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有机硅产品治理盐碱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硅土壤调理剂是一种新型肥料,具有改良盐碱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研究其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机制对于新型肥料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机硅产品+灌溉洗盐的大田试验方法,2018~2019年,在全国6个省11个县不同类型的典型盐碱土壤6种主推作物上开展了13个小区试验,研究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本底土样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降低耕层容重3.17%~28.40%,降低耕层水溶性盐分总量4.32%~80.00%,降低耕层pH 0.10~1.32。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增加了水稻、玉米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增加了向日葵的株高、茎粗、盘径、百粒重,增加了甜菜的单块根重、蜜瓜单瓜重;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97%~30.63%,显著提高玉米产量4.09%~6.77%,显著提高向日葵产量4.60%~14.21%,显著提高蜜瓜产量2.91%~11.11%,显著提高苹果产量8.89%~10.85%,显著提高甜菜产量3.55%~7.75%。上述结果表明,结合灌溉洗盐,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可改善盐碱土壤理化性状,改善作物生物学性状,提高产量,是一项治理盐碱土壤的新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施用2次调理剂后土壤容重降低6.36%,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97%,田间持水量增加6.75%,渗透系数提高46.28%;调理剂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肥能力;调理剂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对番茄品质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调理剂与秸秆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化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本试验采用普通土壤调理剂和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设置普通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减量15%+常规施肥和等养分肥料+常规施肥4个处理,在胶东酸化果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改善酸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在土壤物理性状方面,与普通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的土壤容重降低2.72%~4.76%,粉粒含量增加3.12%~5.28%,孔隙度提高1.74%~3.54%;在土壤化学性状方面,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3.74%~10.57%,pH提高0.07~0.45个单位。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苹果产量,相比于普通土壤调理剂,施用全量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增产4.84%,减量15%施用仍增产2.87%,而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此外,连续两年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苹果的品质,其中总糖含量提高9.35%~15.46%,糖酸比提高21.84%~46.58%。综上,胶东酸化果园(pH4.5)在常规施肥下配施腐植酸土壤调理剂1 275 kg/hm2可作为短期内改良酸化土壤、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2种土壤调理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对盐化潮土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免申耕"和"禾康"土壤调理剂可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水溶性盐总量显著降低,显著提高土壤通透性。施用这2种土壤调理剂后,有利于玉米生育期的延长,收获期的延迟,改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性状。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较CK分别增产20.5%和23.1%,分别新增经济效益12.5%和15.2%。施用"禾康"调理剂后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对河西地区盐化潮土的改良效果和玉米增产效果显著,适宜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究施肥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中低产田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9年设置在定西市安定区新修梯田的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NPKMF)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评价施肥对新修梯田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降低了新修梯田挖方部位和填方部位的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挖方部部位和填方部位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21.79%~66.13%和24.91%~32.28%。与施氮磷钾肥相比,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降低了挖方部位和填方部位的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且对挖方部位的改善效果更显著;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挖方部部位和填方部位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9.98%和10.00%,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了36.40%和5.90%。综上可知,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马铃薯产量,是旱作区新修梯田地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增耕地重构土壤地力低等关键问题进行池栽模拟试验,以生土为池栽用土,以发酵后的农业废弃物为主料,结合苜蓿粉、聚丙烯酰胺、膨润土以及蛭石通过混合造粒制成9种配方不同配比的土壤调节剂(分别以F1~F9表示),以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配方土壤调节剂对重构土壤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有机质、养分(N、P、K)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含量以及玉米光合与产量指标,探究不同配方的土壤调节剂对重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玉米光合与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土壤调节剂配方。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CK1)、商品有机肥处理(CK2)以及施用9种不同配比的土壤调节剂处理(F1~F9)共计11个处理。结果表明:较CK1处理,施用土壤调节剂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了4.85%~11.52%,田间持水量显著提升了21.58%~46.43%,有机质显著提升了21.27%~45.33%,脲酶活性显著提升了16.67%~27.24%。F7处理在具备优良的土壤改良作用的同时增产效果最佳,较CK1及CK2处理,产量显著提升了26.11%、21.69%。因此,选择F7处理的配比为...  相似文献   

7.
