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我国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可使农业科研基地朝着生态化与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科研基地以研究各类农产品栽培技术、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等为主,从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基于此,结合我国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后续农业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研绩效评价能够衡量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调配利用,提升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效率,探讨了省级农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指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科研项目经费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求的重要环节。基于此,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放管服"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是其在创新科技活动中所产生的创新意识、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文化建设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发展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创新是引领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农业品质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载体,在农业推广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我国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与发达国家比肩,在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对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基地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的困境,提出土地流转政策落地、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科学管理、构建农民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研院所通过与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综合利用多方共有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实现实现知识的互补与共享,还可以通过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促进高校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生产力。与政府间的合作可以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农业科研信息化与农业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农业科研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农业科研信息化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开展农业科研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或将成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同开展科普工作的高效模式,提高创新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分析其如何结合情势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并优化现有的科技人才、科研设施、科技成果等资源应用于科普工作中,突出优势,办出特色的科普工作经验。提出了科研机构在分析、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构建担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以外,兼具以培养科研队伍及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为重要目的的科普体系,为科研单位高质量开展特色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农业通过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农业整个生产链条的智能化,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的农业发达国家的智慧农业取得了诸多成绩,在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应用和技术人才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通过主动拥抱智慧农业,省内农业大数据平台日益完善、农业高科技企业不断崛起、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山东省尚存在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职业农民的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等诸多问题。为了让智慧农业从示范区走向田间地头,让山东农民享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农业相关人员通力协作,结合山东省情积极采取创新发展措施:加快完善农业科研体系,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优化换代;吸引农业高素质人才,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0.
农业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内容,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农业高校图书馆是整个社会信息体系中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和农业信息中心,加强农业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对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提高和现代化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数据作为重要战略性资源,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一手科研数据的主要来源,其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试验基地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规范化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数据可复用性,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国内外涉农长期观测网络、试验站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内容梳理,以及对中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特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调研,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统一工作流;基于"霍尔三维结构"从标准适用数据管理阶段、标准性质、标准专业领域3个维度构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并编制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基本构成表,梳理出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20项,首期必建标准12项,以期为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和数据管理共享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区域性农业科研水平不强、科技推广成果转化薄弱以及人才短缺、耕地质量下降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实际现状,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技术高效发挥的条件;搭建区域性技术平台,提升全面科技服务能力;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接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科技强农等方法和措施,积极探索高效、适用的农技推广方式,从而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内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但是距农业强省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要加强科技在乡村农业振兴中的应用。基于此,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乡村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乡村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种植户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新思维、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乡村农业科技发展中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科研管理体系与制度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的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发挥科技生产力效能;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政策等促进科技支撑河南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以加强科技在河南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科研机构由独立分散到相对集中统一,由快速膨胀、精简到调整,由撤销、下放到恢复重建,由恢复、发展到深化改革,经历了几次起伏波动,在曲折中恢复,在改革中发展,初步建成了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地方(省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机构等。50多年来,取得了一大批国家、部门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通过转化与扩散,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探索》2008,(5):47-47
每年冬春两季,中国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象“候鸟”一样,陆续飞往海南省的南部地区——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在这里繁育良种或进行科学试验。40多年来,海南岛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科研的“绿色高地”。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三农"服务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变的愈加重要,其不单单能够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科技平台满足居民科研技术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得农民可以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此外,农业科研机构还可以帮助乡村企业发展为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推动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基于此,探究农业科研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柑橘类农产品逐步向绿色农业发展,不仅给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在柑橘类农产品向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研人员要深入研究绿色柑橘的种植与管理,紧密与农户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种植技术。基于此,主要对绿色柑橘种植与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单位劳资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缴纳、晋升职务工资与津贴的调整、退休审批、人员招聘以及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等,这些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福利待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劳资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政策性强、具体工作琐碎,每项工作都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在工作中不可以有半点疏忽。同时,也要求劳资管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政策法规,以使更好地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肥城市建立了高标准生产基地,确保了有机蔬菜的质量;着力培植"龙头,"带动了有机蔬菜的发展;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出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培育品牌,增创有机农业发展优势,促进了有机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