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海洋捕捞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产量持续增长,从1986年的54.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207.8万吨,年递增19.3%;同时,海洋捕捞渔船的数量、功率也迅速增加,从1986年的30032艘、59.7万kw,增加到2000年32556艘、148.58万kw,年递增率分别为10.5%和16.3%。在海洋捕捞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渔船数量的快速增加,也带来了不少的不安全因素,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存在着安全生产的隐患。本文从目前我省渔船的分布、渔船作业性能、渔民的素质、海洋捕捞业的管理等方面,分析海洋捕捞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减少这些不安全因素、根除安全生产隐患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供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钱鸿  贾复 《水产科学》1994,13(5):19-22
海洋捕捞生产年产量的数学模型及预测钱鸿,贾复(大连水产学院116023)关键词:海洋,捕捞,年产量,数学模型海洋捕捞年产量预测是从海洋捕捞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以准确的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寻求规律性,也就是寻找数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近海捕捞机动渔船的盲目增长,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宏观控制,逐步实现捕捞强度与资源状况相适应,促进海洋渔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渔船数量和功率双指标控制,所有海洋捕捞机动生产渔船一律换发新版渔业捕捞许可证,纳入捕捞强度控制管理范围,贴附马力凭证。现就有突换证事项通告如下:一、实行海洋把捞强度控制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减轻近海捕捞强度,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海洋捕捞业健康发展的一项巨大措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捕捞向深海。远洋拓展.如何保护作业船只和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一个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极为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鲁民  王忠秋 《水产学报》2023,47(11):119716-119716
综合应用船舶、机械、信息、新材料等技术,从海洋中捕捞经济渔获物并综合利用,是现代海洋捕捞业的主要特征。海洋捕捞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保护近海生态与资源、实现渔民增收和新渔村建设、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析海洋捕捞渔场探测、渔具渔法与高效自动化辅渔助渔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海洋捕捞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实现节能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捕捞技术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就海洋捕捞渔业安全生产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从“完善生产安全条件和排除事故隐患”的技术层面入手解决生产事故问题。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生产经营,从业掌握安全知识,大家动手抓安全,并对实施这些技术手段的保证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的舟山海洋渔业公司207/208对船,自六十年代初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在从事捕捞生产中坚持以“安全第一”为宗旨,把安全生产作为增产节约的重要内容。20余年来在海洋捕捞作业中克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分为4部分:海洋渔业资源系统,海洋捕捞生产系统,海洋捕捞管理服务系统和海洋捕捞辅助系统。每个部分又分为相应的子系统,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主要的3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预报、检验和评估,得出建立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学》2006,25(8):400-400
按照农业部渔业局《关于印发10万海洋捕捞渔民职业安全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辽宁省从5月末全面展开了捕捞渔民职业安全培训、考试工作。首先成立了辽宁省海洋捕捞渔民职业安全培训工作领导小姐,统一领导全省渔民职业安全培训工作;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  相似文献   

10.
~~捞企业从事海洋捕捞生产,对非渔劳力下海实行资格准入,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将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的再就业工程体系,逐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行业的竞争力。建立渔船报废制度,对到报废年限和渔船检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渔船实行强制报废;完善已有法规,如专属经济区渔业管理制度、捕捞许可制度、休渔制度等。!四"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建立海洋捕捞渔船的档案,为捕捞许可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渔船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国性的海洋捕捞渔船档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全国捕捞渔船许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