5种土壤调理剂对大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两个不同用量的5种土壤调理剂(麦饭石、牡蛎壳、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调理剂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施用前期麦饭石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后期则蒙脱石处理土壤容重降低明显。在大蒜生长前期,施用高量牡蛎壳、蒙脱石和有机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蒙脱石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量有机肥则明显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麦饭石、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牡蛎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在大蒜生长前期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期则只有高量有机肥比对照有显著增加。麦饭石、蒙脱石和有机肥3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有降低作用,而牡蛎壳和硅钙矿两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有增加作用。土壤调理剂对大蒜叶枯病有一定减轻作用。5种调理剂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增产功效,但只有蒙脱石和高量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土壤调理剂和生草技术是改善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和生草的裂区试验,主区为土壤调理剂处理:不施土壤调理剂(CK)、生石灰(QL)、化学土壤调理剂(KB)、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SC)和生物有机肥(BOM),副区为清耕(CT)和生草(GR)处理,共设10个处理,研究土壤调理剂和生草互作效果。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和生草处理在苹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SC与BOM处理较CK显著增加了苹果的产量和Vc含量,GR较CT处理显著增加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固酸比。各土壤调理剂较CK处理的土壤pH显著增加了5.1%~12.6%,GR较CT的土壤pH也显著提高了9.1%,且与土壤调理剂处理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SC和BOM处理较CK得到了显著增加,GR较CT也得到了显著增加。BOM-GR处理较KB-G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的SPAD值以及叶片的全氮、全钙和全镁含量。SC-GR处理较QL-GR和KB-G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全磷和全钾含量。SC、BOM处理和GR配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增加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4种土壤调理剂改良红壤铝毒害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植物盆栽试验,研究4种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酸性红壤铝毒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4种土壤调理剂均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铝含量及毒害性铝含量,显著提高玉米株高、生物量;各处理土壤中交换性铝含量与玉米株高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牡蛎壳、白云石、钾长石、麦饭石4种土壤调理剂0.2%的施用量土壤交换性铝分别比对照下降了63.8%、70.5%、53.0%、12.3%;0.4%的施用量土壤交换性铝分别比对照下降了90.5%、92.0%、80.5%、23.4%。土壤中交换性铝、毒害性铝的含量随着4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土壤中毒害性铝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白云石、牡蛎壳、钾长石、麦饭石。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内蒙古河套平原黏性碱化盐土土壤黏重,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产量低下等问题,对河套平原黏性碱化盐土进行了土壤耕层(0~20 cm)掺砂的土壤改良试验,研究掺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掺砂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提高了黏性碱化盐土的通气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降低土壤全盐量和碱化度,有效改善玉米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掺砂20%处理的土壤容重从1.64 g/cm3(CK)降低到1.49 g/cm3,土壤通气孔隙度从8.57%提高到18.17%,达到正常范围,使土壤砂粒、粉粒、粘粒含量比例趋向适中,土壤质地由壤质黏土转变为黏壤土,土壤全盐量下降了13%,碱化度降低了21%,玉米产量提高了301%。综合分析,掺砂20%处理对当地碱化盐土改良效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土壤调理剂对滨海吹填土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蘑菇棒、锯末、诺沃肥、脱硫石膏组成的土壤调理剂,通过调理剂掺拌和水力淋洗相结合的方法,对滨海吹填土进行土壤改良试验,检验该调理剂改良吹填土的可行性,并确定调理剂的最佳用量。研究结果表明:调理剂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小土壤容重,增大渗透率和非毛管孔隙度。调理剂的使用虽然没有明显改变吹填土土壤盐分的去除总量,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脱盐效率,减少洗盐用水量,试验组用水量为对照组的69.23%。其所去除的盐离子以Cl~-和HCO_3~-为主。调理剂减弱了土壤溶液中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其自身也为植物提供了所需养分;随着调理剂用量的升高,植物生物量也相应增大。综合考虑使用土壤调理剂对滨海吹填土的改良效果,确定其最佳用量为15%。