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生长120 d的辣椒植株上采集叶子,经风干后制成20 g/L、40 g,L和80g/L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2叶1心的辣椒根系土壤,30 d后测定辣椒根区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量以及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的辣椒根区土壤的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在辣椒叶浸提液作用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有所增加,而放线菌有所减少,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辣椒叶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120d的辣椒植株上采集叶子,经风干后制成20g/L、40g/L和80g/L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2叶1心的辣椒根系土壤,30d后测定辣椒根区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量以及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的辣椒根区土壤的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在辣椒叶浸提液作用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有所增加,而放线菌有所减少,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设施番茄土壤为试材,研究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下降最快,真菌数量也较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比对照处理的数量高;而对照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低;上年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也低于对照处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则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新型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生草栽培、清耕及种养(鸡或鹅)结合等土壤管理模式下梨园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放线菌,放线菌数量又明显多于真菌;生草梨园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多于养鸡的梨园,土壤细菌两者无差异;与梨园清耕相比,养鹅可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  相似文献   

5.
闷棚对保护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护地西葫芦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闷棚处理对西葫芦茎基腐病发病率、产量及其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改良剂闷棚的效果与采用必速灭农药熏蒸和氰氨化钙闷棚处理效果相当;三者均能降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土壤中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西葫芦茎基腐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西葫芦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濒危植物双蕊兰根际生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结果表明:双蕊兰生长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的多于非生长土壤中。说明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多少对双蕊兰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2年生盆栽猴樟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Na_2CO_3∶NaHCO_3=1∶1)的混合溶液进行浇灌处理,采用定期测定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土壤可溶性盐含量、pH和电导率的方法,旨在探讨盐碱胁迫对猴樟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提高猴樟幼苗根际土壤pH、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pH变化不明显,电导率先降低再明显升高,可溶性盐总量明显升高。盐碱胁迫初期,100、2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3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显著低于对照。盐碱胁迫促使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对照和盐碱处理的猴樟幼苗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升高趋势,第25天后趋于稳定。盐碱胁迫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数量,提高了土壤真菌数量,低浓度盐碱胁迫初期提高细菌数量,真菌和细菌可能与猴樟的耐盐碱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葱伴生栽培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葱伴生栽培对黄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用大葱伴生栽培嫁接黄瓜,以黄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结瓜盛期,与对照比大葱伴生栽培的黄瓜土壤中的真菌数量降低了74.11%,放线菌降低了74.12%,细菌降低了65.58%。可见,大葱伴生栽培能有效抑制黄瓜土壤中的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的数量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不同冬瓜品种的疫病抗性评价及其生物防治机制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抗性冬瓜品种的根际微生物群落数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以不同冬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自然病圃法调查不同冬瓜品种田间疫病抗病性,并采用叶碟诱导计数法和平板稀释计数法调查不同品种的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冬瓜品种之间的病情指数表现为:绿宝极早熟小家碧玉B214铁柱168S9P33=B184=莞研1号小冬瓜;不同冬瓜品种根际土壤中疫霉分离频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一定差异,不同冬瓜品种的病情指数与可培养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B/F值(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及A/F值(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疫霉分离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冬瓜品种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总量与品种抗性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中的疫霉菌数量和品种抗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