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春萍 《现代农业》2012,(12):90-91
近年来,苏北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文章总结分析了苏北地区当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以期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得到不断发展,玉米农业机械化收获在玉米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玉米机械化发展现状、影响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原因及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对策与建议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玉米机械化收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漯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制约漯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的原因,提出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措施,为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总结了辽宁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当前怀远县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今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以为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1、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重点,近几年,机械化收获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小麦和水稻的机收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3000万ha,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不足5%,已成为玉米生产全面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杰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93-193,195
介绍了玉米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玉米机械化推广应用的保障措施,以期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态势,玉米机械化收获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溢 《农业科技通讯》2014,(3):16+256-16,256
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种植水平较高,而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除黑龙江、山东、河北的机收面积较大外,其他地方主要还是以人工收获为主,费工、费时、又费力。因此推进玉米机械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实现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是促进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推广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也已经成为推动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示范推广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淮海夏玉米 收获籽粒含水量高严重影响了玉米籽粒机械化的直收。本文从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技术、玉米 籽粒直收机机具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相关评价以及玉米籽粒直收的发展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 阐述,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适于机械化粒收玉米新品种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越来越高。从人工收获到机械收穗,再到机械粒收,是玉米收获的重要变革。收获方式的转变对玉米品种选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山东省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状况,探讨了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目标,以期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收获方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玉米收获方式的用工环节和成本投入,分析机械收粒技术的推广效益,为进一步推广玉米籽粒收获技术、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在东北、西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4省(区)16个市、县、48个村镇,调查了农户玉米收获方式和不同收获方式的收获成本情况,共获得465户有效样本。调研数据显示:玉米机械收获技术采用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黑龙江和新疆地区机收比例最高,农户采用率达到89.4%以上,河南次之,平均为54.7%;吉林最低,为21.5%。比较玉米不同收获方式的收获效率和经济效益发现,玉米子粒机械直收技术最为高效快捷,相比机械收穗和人工收获分别节约成本75元/hm2和225~1 305元/hm2,是一项节省工序、省工省力,节本增效、适应玉米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收获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已趋于成熟,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其产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农民经济收入和全国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收获玉米在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问题也得到广泛的关注,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高安徽省玉米产量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了安徽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当前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技术措施,即选用抗病、耐密、适宜粗放管理的品种类型;注意密度与行距合理配置;加强对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适期早播与适当晚收相结合,确保玉米完熟收获;着力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主要的饲养原料,其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大大影响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传统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特点与青贮玉米收获机的特点着手,基于国内外现状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国内研发的主要方向,并对青贮玉米收获机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陈雅芝 《农学学报》2013,3(12):60-63
为确定吉林省各市玉米机械化生产主导模式,提高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出玉米生产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农民购买能力、机械化水平及自然条件等5个因素是进行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划分的主要因素,并选取玉米产量、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丘陵山区所占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利用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区域分类,将吉林省划分为3个区域。在分析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各区域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关系,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对要素产出弹性及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探讨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选择方向。结果表明:1)我国玉米生产中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为1.099,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2)相比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我国西南优势玉米区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速度加快;3)样本期间化肥的产出水平持续下降,它对劳动、机械的替代程度在逐渐减弱;4)玉米生产采取了以机械技术为主,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的技术。我国玉米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的结合,因地制宜地促进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易克传  姚智华  张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61-6062,6075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省玉米种植及机械化技术现状。通过对制约我省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我省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