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北风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的有机酸土壤调理剂用量(0、20、40、60 g/kg)对西北障碍性土壤风沙土的水肥状况以及种植箭筈豌豆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应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改良风沙土理化性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风沙土中有效态及全量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有效养分占比。60 g/kg有机酸调理剂用量下种植箭筈豌豆和玉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未施用处理分别提高167.01%、300.25%、74.32%和70.00%、212.84%、108.28%。作物生长期内水分蒸发散失量随着土壤调理剂用量的提升不断降低。调理剂用量60 g/kg时,种植箭筈豌豆和玉米的水分蒸发散失量较未施用调理剂处理分别显著下降22.43%和32.42%。但两种作物出苗率均随调理剂用量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调理剂用量为20 g/kg时达到峰值。土壤盐分测定结果也显示除钾、钙、镁离子等有益元素外,钠离子和氯离子也随着调理剂用量的提升显著提高,但全盐含量差异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对15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有机酸土壤调理剂用量的提升,综合评分不断提高。因此,风沙土上调理剂的最佳用量为60 g/kg。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在设施叶菜障碍土壤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设施叶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严重,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并从改良土壤综合性状方面探明其改良机制,为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及其在设施障碍土壤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以植物源有机肥、生物炭和耐酸耐盐功能微生物为原料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1和调理剂2,市场购买生物有机类调理剂3,并以化肥处理为常规对照,在苏南苋菜和鸡毛菜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调理剂1和调理剂2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降低了电导率7.2%~12.9%,并显著增加了产量11.7%~24.5%。调理剂3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电导率9.8%~20.8%,降低了土壤pH值,增加1.8%苋菜产量,但减少3.0%鸡毛菜产量。土壤生物学性状方面,调理剂1和调理剂2能显著增加土壤酶活性和有益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并增加7.8%~30.2%土壤细菌数量,减少8.0%~45.2%土壤真菌数量。调理剂3则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统计分析显示,对于高养分酸化设施叶菜土壤,高生物活性调理剂1和调理剂2主要通过降低盐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有效缓解连作障碍,进而达到增产。在盐渍化和养分过度积累的设施障碍土壤中,应施用养分适宜、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类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有效的芒果园酸性土壤改良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酸性土壤单施石灰、单施有机肥、混施石灰+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和化学特性及芒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石灰可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其中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酸度无显著影响,而单施石灰可显著降低土壤酸度,但对土壤养分无显著影响,石灰和有机肥混施土壤水解性酸和交换性酸含量降低,土壤pH上升0.38个单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62.01%~78.38%,且可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其盐基饱和度提高13.37个百分点。单施石灰或石灰与有机肥混施可使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7.63%~54.20%,但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12.34%~27.06%,而单施有机肥则可使此4种土壤酶活性提高4.55%~58.75%;单施石灰、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石灰混施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芒果单果重、果实品质和产量,单施有机肥果树叶片质量、果实产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单施石灰,但果实糖酸比低于单施石灰,综合来看,石灰与有机肥混施效果最佳,其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163.85%,微生物熵提高48.73%,单果重、糖酸比和产量分别提高20.88%、64.00%、54.70%。综上,单施石灰或单施有机肥均可一定程度地改良芒果园酸性土壤,但两者混施效果最佳,因此,石灰+有机肥混施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芒果园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矿物土壤改良剂对酸性红壤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物理方法对白云石、牡蛎壳等进行机械活化处理,提高其化学活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矿粉、白云石、牡蛎壳和有机肥及活化处理对酸性土壤的调节作用和对玉米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其中磷矿粉与2倍白云石粉配施效果最好,各指标较空白处理分别提高19.56%,降低25.94%,增加151.22%,87.65%。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玉米植株的生长也有明显效果,均能提高玉米苗期的株高,增加玉米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有机肥处理、活化白云石处理以及超细牡蛎壳粉效果较佳,其中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分别在株高、鲜重和根冠比较空白增加99.16%,252.16%,49.06%。  相似文献   

16.
