2%."吉农大828"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4.
粳型糯稻新品种"农黏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型糯稻新品种“农黏1号”是以“通黏1号”为母本,以自选系“香黏91-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平均产量为8029.5kg/hm^2,比对照“延黏1号”增产10.2%。“农黏1号”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香味浓郁、黏性好。于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3.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998.5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4.00 %。2年区域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3.85%,低于对照品种T78优2155(14.38%),平均高稳系数为81.25%,高于对照品种(77.84%),平均适应度为68.9%,明显高于对照品种(41.7%)。全生育期2年区域试验平均128.3 d,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早熟0.6 d,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表明聚两优919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福建省作早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引进T errafit肥在沙荒地进行玉米、小麦种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T erraetit肥对沙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当地施肥方式相比,可使玉米出苗率提高2.1个百分点,增高3.3%,叶面积增大3.4%,使玉米、小麦籽粒增产量分别达到对照产量2.1和2.9倍,秸秆增产量分别达到对照产量1.6和3.1倍,各产量之间差异极为显著。T errafit肥是目前沙荒地改良利用较好的肥料之一,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郑芝13号是以9202作母本、8808早作父本杂交,连续7代定向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鉴定。该品种2005—200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粗脂肪含量56.96%,粗蛋白质含量20.92%;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且耐渍、抗倒伏能力强。介绍了郑芝13号的选育背景和经过,总结了其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