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割茎再生技术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割茎再生技术,研究其对台湾五福、绿羊角、东京五角、早生五角、黄秋葵1号、黄秋葵2号等6种冬种黄秋葵品种的果实性状、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茎再生技术可以使黄秋葵的采摘期提前40d左右,采收期延长30d左右;割茎再生技术可以在冬种黄秋葵种植采收末期应用,黄秋葵果实可作越夏蔬菜供应;割茎再生后的台湾五福黄秋葵的果实性状、品质及经济效益最好,每667m2纯收益增加8800~9750元,日均收益达62.0~68.7元,是最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进行割茎再生栽培的黄秋葵品种。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黄葵等 ,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用 ,其营养价值丰富 ,具有健脾利胃之功效。近几年来 ,黄秋葵作为一种稀特蔬菜在我市发展较快 ,面积已达200hm2 ,成为我市出口创汇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根据出口要求 ,我们总结推广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出口黄秋葵的栽培品种一般由外商直接提供 ,或从国外引进。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五龙1号、新东京五号和五福等。2整地施肥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 ,以排灌水方便 ,土层深厚 ,保肥保水性能强的壤土种植较好。一般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氮、磷、钾…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衢州市黄秋葵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市种植面积超过200hm2,许多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黄秋葵产业,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667m2产值达7000~10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如江山市秀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黄秋葵花生产、种植、加工与销售,近几年公司建设了66.67hm2黄秋葵生产基地,建立了黄秋葵净菜加工生产线、复合气体保鲜设备、花茶加工设备及保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法,用30%的乙醇在最佳工艺下提取黄秋葵黄酮溶液,研究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黄秋葵黄酮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黄酮溶液的耐热性好,在4~75℃条件下处理1h,总黄酮得率稳定在3.35%左右;在p H为1~3时,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最强;氧化剂H_2O_2对黄秋葵黄酮无明显破坏作用,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还原剂Na_2SO_3对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浓度范围内,苹果酸、柠檬酸对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白糖对黄秋葵黄酮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金属离子K~+、Na~+对黄秋葵黄酮稳定性无显著影响,Al~(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冷冻干燥的黄秋葵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生产黄秋葵酸奶。以酸奶的持水率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黄秋葵酸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确定黄秋葵酸奶生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黄秋葵粉添加量0.37%、接种量4.1%、发酵时间5.3 h和发酵温度41.8℃。在此条件下黄秋葵酸奶的综合评分为0.989 5,理论值0.999 1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为0.97%。所制得的黄秋葵酸奶口感细腻、香气淡雅、风味独特,且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周海燕  李进 《蔬菜》2021,(4):42-44
为了充分发挥黄秋葵、蘘荷、荠菜药食同源、营养丰富、芳香鲜美、功效独特的优势,满足消费者日益强烈的养生、食疗、绿色蔬菜的需求,利用襄荷喜阴耐凉,黄秋葵高秆多叶的特性,及荠菜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摸索出1套小拱棚黄秋葵/蘘荷—荠菜栽培技术。早春利用小拱棚提高温度,提早定植黄秋葵/蘘荷,夏季利用黄秋葵高秆多叶、形成天然遮阴环境,保证蘘荷生长,实现了黄秋葵、蘘荷提早10 d上市,菜田腾茬后继续栽培2茬荠菜,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合理搭配了茬口,又大大提高了菜农收入,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黄秋葵果实中多酚类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以黄秋葵果实为原料,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V_(丙酮)∶V_水∶V_(盐酸)=70∶29∶1),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秋葵果实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实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2个单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果实中总酚含量的显著因素为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超声温度51.2℃、提取时间18 min,此条件下提取到的多酚类化合物质量分数为(20.43±2.42)mg·g~(-1),且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实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拟合度高,可为黄秋葵果实总酚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室大棚种植黄秋葵可有效避免气候变化给黄秋葵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提升黄秋葵的经济价值。文章分析了黄秋葵生长的环境要求,在此基础上从育苗、大棚管理以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温室大棚黄秋葵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节约黄秋葵的生产成本,解决生产过程中水肥资源浪费、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通过规范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灌溉和施肥管理措施,总结形成了1套黄秋葵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包括黄秋葵生产的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施肥系统选择、施肥系统成本及效益分析、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收,较传统种植模式可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平均每667 m2增收1 975.6元。  相似文献   