几种土壤调理剂改良大棚种植草莓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草莓产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设施草莓大棚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钙钾镁、钙镁磷、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天然海洋萃取物碳酸钙与椰子提取物混合物和聚丙烯酰胺5种土壤调理剂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草莓种植大棚的土壤养分、酶活、盐分以及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硅钙钾镁是改良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土壤中比较理想的土壤调理剂,与未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对照(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质的影响不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酶的活性。与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草莓增产19.5%(P<0.05),平均单果重提高7.35 g(P<0.05),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增加10%~18%,可滴定酸增加3.1%~18.3%,维生素C增加1.4%~23.5%,花色苷增加 0.7%~ 43%。此外,聚丙烯酰胺处理较CK处理,草莓产量提高19.1%(P<0.05),平均单果重增加14.51 g(P<0.05),土壤水溶性总盐较CK可降低11%(P<0.05),其中主要是降低SO42-、NO3-含量。为有效克服草莓连作土壤障碍,建议将硅钙钾镁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4种典型土壤上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及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条件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是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4个玉米主产区的典型土壤(黑龙江黑土、陕西黑垆土、河南潮土和四川紫色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不同,黑龙江852农场、陕西长武、河南温县与四川简阳4个试验点在设定的高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的产量分别为10.7 t.hm 2、14.1 t.hm 2、9.2 t.hm 2与6.7 t.hm 2,分别实现了当年光温水条件下该栽培体系产量潜力的92%、104%、84%与7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根干重密度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容重)与肥力(有机质含量)条件对玉米根系的生长和产量潜力的实现有显著影响。对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分析表明,黑龙江852农场黑土土壤容重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层有机质为69.3 g.kg 1,陕西长武黑垆土土壤容重最小,耕层容重为1.15 g.cm 3,土壤质地为壤质土,两地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玉米根量较大,0~40 cm横向分布广泛,有利于产量潜力的实现,分别实现92%和104%产量潜力;河南温县潮土10 cm以下土壤容重大,尤其10~20cm的犁底层容重最大为1.53 g.cm 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四川简阳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整个土体容重较高,并且土壤黏重,两地的土壤性状不利于根系生长,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84%和78%。因此,应根据各主产区的土壤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与大面积均衡增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以糠醛渣、腐植酸尿素等为主成分研制的盐碱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速效肥料处理相比,盐碱土壤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增加1.86%~48.56%,叶绿素含量增加2.60%~4.77%,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增加3.51%~64.2%,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2.77%~14.28%,土壤氮、磷、钾增加0.70%~9.46%,土壤含水量增加11.29%~11.36%,土壤pH值下降0.03,土壤EC_(25)降低15.8%~20.10%。说明施用盐碱土壤调理剂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强玉米叶片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酸性土壤广泛存在于我国柑橘主产区,往往伴随土壤结构差、肥力低、供肥弱等障碍,是限制我国柑橘产区减肥增效、增产提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有机来源的土壤调理剂有望协同实现土壤降酸培肥,促进树体养分吸收,增加柑橘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但不同调理剂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估了有机肥(T1)、生物炭(T2)、贝壳粉(T3)、复合调理剂(有机肥+生物炭+贝壳粉,T4)共4种有机来源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营养春梢养分含量、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照,CK)相比,连续两年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处理(T1~T4)的土壤pH平均增加0.44个单位,土壤酸度显著降低;同时,T1~T4处理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施用调理剂处理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其中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最为显著。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T1~T4)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为8.8%~16.7%,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T1~T4)果实固形物增加了0.85~2.45个单位,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固酸比和糖酸比,果实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综合而言,复合调理剂处理在土壤酸化改良、地力提升,促进柑橘树体养分吸收,增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最为突出,可为我国酸性土壤柑橘园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不同调控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黄淮海平原轻中度盐碱障碍土壤,通过连续3a的定位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调控措施对盐碱障碍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秸秆覆盖、土壤结构调理剂、秸秆覆盖结合土壤结构调理剂等调控措施均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秸秆覆盖结合土壤结构调理剂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次之。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结合土壤结构调理剂都能够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当地常规管理分别提高8.33%和9.27%。秸秆覆盖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尤其是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土壤脱盐、作物增产、调控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变化等复合效应,秸秆覆盖结合土壤结构调理剂为黄淮海平原轻中度盐碱障碍土壤的较佳调控措施,秸秆覆盖为次优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