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漓江流域森林与水源林变迁的历史与水流量的关系、猫儿山林区水源林的地位和作用、漓江上游森林的水文功能现状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漓江的重要性,保护和营造水源林是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最首要、最根本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建设的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掌鸠河引水工程的核心工程,对昆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掌鸠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云龙水库工程的介绍,分析了云龙水库库区水源林的基本格局,指出了该区现有森林作为水源林功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科学划分水源地治理和保护区域、建设结构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建立有效的水源林生态补偿机制等的一系列保护和经营对策,为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源林的保护和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宽甸县水源林资源的调查分析,根据立地类型、树种(组)、森林起源和经营目的4个因子并结合本区域主要水源林情况划分了经营类型,将该区域水源林划分为栎类林阴坡、栎类林阳坡、栎类林陡坡、阔叶混交林阴坡、阔叶混交林阳坡、阔叶混交林陡坡6种经营类型。针对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特点和林分具体情况,通过更新性质采伐、补植、抚育、改造、封育等经营措施,提出了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区域对保护水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福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资源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护水源保护区,有效发挥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文章以福安市为例,重点介绍了水源保护地周边森林资源结构及主要生态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保护水源区提出若干建议与措施,为进一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保障福安市饮用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源保护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水源保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角度出发,探讨了水源保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并从生态和经济两个角度阐述水源保护林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水源保护林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计量评价模型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林是以调节水量、控制土壤侵蚀和改善水质为目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由于北方水资源的短缺,营造合理的水源保护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源保护林营造的原则、经营、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水源保护林的营造技术,为实现区域森林与水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从水资源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河北省水源保护林在环京津地区水资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水源保护林的经营管理缺乏社会关注、公益林体系与区划不完善、经营缺乏理论技术指导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水源保护林的持续经营。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李兆悼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停止采伐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的五点指示,自治区林业局决定将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经营区,并严格制定了各自的管理措施。该措施要求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编制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保护利用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经营区的范围,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全区64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林、沿海防护林、防堤护岸林、护路林、风景林、特种林、防护林带等划分重点保护区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其余的天然次生林划为经营区,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7个标准,28个指标,其目的是探讨祁连山水源函养林合理经营的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的天然林资源,并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水源林林分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东莞市水源林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莞市水源林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水源林林分改造提出6条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源头水源林林分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钱塘江源头开化县林场选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hamia lanceolata)林、落叶阔叶林、松阔混交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5种森林植被类型,建立20 m×20 m(水平距离)的调查样地,分析不同林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索该区域水源林目标结构类型和现有水源林结构优化调整措施和经营对策。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内乔木层的郁闭度相似,灌木层与草本层却差异明显;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厚度接近,而腐殖层厚度却有明显差别;从不同林分的涵养水源以及保护植物多样性功能看,松林、松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要高于毛竹林和杉木林。因此,建议通过间伐和引入乡土阔叶树种,将针叶纯林改造为针阔混交林,将树种单一、稳定性差的同龄纯林,逐步改造为异龄复层林,并根据不同林分类型调节乔木层郁闭度,从而影响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等。  相似文献   

12.
东江水源林现状与建设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流域作为广东省重要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其水质好坏对流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因此东江水源林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东江水质方面,有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东江水源林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及建设成效等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造林技术、树种选择和保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了抢救性实施水源林保护工程和退牧还林还草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减小载畜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新技术农业灌溉战略;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张掖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线林"汇聚了福建省最重要的江河及交通干道两侧的林地,对保护水源和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福建省"三线林"地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该区域林分中商品林占52.92%,以用材林为主,林权多属集体或个私所有,其中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分面积约占70%。"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总体偏低,与该类林地所肩负的使命不相匹配。"三线林"中有相当部分经济林、竹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在分析"三线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三线林"保护性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森林类型和18种亚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密云水库水源保护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了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功能要求的定性评价标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和制定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资源现状以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布局,将上思县林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即北部四方岭用材林功能区、中部台地工业原料林功能区、东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南部丘陵防护林用材林功能区、南部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功能区。阐述各功能分区范围和林地资源现状,并参照国家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要求,分别不同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与营建技术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揭示了水源保护林的内涵,阐述了我国7大水源保护林体系的布局及其涵养水源的效应机理,分析了水源保护林覆被率、林分结构、空间位置等功能扰动内部因子,及人为活动、火灾、气候变化等功能扰动外部因子,对我国现阶段水源保护林的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5大营建技术子系统的水源保护林的营建技术体系和提高综合功能和生产力的分类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库区水源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林、松林与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水源涵养能力比杉木林、毛竹林来得高。对库区水源林的营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库区水源林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源林是滞洪补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江河水资源的决定性林种,长期以来其作用被人们忽视,遭严重破坏,造成水害不断、水土流失严重。文章分析了由于水源林被严重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提出加强水源林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莫准新 《绿色科技》2021,(5):149-150
为了确保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正常发挥,通过采取封山保育、林相改造、人工造林、补植补种等工程技术措施,对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区域内现有的速生桉进行了清退改造和更新树种,改造面积1016.3 hm 2,其中一期工程项目速生桉改造实施面积为538.1 hm 2。针对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内现有郁闭度在0.20~0.39的低产低效林地(42.8 hm 2)、疏林地(1.9 hm 2)、未成林造林地(0.1 hm 2)和灌木林地(16.6 hm 2)进行补植补造,涉及林地面积61.4 hm 2(一期工程项目216 hm 2)。完成无立木林地植被恢复人工造林面积1899 hm 2,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64.6 hm 2,有效地保护和修复了清平水库水源林,增强了森林生态功能,以保障广西宾阳县城及周边乡镇3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