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银川阅海湿地公园为例,通过阅海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利用,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与内容,初步探讨了银川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保护城市湿地及建设湿地公园已然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湿地作为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态基础设施,其除了可实现生态过程及生态服务外,还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基于此,在阐述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并对湿地公园植物造景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彩云湖湿地公园水岸带景观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洁  张建林  王静 《南方农业》2009,3(1):60-63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水岸带建设占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水岸带建设模式的研究,提出应营造多种水岸带湿地景观,以达到生态与景观双优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四川省成都市湿地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其配置情况,对成都市建成的湿地公园及市区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进行样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内共有水生植物41种,分属于23科,主要以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水和沉水植物应用较少。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主要以挺水植物为主,辅以浮叶和沉水植物,以丰富水面景观。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景观是福州城市景观的基础和依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下,福州城市湿地景观面临着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则,提出严格保护现有城市湿地景观,免遭破坏和污染;营造城市湿地公园;规范城市湿地管理及树立全民保护城市湿地的意识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湿地景观是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湿地景观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的作用。湿地公园兼具休闲游览、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普教育的作用,对湿地公园进行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冷水滩湘江湿地公园为例,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方式,为促进湿地公园合理建设、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马鞍溪湿地公园的特色溪谷型地形地貌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解读了北碚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马鞍溪湿地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内容,从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休闲系统的统筹构建、地域特色的充分表达等方面,探讨了溪谷型湿地公园景观修复与重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对中心绿廊公园植物造景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公园整体景观、各功能区域的景观和道路景观。同时对植物与其他造园因素组合造景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中心绿廊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给汾河水库水利风景区增光添彩,提高生态旅游的观赏性,利用水库坝下河道建设湿地公园,是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减轻泥沙淤积、防止水质污染、确保供水安全、推动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坝下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对湿地公园进行了工程布局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湿地的功能和作用,湿地景观和园林景观的类型。阐述了利用沼泽地、河流、湖泊、海滩、水库及池塘等湿地景观资源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与综合公园、沿河川风光带、湖泊景观、滨海景观及农业生产特色景观等城市园林景观,更好地建设城市园林,保护和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特点,制定了景观绿化措施设计的总体构思,以琉璃河生态为依托,通过分析琉璃河公园的现状景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其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即分成科普保育区、滨水休闲区、水上活动区、田园风光区,再贯穿生态治理、人水和谐的理念,对各区域合理布设植物绿化措施,最终打造集燕都文化、漕运文化、农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社会经济功能和环境生态效益。在介绍城市人工湿地类型以及城市人工湿地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以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湿地景观规划为例,对规划上既要考虑对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又要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等进行了探讨,并就营造城市人工湿地景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明 《南方农业》2011,5(2):74-7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大量建设湿地公园,来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水排放。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综述湿地植物净水效果与景观效果的研究现状,试图找出之间的平衡点,给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庆南山植物园作为以山地为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在植物景观营造上有别于其它公园。文章从南山植物园的植被起源与构成、用地特点与各专类园的关系到植物园造景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其植物造景规律,并重点阐述了该园的适地造景、建造植物群落、规则中求自然、突出绿地主题植物景观、表现自然野趣、合理修饰地形、展示季相变化、装点园林等植物造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植物配置是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亦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基于此,通过综合调查和文献检索分析,以不同种类湿地植物为基础,分别从湿地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湿地水面、水缘及岸边等不同组成部位植物配置方法两方面总结分析了湿地景观植物配置的要点,以期为未来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生态环境问题越发凸显。黄河支流的汾河景区作为太原城市的“绿肺”,有着涵养水源、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4—10月汾河景区14个监测点位的湿地水体重要污染物指标进行逐月监测,计算汾河景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汾河景区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汾河景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重塑水景观风貌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2021年汾河景区总氮全年超标,氨氮在8月超标,其余项目均符合地表水Ⅴ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3.89,属轻度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7、8、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8月达到峰值,且在远离城市中心的柴村桥监测点位最低,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南内环桥、南中环桥南、长风桥、跻汾桥等监测点位相对较高,水质状况与温度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营造公园景观,可以显著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园林建设时,植物设计与搭配至关重要。基于此,开展了乡土植物在景观营造上的研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让城市园林独具地方特色,降低城市园林建设成本,营造稳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湿地作为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但是传统的湿地往往只在单一的平面上发展,立体的上景观比较薄弱,所以把湿地景观延伸到竖向上,构建立体湿地势在必行。但立体湿地在构建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挑战。文章从湿地的价值入手,分析了立体湿地构建的困难和构建方法的思考,最后运用于重庆市彩云湖湿地公园规划之中,着重探讨了使湿地景观立体化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体景观植物是指具有绿化美化水体、营造水体景观功能,适应水湿环境并且采用一定方法栽植、养护、管理的植物.通过对豫南地区常见水体景观植物资源进行分类分布调查,并分析其造景方式和应用特性.结果表明:豫南地区的常见水体景观植物共有5个生活类型,15科26种,现有水面和岸边装饰布置、水景园、人工生态湿地、容器栽植、水族箱、插花...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资源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及农业利用现状,对湖区湿地生态农业资源进行了功能评价,并根据湖区湿地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特征(即同心环带状--湖盆中心带、湖滨中环带、外环带),提出适应各环带湿地资源开发的若干生态农业模式,以期达到保护湖区湿地生态及湿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