10.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补肾菜,原产非洲,是新兴的高营养保健蔬菜。青田县青尔康特色果蔬专业合作社从北京农科院引进黄秋葵,在青田县仁庄镇小令村种植,面积达3.33hm^2,667m^2产量2000kg。本地市场价6元,667m^2产值12000元,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萍乡地区种植的黄秋葵优良品种,为黄秋葵的进一步应用奠定资源基础,对10个黄秋葵品种进行了品种综合性状鉴定。结果表明:赣葵1号、赣葵3号、赣葵4号、枫桥秋葵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产量较高,2年平均667 m~2产量均在1 800 kg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赣葵4号、萍乡红葵的果实颜色鲜艳,可兼作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秀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黄秋葵种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500万元。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黄秋葵研发生产的前沿阵地。主要开展黄秋葵品种的选育、生产、研发推广极其配套技术服务。目前拥有蔬菜加工,净菜加工生产线一套,复合气体保鲜设备一套,黄秋葵花茶加工设备一套,保鲜贮藏库(800 m3),无菌加工车间、办公楼一体的标准化厂房2 000 m2。与科研机构、知名种企进行密切合作,研发出黄秋葵干菜、黄秋葵酒、黄秋葵花茶、黄秋葵籽油等系列加工产品享誉业界。秀地生物历经9年打磨,成为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进入资本市场的黄秋葵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和栽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福"、"绿羊角"、"红羊角"和"广西黄秋葵"4个黄秋葵品种为试材,采用L8(4×24)混合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黄秋葵品种、栽植密度和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品种,其次是栽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在甘肃庆阳地区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了4个播期(A)、2个种植密度(B)、2种整枝方式(C)对黄秋葵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播期,其次是种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不大,最优组合是A2B1C2,即播期3月30日、株行距30 cm×50 cm、不整枝,以及A1B1C1,即播期3月15日、株行距30 cm×50 cm、单秆整枝。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11):14-18
为了探究栽培环境对黄秋葵数量性状的影响程度,笔者以海南露地栽培环境为对照,以3种不同类型的6个黄秋葵栽培种为材料,分析大棚和露地2种栽培环境下黄秋葵叶片、果实等14个数量性状的表达结果。结果表明,黄秋葵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第一果实着生高度3个性状受栽培环境影响较明显,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长度、果实横径4个性状受环境影响程度与黄秋葵品种类型有关,其中绿秋葵果柄长度与果柄粗度受环境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五角黄秋葵心室数表达最稳定,多角形黄秋葵心室数易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黄秋葵种子为试材,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黄秋葵多糖并纯化,研究分析了黄秋葵多糖的组分与结构,并对黄秋葵多糖的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取得到的天然黄秋葵多糖中糖含量为28.15%,其主要有鼠李糖、阿拉伯糖、D-木糖、D-果糖及D-葡萄糖等几种单糖成分;细胞毒性试验表明,黄秋葵多糖与葡萄糖的细胞毒性相近,属于低毒材料.  相似文献   

17.
黄秋葵,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又名补肾草、秋葵和羊角豆等。黄秋葵幼苗、叶、芽、花、果实、种子均可食用,嫩果肉质柔嫩、口感爽滑、营养价值高。黄秋葵在我国引种时间不长,种植范围也极小。湛江市的气候环境条件较适宜黄秋葵生长,目前有少量栽培,仅供应市内各大酒店。因营养保健价值高,黄秋葵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8.
宋聚红  王海山  刘玉芹 《蔬菜》2017,(10):49-50
为解决黄秋葵露地栽培不规范的问题,编写了《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河北省黄秋葵露地生产的基础条件和主要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气象、土壤等基础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点。为从事露地黄秋葵栽培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营养价值较高,其嫩果中含有由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每100g嫩荚中含蛋白质2.5g、糖类2.7g、脂肪0.1g、纤维素1g、  相似文献   

20.
吉林地区黄秋葵不同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种3个黄秋葵品种,以本地多年种植的五角黄秋葵做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黄秋葵品种,均比对照优良,各品种其生育期、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差别,单位面积的产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品种的抗病性及抗虫性都比较强。综合看绿羊角、红秋葵表现最好,广西黄秋葵次之,可以在本地区作为黄秋葵生产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